寒假作业里的文化传承

2019年02月15日 08: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党云峰

  如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呢?人们做了很多探索,有文化味的寒假作业是其中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选项。今年,北京很多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跟年俗文化传承有关,老师鼓励学生利用假期阅读经典的同时,也要走出家门,挖掘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渊源,让学生通过画门神、设计冬奥会吉祥物与奖牌等活动,在探究式、体验式的作业中提升综合素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过量信息对学生形成“饱和式打击”,信息的传递量急剧增加,需要老师做出引导,推荐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阅读水平的内容健康向上的读物。例如,有的老师希望学生挑选课外书进行阅读,开学后对同学进行推荐;通过查找广告牌、电视、杂志、报纸等上面的错别字,历史题材影视剧中的史实错误,加深对文史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用四格或六格漫画用英语来讲述春节故事,将英语、美术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文综试卷”。此外,通过组队对英语微电影配音、阅读英语原著等方式,也有利于提升英语水平。

  与社会对话的前提是做出自己的判断、发出自己的声音,带着问题到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或解决之道,效果会更好。老师要积极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创造更多交流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形成提问、批判的能力,更有利于课外能力的提高。学生的生活空间不是封闭的,如何实现学校与社会的互动是时代课题。在寒假里,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自主进行学习探究,将生活与书本联系起来,使书本知识更具实用性。

  教育是不断培养学生做好走入社会生活准备的过程。在助力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中,文化的作用举足轻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的价值在于实现文化接力棒的交接。教学需要文化血液的流淌、文化生活的充实,需要师生、家庭、社会的良性互动。书本知识是剪辑过的生活片段,要想让学生深刻领会书本知识,切实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老师除了课上的积极引导,还需要从书本向课外拓展,激发学生在课外的学习兴趣。 教学不能与时代脱轨,布置作业是一门学问。这些既有新意,又年味十足的作业,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课外多接触社会文化生活,有利于孩子更好地成长。当孩子们放下手机、放下平板,通过文化之旅将各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起来,就实现了教育的价值。 大家以前把上学称为念书。笔者上学的时候,寒假也就是一科发一本寒假作业,没想到现在的寒假作业这么有创意。如今,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受到重视,展览馆、博物馆、文化馆里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文化单位通过创新理念方法手段,以网上与网下、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推动学生领略寒假中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通、与现代社会生活相协调的状况,就更能吸引家长和学生参与进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节日习俗、展现中国精神、增进文化自信。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

寒假作业里的文化传承

2019-02-15 08: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