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关注中印追索被掠夺文物:偷盗国应主动归还

2018年09月17日 10:16    来源:参考消息网   

  原标题:美媒关注中印追索被掠夺文物:偷盗国应主动归还

  美媒称,据估计,自1840年以来,中国有多达1000万件文物失踪,如今中国正在发出告示:希望要回被掠夺走的财富以及历史尊严。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9月12日报道,在为GQ杂志撰写的一篇出色的文章中,亚历克斯·帕尔默写道:“中国打算从那个漫长的衰落时期恢复过来,而被掠夺物品的回归是将成为国家复兴的无可争辩的证据——实实在在、看得见和美丽的证据。”

  据帕尔默称,中国的亿万富翁们一直在利用他们的财富从欧洲商行购买中国艺术品,还有一些技艺高超的小偷们已经盯上了欧洲的博物馆想要拿回19世纪被掠走的中国古董。或许没有理由指责一个国家希望以任何必要的手段要回自己的传承物,因为许多国家也已经正式要求归还被掠夺的遗产。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获得财富和地缘政治影响力,西方国家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在决定保留偷来的文物时只会遭受更大的压力。亚洲目前正成为全球亿万富翁人数最多的地区——中国位居第一,印度排名第三,财富和影响力加上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将导致对艺术——以及正义的需求。   

  报道称,印度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要求英国归还它在19世纪40年代英国—锡克战争后抢走的105.6克拉的著名钻石“科希努尔”,英国声称这颗钻石是“礼物”,前首相戴维·卡梅伦曾说过,“科希诺尔”钻石将“待在原地”不动——并将继续作为不列颠王冠上的明珠之一。此外,在尼日利亚的贝宁青铜器或埃塞俄比亚的被掠夺文物的案例中,英国的博物馆已经“十分慷慨”地提出以“租借”方式把它们在殖民冒险过程中偷来的文物送回展出。

  报道称,一个名为“印度骄傲工程”的组织集合起网上的志愿者,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展览和私人收藏中搜寻从印度掠夺走的文物,他们利用社交媒体制造压力,催促文物的回归。社交媒体不仅使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容易传播对殖民历史的认识,而且也使人们更容易传播争取让文物完璧归赵的努力的了解。

  报道称,“印度骄傲工程”已有5年历史,而且基本上是分散化管理的,其核心是12名志愿者,他们每周都花好几个小时浏览世界各地的文物目录和网站,以搜寻印度文物。萨克塞纳说,在必要时,世界各地的另外700名志愿者会自告奋勇提供有关出现在世界各地美术馆、博物馆和艺术品收藏中的印度文物的照片和信息。2014年,该组织参与从澳大利亚一个博物馆追回了一座价值超过500万美元的被盗湿婆雕像。   

  今年早些时候,该组织的领导人、常住新加坡的商人阿努拉格·萨克塞纳说:“整个项目是从我们这伙人谈论如何用文物来为我们自己的文明增光添彩开始的。”他说这个项目背后的动机很简单,“历史是有地理属性的,文物属于其原本所属的社会群体。如果把它带到别处,那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几乎是一种罪孽。”

  报道称,然而,谈到被掠夺的文物以偷盗方式取回曾经被强行从自己的文化中夺走的珍宝是否符合道德时,萨克塞纳认为,把珍宝偷回来或者买回来并不是应该采取的方式。相反,他认为,唯一“在道德上行得通的可持续的方式”是各国应当归还偷盗来的文物。

  报道称,但在殖民化结束几十年后,志愿者们仍然不得不恳求富国归还被掠夺的文物,或者退而求其次要求西方国家暂时出借原本属于自己的珍宝,这让人感到不公平。不过至少有一些西方政客在发表正确的看法,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答应归还非洲的文物,英国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尔宾也曾承诺,如果他当选首相,将把著名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像归还希腊。但领导人或持有国是否履行他们归还掠夺的战利品的承诺则是另一回事。2016年,时任美国司法部长洛蕾塔·E·林奇主持过一个美国向印度交还价值超过1亿美元的约200件文物的仪式。印度政府说,其中只有17件文物回到了印度。   

  报道指出,鉴于它们不断上升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对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重新感到自豪是很自然的,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也在崛起中。欧洲国家以及它们的博物馆应该准备好应对世界各地更多前殖民地国家对归还偷盗物品的要求,并且开始从根本上放弃它们的殖民历史。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美媒关注中印追索被掠夺文物:偷盗国应主动归还

2018-09-17 10:16 来源:参考消息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