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石刻保护“吹糠见米”

2019年01月21日 08:48    来源:中国文化报    宾 阳

  桂林甲天下的除了山水,还有极具特色的文化,石刻就是其中之一。近几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工作。2015年,桂林市委、市政府提出“寻找桂林文化力量 挖掘桂林文化价值”战略,实施了“整理抢救、研究包装、保护利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三部曲,石刻保护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地方立法聚焦石刻保护

  桂林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石刻遍布全市。资料记载,仅市区就有摩崖石刻和摩崖造像2000余件,时间跨度从隋唐至明清,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此外,还有众多石刻散落在各县区和乡村,它们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为地方史和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随着社会发展,这些石刻也历经劫难,地质、气象或人为原因造成其损坏严重,尤其是近些年来,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突飞猛进,石刻保护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保护技术相对落后、保护机制不完善、管理主体不明晰、经费缺乏保障、学术研究不足。”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文物保护与考古科科长荣健霄表示。为此,2017年1月,桂林市出台了《桂林市石刻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石刻保护有了更具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法律条款。随后,2018年7月,桂林市又推出《桂林市国有石刻保护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条例》进一步补充和细化。《办法》规定,凡国有石刻所在景点、景区、公园的经营者,应按照每年经营收入的4.58‰,向市财政部门上缴国有石刻保护资金。保护资金专项用于国有石刻保护,使用范围包括国有石刻的日常巡查和维护,新建、改建和扩建国有石刻保护设施,购置和维修与国有石刻保护有关的设备以及科研、宣传等项目。

  “景区作为石刻的使用者,缴纳一定费用,配合文物部门做好石刻保护是应尽之责。”桂林市靖江王府景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日常管理中,景区也在导游培训、讲解内容设计和标示牌等方面,告知游客石刻的珍贵,宣传石刻保护的意义和知识。荣健霄则表示,这些法律法规纲举目张,在文物巡查、经费保障、案件处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保观念融入市民生活

  “北有西安碑林,南有桂海碑林。”桂海碑林位于桂林市区七星公园月牙山南麓,其中的龙隐岩、龙隐洞摩崖石刻群,现有唐至民国时期的石刻213件,是桂林石刻最集中、最典型,也是最具魅力的地方。1963年,龙隐岩、龙隐洞摩崖石刻群被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桂海碑林已成为石刻保护、研究、陈列、宣传的专题博物馆,目前馆内陈列共分四大区域,分别为“曲水流觞”护碑亭、龙隐岩和龙隐洞组成的摩崖石刻林、“山水有清音”传拓展示碑阁以及新落成不久的“桂城遗痕”大型石刻长廊,被誉为“石刻文化客厅”。来桂林旅游,游客还可以通过碑刻拓纸,将铸刻在器物上的文字或图案拓印下来带回家。

  2018年6月,桂海碑林博物馆“石刻文化进校园”活动在荔浦县荔城镇第二小学开展。孩子们从多媒体展示以及展板宣传当中了解了摩崖石刻及拓片的相关知识,并在工作人员带领下体验制作拓片的全过程。目前,桂海碑林博物馆已经举办30多期“爸妈带我看碑林”亲子拓碑活动。石刻文化进社区活动也常年在全市不同街道、社区展开,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和体验活动,让文保观念融入市民生活,唤起公众对历史文物的重视和珍惜。

  文物保护永远在路上

  在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位于独秀峰读书岩的宋代王正功“桂林山水甲天下”碑刻,最近多了一个仿石碑檐,以减少滴水对碑体的伤害,获得广大师生点赞。这是近两年桂林市实施石刻保护工程的一个缩影。荣健霄介绍,这项工程包括石刻保护规划编制、抢救保护项目实施和桂海碑林博物馆园区改造等项目。

  目前,《桂林石刻总体保护规划》已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桂林石刻——桂海碑林文物保护规划》已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在此基础上,桂林市邀请相关石刻保护机构,对独秀峰石刻、虞山石刻、南溪山石刻、西山石刻等进行科学考察,抢救保护工作计划已上报国家文物局。文物部门还根据每件石刻不同病害情况,因碑施策,通过开凿排水引流槽、制作碑檐、建护碑亭、涂刷清漆、清理表面沉积物、清洗漆膜覆盖、保护性填色等不同方式对石刻本体进行有效保护,取得了良好效果。2017年起,桂林石刻的科技保护项目持续展开。

  此外,桂林市与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摩崖造像专题调查和数字化采集,推进石刻拓片采集、“桂林古代石刻文化”调查等学术研究工作,相继出版《追溯千年——石刻永流芳》《桂林石刻撷珍》《桂林石刻碑文集》《桂林石刻拓片全集》等专著。

  “尽管取得了‘吹糠见米’的效果,有法律、有项目、有研究成果和常态性的宣传活动,但文物保护永远在路上。”荣健霄表示,文物被损害现象还没能遏止,技术、资金、人员和机制等还存在各种瓶颈,石刻保护任重道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

广西桂林石刻保护“吹糠见米”

2019-01-21 08:48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