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舒适观展不易 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2018年08月23日 16:20    来源:北京晚报    白歌

  原标题:“有的看”不够,还得“友好看”

  博物馆舒适观展不易 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国家博物馆里,由于缺乏足够的座椅,一些逛累的观众就坐在中央大厅台阶上休息。

  

  军事博物馆,西南角的大片非展区空间,只挨着墙设置了十余条座椅。

  

  军事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劝阻霸占座椅的行为。

  近日网友“讲国保的老白”在微博发帖吐槽称,免费的门票让乘凉的人破坏了本该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配上了一张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台阶上坐满了人的照片。

  这张配图让网友“WatermelonJenny”非常不满,她留言道:“博物馆是否该收费不敢妄议,但对于配图相当愤慨。国博中央大厅台阶上坐着休息的观众常常‘躺着中枪’,他们来国博不是为了乘凉,而是因为国博太大,逛下来几个小时非常需要休息。”这条评论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暑期是博物馆的观展高峰期,但是,要想舒适地观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繁琐的排队换票、让人迷路的导览系统、不够用的座椅、短缺的商业设施等,让博物馆的友好度打了折扣。

  专家表示,观众是博物馆的市场,博物馆应该在公共服务上多下功夫,才能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新一代的观众走进博物馆。

  国博

  座椅稀缺 喝水困难

  “来来来,大家站起来,再坚持一会儿就结束了!”下午三点,国家博物馆西大厅内,一名女导游朝席地而坐的孩子们喊道,“人马上就齐了,我们很快就出去了!”

  孩子们站起来,活动着酸痛的脚踝——看看四周,紧挨着墙根有十几条木质长凳,如果坐两排人就得背贴着背,让人十分尴尬。一些疲累的观众顾不上体面,在台阶上、墙壁边、柱子旁坐得满满当当。

  资料显示,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日均接待观众2.6万人次,但是,偌大的公共空间里,留给公众落座的地方却很少:西大厅中央最西侧数百平方米的空间空空荡荡,正对着的中央大厅台阶上却坐满了人;来到二层,问工作人员是否有休息区,工作人员指示在展厅外的走道边上的一些座椅,但座椅已无空位。记者了解到,国博的休息区集中在地下一层和四层,其中四层休息区可以坐四五十人,地下一层休息区略大,可以满足七八十人坐下歇脚,但这与观众的人数相比可谓杯水车薪。

  除了座位,饮水设施也略显不足:全馆仅有三个直饮水处,两个在地下一层,一个在三层;全馆仅有两个饮料自动贩售机,分别在三层和四层,记者见到,口渴的人们在机器前排起了长队。

  国博的优点也很明显,记者发现这里的文创产品非常丰富且富有特色,每层均有售卖;卫生间设置十分充足。

  军博

  导览缺乏 难见枪械

  壮观,但都不能体验,有点儿遗憾。“建议开设一个体验区,即使无法使用实物,用VR等技术手段让观众体验操作武器的感受也是不错的。”

  军博的服务也有贴心之处,在门口设置了即时预约二维码,游客可以当场扫描后预约当日名额,直接进入人较少的预约队列入馆;自动贩售机较多,基本可以满足游客的饮水需求。

  8月15日,是日本投降73周年纪念日,军事博物馆早上甫一开门便迎来了热情的公众。

  但是,进到博物馆后,不少带着孩子的家长却发现,位于二层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枪械展看不了。记者查阅军博官网,未发现有相应告知,询问工作人员,得到答复:“什么时候对外开放不知道,得等通知。”

  意见簿上,很多孩子留下了遗憾:“看不了枪,很失望。”“二楼没开,望告诉原因与开放时间,下次再来!”

  另外一个感到不便的地方是,军博从里到外几乎没有导览标识:几层哪个展厅是什么展,在馆内找不到标识;在其他博物馆随手可得的纸质材料,军博也不提供。

  同国博一样,军博的座椅也非常少,一层大厅西南角、东南角、北门区域加起来超过五百平方米的空间,既非展厅,也非主要通道,除了靠墙的十余条木凳之外,全部留空。刚过十点,已经有不少游客坐在地上休息。

  还有孩子对记者表示,飞机导弹这些展示中国军事技术的展品都

  首博

  重复排队 设施贴心

  “明明预约了,还得跟没预约的一块儿排队,预约的作用是什么呢?”8月14日,是首都博物馆特展“都市·生活——18世纪的东京与北京”的开展日,谭女士早早就预约了当天的门票,带着放暑假的女儿来参观。

  在排队时,她发现自己反映多次的排队问题仍然如故:预约人群没有单独入口,需要与未预约人群在大门口一起排队,进了大门,预约与非预约人群还得再分开排一次队换取纸质票,最后再在同一个入口检票入场。“人多的时候,相当于总共排了三次队,预约节省时间的作用没起到,而且换纸质票也挺浪费纸张的。”

  不过进到展厅,谭女士对首博的设施都还比较满意:“这里设有母婴室,而且每层都有饮水处和零食饮料自动贩售机,比较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地下一层是餐厅,还有儿童活动中心,我们一般都是中午吃一顿,玩一会儿,下午再看看展。”

  记者探访发现,首博内的休息区设置较多,展厅外靠墙处、走廊尽头都设置了轻便的木凳或者桌椅,地下一层和一层的非展厅空间中,也都单独开辟了休息区,使得这里观众席地而坐的现象很少见。

  除此之外,首博的导览系统清晰,无障碍设施齐全,相对来说友好度较高。

  专家点评

  “喜欢看”是评价的重要指标

  座椅不够用为何成为博物馆的常态?记者在国博服务台对工作人员进行了询问,工作人员表示,西大厅曾经有过座椅区,但都被睡觉的人给占据了,很影响馆内的秩序,后来馆方就把座椅区给撤掉了。

  的确,记者在探访中发现,霸占座椅的行为很难管理:在军博,一位男士侧躺在座椅上小憩,工作人员上前制止,男子应要求坐起,但工作人员离开后,他又旁若无人地躺下了。

  “撤掉座椅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观众行为不当是管理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去引导和教育观众遵守公共秩序;另一方面要在管理上下功夫,比如进行适当收费或者门票捐赠,将乘凉织毛衣的人筛出去,或者使用单个的座椅代替长凳。”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陆建松告诉北京晚报记者,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的分区主要有展示区和公共服务区,公共服务区应当包括足量的生活服务设施和教育服务设施,如寄存处、休息区、咖啡吧、文创商店、餐厅、教室、影院、书店等。

  “现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公共服务区越来越大,以前博物馆的作用更多的是收藏和研究,而如今,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公共服务就越来越重要。餐厅、咖啡吧、休息区很大,市民就愿意来,像我们的很多博物馆,公共服务区都有点小了。”陆建松说,观众就是博物馆的市场、博物馆工作的核心,目前国内博物馆“为公众服务”的意识还不够,这就导致了很多地方考虑不周。

  观众希望多些体验式设施,陆建松也认为非常有必要:“好的博物馆有三个标准,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能够留下记忆和印象,现在很多博物馆是见物不见人、不见精髓、不见故事、学术性强、枯燥乏味。我们现在要面对90后、00后的观众,他们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生活和学习都强调体验、网感、视觉化,干巴巴的知识传授已经不适应他们了。技术在发展,博物馆也应该开拓平台、创新方式,去满足新观众的需要,如用App进行虚拟导览、动画演绎展品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博物馆舒适观展不易 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2018-08-23 16:20 来源:北京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