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技艺旅游商品转化成贵州脱贫攻坚生力军

2018年07月10日 09:15    来源:中国旅游报    李萍吴亚平

  原标题:非遗技艺旅游商品转化成贵州脱贫攻坚生力军

  贵州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非遗资源数量多,而且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显著,知名度高。据统计,贵州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2项,列入国家级名录的有85项140处,列入省级名录的有561项709处,涵盖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的全部10项类别。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7名,省级传承人402名。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个。建立了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处、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7处。另外,贵州有54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213个村寨入选中国民族特色村落,原生于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彝族、仡佬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体系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明珠一样散布在贵州的山山水水间、千村万寨中。这些文化遗产充满着各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心灵手巧的创造精神、独特的审美格调、醇厚绵延的人际关系,它们是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创造中对生活的汇总与传承,是贵州人文美和自然美的精粹。为了使这些文化遗产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贵州于2003年率先出台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将非遗保护纳入法制轨道。15年来,贵州省政府和社会各界不懈努力,非遗文化体系建设和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斐然。其间,2012年5月1日起施行《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保存较完整、特色鲜明、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广泛群众基础的特定区域,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2014年5月,出台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为贵州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和发展提供蓝本。

  贵州绚丽多姿、璀璨多元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留和久久为功的保护传承举措,为非遗的发展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环境条件。当贵州脱贫攻坚步入决胜期的关键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迸发出耀眼的光亮。非遗的旅游利用特别是传统技艺非遗的旅游商品转化,成为旅游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在丰富和提升贵州旅游商品供给体系的同时,对分布广泛的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极其显著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优势,贵州传统技艺的扶贫功能优势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非遗资源所在区域与贫困区域重叠性明显。如贵州省有14个深度贫困县,其中的剑河、榕江、从江、威宁、沿河、水城、三都等县都是非遗资源丰富区域,再延伸到乡(镇)、村,越是偏远贫困区域,非遗资源的遗存保留状况越完整。二是传统手工艺旅游商品生产是精准扶贫的最好方式之一,使贫困户、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在贵州偏远山区,外出打工是多数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留守村寨的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因为劳动人口文化素质限制,大多数外出打工人员收入普遍不高,也不稳定,外出务工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尤为严重的是,还有一部分缺少青壮年劳力的家庭或因病因残致贫家庭,连外出务工收入都没有。而民族民间传统技艺特别是手工技艺的旅游商品转化,非常适合老人、妇女和因病因残致贫家庭,通过当地的统一培训,掌握传统技艺,凭借“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平台,这些特殊的弱势贫困人口就可以在不离土不离乡情况下,创造手工劳动价值,获得直接的现金收入。三是在贵州的旅游供给体系中,民族民间传统技艺旅游商品生产转化,可以不受景区建设和乡村旅游点的地域限制,使旅游扶贫的点面增加扩大。在贵州多元化的旅游产业分工体系中,广阔的尚未进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区域可以只承担生产加工环节,在加工制作环节获利受益,这就突破了旅游的区域局限,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使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脱贫。除了属于“指尖绝技”的“服饰、绣、染、印传统手工技艺”外,贵州非遗资源中适于转化为旅游商品的还有“舌尖上的非遗”,如传统制茶技艺和习俗、传统酿酒技艺、食品制作技艺;“工艺非遗”如木雕、竹编、石雕传统手工技艺;另外还有民间美术非遗资源、传统制陶工艺、传统造纸术、传统医药等。每一种类别下都包含着较多的具体非遗传统技艺。传统技艺非遗资源覆盖了贵州广阔的农村区域。

  贵州原生非遗资源中的很多濒临湮灭的民族民间传统技艺在旅游商品转化实践中获得再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既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又使非遗的保护传承获得新的内生动力。社会各界、政府、市场主体、农村贫困社区和贫困人口形成了既有助于非遗保护传承又促进贫困人口增收减贫的共同力量。2013年,贵州省妇联牵头推出的“锦绣计划”,旨在通过“锦绣计划”的实施,保护和挖掘优秀民间民族技艺,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同年,贵州省出台《关于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的意见》,希望以刺绣、蜡染和民族服装服饰为重点,将“指尖绝技”转化为“指尖经济”,推动民族民间特色手工产业与妇女事业同步发展;2016年,贵州率先提出“文化助推脱贫”,出台并实施《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建立起“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研究中心”和贵州工作站;2018年5月8日“贵州省旅游协会旅游商品发展分会成立”,会长单位贵州黔艺宝艺术文化有限公司和多家副会长单位的主营业务就是以贵州非遗旅游商品为主。

  非遗旅游商品助推脱贫行动在贵州千村万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非遗传承保护的一般模式可以概括为“见人见物见生活”,在非遗旅游商品转化助推脱贫的实践中,“见人见物见生活”可以解读为:在政府和社会的介入和支持下,通过非遗传统技艺培训,组织贫困人口就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生产,在维护非遗原生环境前提下,为非遗所在区域的贫困人口提供增收渠道。如丹寨县通过实施手工产业脱贫计划,让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直接参与到以刺绣为主的民族手工产业中,依托旅游客源市场,并推广“互联网+产品+市场”网络营销手段,把大山里的非遗手工产品推向现代消费人群,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民族手工刺绣产业成为贫困地区脱贫的主要途径;从江县贯洞镇样洞村今影侗寨,30户人家就有60个祖传芦笙工艺师傅。芦笙是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歌舞展演的主要乐器,并小型化为深受游客青睐的旅游商品,本地旅游产业用品需求和旅游商品需求都持续向好。通过与专业销售机构合作,今影侗寨家家户户在各自的房前屋后建立作坊,利用山上丰富的毛竹资源,开展芦笙加工制作。到如今,芦笙产业成为今影侗寨的脱贫支柱产业,今影侗寨每年仅靠芦笙制作收入就达160多万元,获得巨大的扶贫成效。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非遗技艺旅游商品转化成贵州脱贫攻坚生力军

2018-07-10 09:15 来源:中国旅游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