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文化“清汤” 喝多了也会腻

2018年07月25日 16:45    来源:齐鲁晚报    于里

  7月23日,《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在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在此之前,该系列第一季在年轻人群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从2017年至今,文化类节目集中涌现并接连走红。有评论人士感慨:文化类节目“火”了,文化类节目的春天到来了。不过,是不是所有的文化类节目都叫好又叫座?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或网络平台扎堆制作文化类节目,甚至出现不少模仿、克隆之作,这样的文化清流会不会有一天也让人感到有点腻?

  回溯2018年第一个引起广泛讨论的文化类节目,当数央视《国家宝藏》。在公众的直观印象中,文物小众、沉寂、高冷,许多人对文物的态度是隔膜的。事实上,没有沉闷的文化,只不过是没有与之匹配的表达,而《国家宝藏》找到了文物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去高冷”,内容依旧是严肃的,但节目形态娱乐化、年轻化,比如尝试“混搭风”“文化+明星”“文化+小剧场”。明星守护人的设定,让严肃的节目有了娱乐的外壳;明星小剧场的演出,则通过生动、有趣的表演,有效传递出了文物的历史背景。

  同样,《如果国宝会说话》依旧是“年轻化+娱乐化”的策略,节目一改旁白曲折而高冷的学术性叙事,而是在每集5分钟的时间里,让文物开口说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节目还选择在以年轻人为主体用户的视频网站投放,还一本正经地制作了表情包,成功地在年轻人群体中圈粉无数。

  打破文化高冷的刻板印象,让文化走下神坛,获得一种活泼生动的生命力,并实现与现代生活、现代观众的顺畅对话,无疑是必要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为文化包裹上娱乐化的外衣,让文化“去高冷”、接地气,这种娱乐化的边界是什么?这个度该如何把握?笔者注意到,在这两个节目走红之后,一些地方台以及视频网站也推出了类似的文博科普探索类节目,却是打着文化的旗号,行选秀娱乐之实,有的甚至弄虚作假,欺骗观众。如此,非但弘扬不了传统文化,还会拉低文化类节目的品位和格调。因此,如何“去高冷”,让文化“化”更多人,又要避免媚俗和娱乐至死,仍是文化类节目亟需探索的议题。

  观众对于文化类节目的热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这几年来扎堆的明星真人秀的审美疲劳,这就像是吃惯了油腻的大鱼大肉或者重油重盐的快餐,终于端上了一碗平淡味甘的清汤。应该说,文化类节目的崛起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央视推出几档颇受好评的文化类节目之后,一些地方台是在准备不足、思考不充分的情况下,按照别人的模式匆忙制作同类型节目,导致这一类节目目前有跟风与同质化的倾向——看一下从去年至今各地出现的文化类节目,“中华”“诗词”“汉字”“国学”在名称上频繁撞车,相似程度颇高。

  另一方面,自从央视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中采用了晋级赛+专家讲解的模式,不少地方台纷纷效仿;《朗读者》的朗读+故事模式,也被复制到了一些同类节目中。这些做法,都造成了节目在形式上创意单一、看点单一,虽然细节各有差异和侧重,但总体上大同小异。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既有许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也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上古神话、经典古籍、文学作品。如果说制作节目像做菜,那么文化类节目有着得天独厚、丰富多彩的珍贵食材,问题就在于我们的做法。如果每一样食材都是同样的炒法、同样的配菜、同量的盐分、同量的味精,那么,再珍贵的菜肴也会有让人腻的一天。

  文化类节目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它能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传播,不断丰富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内涵,为观众提供新的精神指引,也能够丰富观众的业余生活。当下文化类节目已经走过了“有没有”的1.0阶段,现在就得好好琢磨如何向“好不好”的2.0阶段迈进。“好”不仅仅是有更优质、更具独创性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于拥有更广泛的受众和更强大的传播力。这是文化类节目亟需应对的挑战:如何在保证文化品位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制造新的看点,让更多人喜欢并接受,让文化“化”更多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

再好的文化“清汤” 喝多了也会腻

2018-07-25 16:45 来源:齐鲁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