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独具特色的七夕非遗文化

2023年08月15日 14:33    来源:湖北日报   

  郧西七夕文化是以牛郎织女传说为根基,以忠贞爱情为主线,以乞巧祈福为表征,以实物遗存为载体,以郧西天河为标志,囊括故事传说、实物遗存、七夕民俗等丰富内容的地方传统文化。郧西七夕文化独成一脉,自成体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郧西七夕于201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郧西地处汉江及支流的河谷地带,天河是郧西的母亲河。郧西是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原始农耕生产的发达地区。节庆习俗、寿诞习俗、婚娶习俗、生活习俗、劳动习俗等,都在郧西留下了时代的烙印。郧西三弦、天河七夕乞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郧西北依秦岭,南临汉江,扼秦楚之“咽喉”,自古为“朝秦暮楚”之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富集的资源,延续千年的人文历史,让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成为孕育很多非遗的沃土。目前,登记入档的非遗资源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曲艺,民俗等十大类1000余项。郧西现有国家级项目1个《郧西七夕》,省级非遗保护项目4个《上津火龙》《郧西三弦》《七夕习俗》《郧西送寒衣》,市级项目17项,县级项目132项。

  牛郎织女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民间成风俗。郧西七夕,以流传在郧西与天河流域自然风貌相印证的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故事为基础,以七夕为节令,以相关的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为载体,以祈福乞巧为目的的一种社会现象。作为自古至今在郧西这个区域绵延不断、口手相传的民间生活习惯,郧西七夕文化以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性和承载中国七夕文化的具象性。

  郧西七夕是2014年11月正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属于非遗十大类中民俗类项目。我县七夕非遗资源丰厚,历史悠久,涵盖的民俗内容形式多样,有“请七姐”“放河灯”,还有妇女们“比巧工、做巧食”,少男少女“葡萄树下听夜话”,男人们挑水“盛七水”,给黄牛戴花环“贺牛生日”,姑娘们“染指甲”,老人们“观星辰”。还有以七夕文化为内涵而对数字“七”崇拜的“七成八不成”的相亲习俗。我们郧西七夕较好地存续着七夕节的传统仪式、活动,具有重大的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价值。同时,该项目弘扬美满互爱、善良勤勉的传统美德,对于增强社会凝聚力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利用,有助于促进文化繁荣,有助于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促进文化资源利用、发展。郧西七夕文化已经成为郧西自有的文化品牌,其影响力和带动力深远而不可估量。做好郧西七夕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工作,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成琪)

郧西独具特色的七夕非遗文化

2023-08-15 14:33 来源:湖北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