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说兔:从野性狡黠到温驯可爱

2023年01月18日 10:15    来源:长江日报   
  兔子时速56公里

  在回顾了自己20世纪60年代初养兔、杀兔、吃兔、卖兔皮的经历后,李零首先点出兔的一个特点:兔子与老鼠有点像。

  它们都有三瓣嘴(唇裂),都有大板牙,生命力和繁殖力都很惊人,过去曾被归为一类。在中国北方还有一种动物叫“鼠兔”,既像鼠,又像兔。

  兔子另一个特点,就是善于奔跑逃逸。这个“逸”字就包含了“兔”的元素。《说文解字》里与兔有关的字,多与“狡兔”和善逃有关。

  李零写道:“兔子太小,谁都打不过,上要防鹰,下要防犬,东张西望,随时准备逃跑。它两眼长在脸的侧面,不用扭头,视野足以覆盖360度。跑起来,不但速度快,耐力好,每小时56公里,而且拐着弯跑,善于兜圈子,不断急转弯。”《孙子·九地》有这样一句:“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这就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来历。

  跑得太快还急转弯,有时候就把握不住方向。《韩非子》有“守株待兔”的故事,这故事的前半截,就是一只兔子撞上树。李零一直认为,这只是一个寓言,不相信兔子真会撞在树上。1981年冬天,他在陕西宝鸡县参加考古发掘,发生了这样一幕:“我们挖一座大墓,土堆得像座小山,有人骑着摩托打兔子,秋天的旷野,无遮无拦,兔子被追,慌不择路,不知小山顶上有陷阱,一头扎下,正好落在人的怀里。”

  后来,李零就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待兔轩”。有学生说他学术风格偏“保守”,他也认了。

  家兔都是“外来户”

  被摩托追赶的那只兔子应该是野兔。几千年来,古人观察野兔,留下了“狡兔三窟”“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样的句子;而今天毛用、肉用、皮用、实验用、观赏用的各种兔子,几乎都是家兔。

  家兔的祖先是穴兔,我国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野生穴兔种群,现存考古遗迹发掘中也尚未发现野生穴兔骨骼遗存;中国野兔也叫草兔或旷兔,非常难以驯化。穴兔最初分布在欧洲,后来逐渐被驯化。

  这意味着,中国家兔其实是个“外来户”,目前学术界主流的观点是这样认为的。

  由于“近年来咨询野兔家养相关问题的农民朋友有不少”,2018年,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河北农业大学谷子林教授专门写文章说:“穴兔的染色体是22对,而旷兔的染色体是24对,目前的常规技术无法将二者成功杂交繁殖……野生穴兔很容易被驯化成家兔,而旷兔野性十足,难以大批人工驯化成家养动物……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旷兔人工驯化成功的先例。”

  那么,中国人何时开始养家兔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王娟说:“对我国古籍中记载家兔的信息进行梳理后发现,我们能够找到的现存最早的记载是明代宣宗皇帝朱瞻基所画的《御临黄筌花鸟卷》,距今也不过600年左右。”

  玉兔耳坠,出土于定陵。

  在明宣宗朱瞻基之后一百多年,明神宗孝靖皇后有一对玉兔耳坠。耳坠中的兔子头顶一颗红宝石,身子呈直立状,双耳上竖,以红宝石嵌饰双眼,两前爪抱杵作捣药状,下有臼,兔身上刻以细密阴线,显示兔毛,在兔足和臼的下方有金托三个,金托中心嵌猫眼石,两边各嵌红宝石。这对耳坠是以玉兔捣药题材设计制作的,而玉兔在古代被视为月亮的象征,而月亮又象征皇后,故以此作为皇后的耳饰。此物出土于定陵。

  安徽省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兔。

  如果向上追溯,那么安徽省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兔,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兔形玉器,距今5000多年。这个兔形玉器呈薄片状,玉质呈灰白色。兔头微微仰起,两耳贴在脊背上,尾巴上卷,后足抬起,似乎呈奔跑姿态。

  商代玉兔,出土于“妇好”墓。

  商代也有玉兔,而且出土于著名的女将军“妇好”墓,玉料呈青黄色,通体抛光,器形扁平。兔作俯卧状,头大身短,长耳后竖,耳上饰鳞纹,用双环线显示大圆眼,张口露舌,背微凹,短尾略上卷,前后腿弯曲,足部均雕出五爪,前足上有小孔。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玉嵌宝石卧兔。

  最后看看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玉嵌宝石卧兔吧。和田青玉,含有白脑,立体圆雕。兔头微俯, 耳朵后伸,眼嵌彩色宝石,口衔灵芝,灵芝上嵌各种颜色的宝石八颗,兔身伏卧,四足弯曲向前,前脚呈抱合状,背部、双耳处有数道阴刻线刻画出毛绒质感,形状乖巧温顺。

  从野性狡黠到温驯可爱,兔兔呀兔兔,你都经历了啥?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成琪 )

兔年说兔:从野性狡黠到温驯可爱

2023-01-18 10:15 来源:长江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