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夜空下,沉睡了千年的长城,被璀璨的竹乡灯火照亮。
一场超越时空的盛会在此展开,非遗文化以崭新姿态在灯火中正式亮相。
6月2日晚,由北京民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参与举办的“竹乡灯火 照亮长城—中国优秀民间工艺作品特别展暨‘民俗里的湖州’·安吉‘非遗’文化长城展示活动”在北京居庸关长城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结合居庸关长城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和安吉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分为“开幕仪式”和“文化集展”,全面展现了新时代的非遗之美,让更多人感受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
Part1 开幕
八方友汇 尽在居庸
夜幕降临,随着极具安吉特色的“竹乐”奏响,开幕仪式正式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位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在激越的《响木舞》鼓点声中,现场嘉宾共同启动“照亮长城”活动,竹灯通道、长城门楼、城墙通道、烽火台的灯光依次亮起,展示活动正式揭开序幕。
《响木舞》是一种敲击木鼓起舞祭祀的传统民间舞蹈,畲民们认为木鼓敲击声能与天地相通,因此木鼓也被誉为“通天之鼓”,响木舞便成为祭祀、重大节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Part2 观展
南北非遗 照亮长城
开幕仪式后,嘉宾们参观了中国优秀民间工艺作品和安吉“非遗”展示区。来自民间的“非遗”手工艺人表演着各自的“独门绝技”。
“中国优秀民间工艺作品特别展”,展出五福剪纸、熊猫刺绣、皮雕铠甲、吉祥花馍、红韵漆器、缂丝团扇、猴王核雕等100余件来自全国的精美艺术品,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民间文化和各具特色的民间工艺,为参观者开启了一道精彩纷呈的艺术之旅。
本次展览通过互动体验、数字科技、现场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不仅让非遗文化重新鲜活起来,更让参观者全方位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Part3 在长城
民间工艺的十二时辰
历时2日的“中国优秀民间工艺作品特别展暨‘民俗里的湖州’· 安吉‘非遗’长城展示活动”已圆满落幕,极具特色的民间工艺,以及民间文艺工作者笔耕不辍、精益求精的艺术品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且难忘的印象。
中国民间工艺承载着璀璨的人类文明,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民间文艺事业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精神根脉。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李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