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强跃:“走进博物馆要成为市民的一种习惯”

2018年08月22日 15:45   来源:南方日报       杨逸 实习生 甘子美 通讯员 凌浩翔

  原标题: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强跃:“走进博物馆要成为市民的一种习惯

  “《陕西古代文明》巡礼”讲座近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座无虚席。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强跃为刚刚完成升级改造的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来粤“圈粉”,同时探讨当前博物馆展览的新理念、新方法。本次讲座虽恰逢台风天,观众履约率却再创新高,网络直播在线观众超过15万人次。

  随着《国家宝藏》《文物戏精大会》的爆红,强跃也加入“网红馆长”的行列。“陕西历史博物馆与它的170多万件文物才是真正的网红!”在他看来,中国博物馆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

  用灯光为兵马俑“补妆”

  位于西安大雁塔西北侧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简称“陕历博”),馆藏文物超过170万件(套)。商周青铜器、历代陶俑、唐墓壁画、唐代金银器等“国之重器”,无不述说着中华文明的光辉灿烂。

  陕历博的前身是陕西省博物馆。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总理范文同参观陕西省博物馆期间,提议在大雁塔周边新建一座博物馆。经过十年酝酿、八年筹备,陕历博在1991年正式开馆,成为当时国内第一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强跃告诉记者,一般地方博物馆名称都要加上“省”字,而陕历博却没有,因为它是“央地共建”的“8+3博物馆”之一,也是我国中西部的唯一一座。

  “‘让文物活起来’,但文物本身不会说话,它的故事要靠人来说,尤其要用高科技手段来说。”强跃说,陈列升级后的展厅里,原本一身“土味”的兵马俑“秒变”彩俑最令人惊艳。原本兵马俑出土时是有色彩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观众从文物已经看不到了。馆方使用无污染的灯光为兵马俑“补妆”,让它们的真容重现于世。

  强跃认为,博物馆要寻找文物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每位观众都能找到并读懂其中的“文化基因”。在陕历博馆藏唐代壁画展区,图注分步讲解壁画上女子的化妆过程,方便游客从古人身上找到现代生活的影子。

  在《国家宝藏》火了一把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里面也有一个巧妙的“黑科技”装置,使香盂总能保持平衡,不会把里面的香料打翻。它所使用的陀螺仪原理,数百年后才被欧洲人用在航海上,手机的防抖功能也应用了同类技术。“只有将古人的智慧传递给现代人,才算真正实现文化传承。”他补充道。

  走进博物馆应成为“时尚”

  陕历博自2008年对外免费开放以来,每年接待游客人数从过去几十万人,迅速激增至去年的250万人,日客流量最高时达到17421人,成为全国综合类历史类博物馆中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

  面对纷至沓来的人潮,馆方也遇到不少令人尴尬的难题。“我们博物馆的承载量是6000人封顶。所以,经常有游客投诉:‘为什么不让我进去?’进了博物馆的也说:‘为什么让这么多人进来?’”强跃坦言。

  强跃十分理解游客提出的质疑。在他的心目中,博物馆是文明的殿堂,也要让游客“有尊严地参观博物馆”。为此,陕历博“闭馆日”不休息,而为老年群体、特殊群体打开“绿色通道”,“他们还可以免费享受我们收费馆的服务”。

  陕历博先后成立陕西博物馆教育联盟、陕西省青年文博志愿者联合会,均为全国首创。目前,陕历博陕西全省志愿者人数达到6000名,为游客义务服务时长达数万小时。

  “走进博物馆要成为市民的文化享受,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强跃如此期许。在他心中,陕历博还有更宏大的蓝图有待实现:“我们一直希望筹建一座新馆。因为只有陕西才能完整展现中国五千年的‘通史’,才有这样的资源、能力、责任,将博物馆建成中华民族的祠堂、中华文明的殿堂。”

  “丝路”合作提供新“思路”

  广东省博物馆今年推出的“嘉言·馆长讲坛”,旨在建成全国知名博物馆馆长思想交流平台,向公众呈现先进博物馆的实践经验。西安、广州两地虽有千里之遥,丝路记忆却成为两地文博人共同的纽带:西安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两条丝绸之路文博领域的交流碰撞,也为本期“馆长讲坛”带来不少期待。

  广东省博物馆近年在“海丝”展览方面颇下笔墨。“东西汇流——13至17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不久前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入围奖。该展曾在欧洲举行巡展获得盛誉。正在热展的“亚洲内海——13至14世纪亚洲东部的陶瓷贸易”,来自中韩两国参展机构达到十数家之多。

  在粤博“海丝”主题展“扬帆出海”之际,陕历博也“动员”馆藏文物频频出访,“重走”丝绸之路。此前赴香港展出的“绵亘万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展、赴哈萨克斯坦展出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等,让世界各地观众从中领略中国古老的文化魅力。

  强跃透露,陕历博与粤博也正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主题展览的合作。“丝绸之路是线性文化遗产,它需要跨省、乃至跨国博物馆之间进行互动,形成联盟共同开展研究。”他建言,陕粤两地博物馆可以探索新的展览合作模式,进而在更多丝路沿线地区进行推广。

  博物馆之间需要联动,博物馆与其他社会力量同样需要跨界。8月初,由粤博牵头发起的“广东文创联盟”正式成立。与其他博物馆文创联盟不同,它不局限在国有或行业博物馆的范围内,整合了文化创意产业上下游的各种资源参与。80多家首批会员单位中,就有包括设计、制造、金融、销售等领域的社会力量加盟。

  这种以“大文化”为统领的“全产业链”合作模式,强跃对之乐见其成:“广东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文化产业非常活跃。广东省博物馆的探索相信将为全国博物馆发展引领新潮流。”

(责任编辑:魏金金)

最新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