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品牌潜力大

2022年02月15日 09: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由来已久,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自古以来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如今,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背景下,传统节日的当代表达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青睐,不仅让传统节日恢复了盛况,也让以节俗为特色打造的文旅品牌效益日益突显。今年元宵节期间,各地在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或举办丰富的元宵节庆活动,或以节庆美食、技艺为依托发展产业,为推动新的一年文旅产业发展“打样”。

  广西阳朔:

  “元宵盛宴”品牌效益突显

  本报驻广西记者 宾 阳

  “在明山净水之间,看花灯、逛西街、吃汤圆、玩焰火……去年和朋友在广西阳朔体验‘元宵盛宴’,很有意思。”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说法。2月12日,来自广东的驴友叶小菊在携程下单,定下了今年元宵重游阳朔的行程。

  为推动旅游发展,2009年以来,阳朔县借助元宵节,每年以“万盏花灯、万条谜语、万碗汤圆、万束焰火”闹元宵。同时,举行祥龙队、舞狮队、牌灯队、秧歌队等民间艺术游行表演以及元宵音乐会、元宵游园、元宵晚会等活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活动影响力逐渐提高,被誉为“元宵盛宴”。阳朔县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阳朔“元宵盛宴”正在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旅品牌。未来,阳朔将以此为依托不断创新,擦亮品牌,挖掘本土特色文化,为游客提供更多更好的文旅产品。

  去年元宵节期间,阳朔县举行了以“继承民俗文化传统,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元宵节系列活动,活动推出“千张门票免费送,千碗汤圆免费尝,万条灯谜等你猜”,现场还有旅游企业推介新开发的项目,共吸引游客几万人次参加,为新的一年阳朔旅游发展“打样”。

  “山清水秀、建筑美、空气清新。满街的人有各种肤色,似乎是在中国,又似乎是在外国。很多经营饮食的酒店、餐馆免费派送汤圆,很热闹、喜庆。这里是阳朔。”山西网友“知了了”在游记里写道,2021年的元宵节,他和朋友在阳朔西街玩到凌晨,尽兴而归。

  “我们包的汤圆里加了桂林特产荔浦芋,非常有本地特色,广受游客欢迎。”阳朔西街某酒店的李师傅说,去年酒店从元宵节前一个星期就开始准备包汤圆的原料,现场免费向中外游客派送。同时,还现场教游客制作汤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美食文化的魅力。

  “活动现场排起了长龙,相关景区景点的推介演出场地也挤满了观众。据业内人士分析,活动送出的1000张免费门票,带动了6万人次游阳朔。”阳朔县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大家通过“幸运大转盘”的方式领取景区景点的免费门票,可游览包括漓江、遇龙河、印象刘三姐、桂林千古情、如意峰、三千漓、天籁蝴蝶泉、金水岩等在内的热门景区、景点、演出。

  “十几年来,‘元宵盛宴’持续举办,推动了阳朔旅游发展。作为当地居民,十几年前的‘元宵盛宴’依然印象深刻。”阳朔居民钟先生说,“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唐朝诗人苏道味的《正月十五夜》诗句,正是阳朔西街元宵节的真实写照。每逢元宵之夜,阳朔西街灯火辉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中外游客脸上洋溢着新春的快乐;在县城,万盏花灯、万条灯谜、万个灯笼及无数彩灯、彩旗、彩球把阳朔装扮成流光溢彩的不夜城;在漓江鳌鱼洲,万束焰火在夜空中绽放,火树银花般的焰火点亮夜空,让整个阳朔洋溢在一片祥和、团圆、和谐的氛围之中。

  据统计,除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暂停举办线下文旅活动外,2010年至2021年,平均每年到阳朔闹元宵的中外游客超10万人次。“阳朔元宵人气火爆,‘元宵盛宴’功不可没。” 阳朔县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

  “元宵盛宴”是阳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点创新发展旅游的一个缩影。在阳朔,我国山水实景演出的开山之作——《印象·刘三姐》演出以来受到游客观众好评,常演不衰。借鉴《印象·刘三姐》的成功经验,近年来,阳朔县不断深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原生态本土文化,将自然风光与人文艺术深度融合,丰富旅游内涵。

  “民俗文化活动是元宵假期的特色和亮点,是各地发展旅游的宝贵资源。”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岑学贵表示,阳朔“元宵盛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要让更多人了解、参与其中,旅游就是民众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

  河南开封:

  古城新味闹元宵

  鲁 鑫

  吃元宵、看彩灯、猜灯谜、赏烟花……元宵节有着丰富的节日习俗和文化内涵。在河南开封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千年古都中,元宵节中的“宋韵”从未消散。近年来,开封积极创新发展思路,打造“大宋上元灯会”文化品牌,在深挖古都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大大激发了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不仅传播、传承了民俗文化,也推动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提升了群众的文化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元宵到,花灯俏。”看花灯是元宵节的重头戏,也是为大众所熟知的节俗活动。开封彩灯历史悠久,早在宋代便有了“上元五夜灯”的习俗,还有着繁荣的民间制灯行业和代代相传的制灯艺人和作坊。汴京灯笼张至今传承了7代,他们的彩灯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近年来,开封依托深厚的花灯文化底蕴,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将传统花灯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激发了花灯文化新的生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表达。“大宋上元灯会”让绵延千年的开封元宵灯会大放异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览。在每年元宵节灯会上,各式各样璀璨的花灯构成了一片闪亮的“银河”,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北宋上元夜,近距离观看那一场“东风夜放花千树”,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浪漫。

  除了花灯,开封元宵节还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给游客带来别开生面的游玩体验。在开封清明上河园,元宵节的白天和夜晚有着不同的魅力。在白天,一条条长龙在园内翻飞起舞,带给游客以传统民俗文化的享受,由盘鼓、高跷、舞龙、旱船、醒狮、财神、大头娃等组成的民俗巡游队伍踩着欢乐的音乐节奏带领游客舞蹈,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在夜晚,烟花四射、火光飞溅的烟花舞龙给游客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数条各色祥龙飞舞起伏,让游客置身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随着游客的惊呼,“铁花”在夜空中绽放,漫天的璀璨仿佛把夜空点燃,将元宵夜的热闹推向高潮。

  开封万岁山大宋武侠城在元宵节期间推出了“闹花灯、猜灯谜”活动,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为元宵节增添了许多趣味性;开封城墙景区推出了“城墙溢彩·上元绮梦”活动,包括20组主题花灯灯组、亲子研学体验等,其中,亲子研学体验结合宋朝过年习俗和特色文化,让孩子和家长身临其境地感受宋朝文化的魅力。这些活动的展开体现了古都开封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

  为吸引更多游客来体验开封元宵节活动,提升“大宋上元灯会”的品牌知名度,开封多个景区、景点在元宵节期间推出优惠政策,让更多的游客在体验开封元宵节俗的同时尽览开封大好河山。优惠政策推出以来,游客量大幅度提升,不仅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大宋上元灯会”的品牌影响力。

  开封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开封这座古城中留有深刻印记。未来,开封将继续坚持突出特色、着力固根基,结合考古发掘、历史研究、成果阐释、遗产保护、项目开发、景区建设、文艺创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让传统美学融入市民生活。下一步,开封将进一步活化历史文化资源,坚持国际化视野,创新表达形式、丰富展示载体,提升品位、链接生活,继续丰富和完善“大宋上元灯会”品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独特魅力。

  山西太原:

  元宵“滚”出幸福产业

  朱 萌 本报驻山西记者 郭志清

  元宵节前夕,山西省太原市的非遗美食——晋祠桂花元宵又迎来热销期,到晋源区长巷村晋祠桂花元宵传承人韩福元的店中购买元宵的人络绎不绝。

  “大米芯芯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在太原市晋源区广为流传的晋祠四宝之一“元宵蛋蛋”就是晋祠桂花元宵。晋祠桂花元宵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凭借得天独厚的晋祠大米种植条件和对传统制作工艺的坚守,晋祠桂花元宵传承至今,是北方元宵的代表之一。

  在韩福元的磨坊内,3台3米多高的自动石碾机轰隆作响,一遍遍碾压着晾晒好的江米。磨米、炒馅、滚元宵,韩福元一家忙得不亦乐乎。“碾米用的自动石碾机,在提升碾米效率的同时,保留了古法制作,最大限度保留了晋祠大米的原汁原味。”提到晋祠桂花元宵的制作,韩福元介绍,一泡、二淘、三晾、碾米、炒作、做馅、滚制……制作地道的桂花元宵要经过十几道工序。

  据介绍,炒制馅料是制作晋祠元宵的关键。传统晋祠桂花元宵的馅料需要将核桃、芝麻、花生翻炒去皮后,再把糖稀加热化开,加入白糖、冰糖、纯天然玫瑰花酱和桂花酱翻炒,炒制完成后放入模子压实擀平,晾晒切块。韩福元说,从炒到晾,考验的是师傅的技术,火候不够馅料不香,炒过了也不行,晾得太干一切就碎,晾得时间不够又切不成形。

  馅料制好后,就可以滚元宵了。馅料少蘸水,放到盛有米粉的笸箩里滚,滚一道,过一道水,再滚一道,再过一道水,经过六蘸六滚方可确保元宵成品既瓷实又软筋。这样制作出的元宵无论煮还是炸,都软糯香甜、口感独特,不少老太原人要的就是“老味道”。

  2017年,韩福元与晋源区制作桂花元宵的同行协商成立了“太原市晋源区晋祠桂花元宵研究会”。韩福元的元宵工坊也为附近村民提供了更多工作岗位,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在韩福元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加入元宵制作,每逢元宵节,街上滚元宵的商户一家挨着一家,买元宵的市民来来往往,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元宵滚起来、产业火起来,规模化的生产让这一非遗项目不仅成为舌尖上的美味、历久弥新的记忆,也带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路子。

  凭借着50年的元宵制作经验,韩福元的元宵越来越受欢迎。如今,韩福元把制作手艺传给了儿子,让这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传承下去是他的责任,把晋祠桂花元宵的品牌叫响是他的追求。

  “今年我们供货的线下超市增加到了30多家,还开通了线上购买渠道,元宵卖到了北京、深圳、广州、杭州、西安等地,元宵节前后每天销量七八万颗,供不应求。”韩福元介绍。

  同样被韩福元带动制作元宵的还有杜鹏程。在晋祠镇索村东一座现代化标准化元宵加工厂房内,34岁的杜鹏程和工人一起忙着滚元宵。淋水、添面、抛馅、滚制,工人在电动滚筒前操作熟练,一气呵成。在制馅车间,刚从模具取出的馅料呈稻田形有序晾置于地板上,不锈钢架上也层层码放,蔚为壮观。配料加工车间内,新蒸制的糖稀透亮欲滴,烤制好的花生、核桃、芝麻碾碎后浓香阵阵,玫瑰酱、桂花酱的清香沁人心脾。

  杜鹏程介绍,他从2017年开始进行市场调查,遍访当地制作元宵的老人,此后专心研制配料配方,装修车间、注册商标、成立公司、生产元宵……由于配方独特、真材实料,杜鹏程的元宵一经推出便受到太原市民的青睐,好评如潮,每天销售近10万颗。为解决批量储存难题,杜鹏程新建了冷库车间,并定制塑料托盘包装,解决元宵长途运输易碎的难题。

  “除了黑芝麻、五仁、豆沙等传统馅料及无糖馅料,我们今年还开发了巧克力、抹茶、香芋等创新系列馅料。”杜鹏程说,今年元宵节前夕,来自各零售市场和周边卖元宵的商户络绎不绝,他最高单日销售量达20万颗。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元宵节品牌潜力大

2022-02-15 09: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