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图)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苏州古城(图)

2010年04月16日 14:10   来源:中国文化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三、文保单位与控保建筑清单

  街区内的文物古迹类型丰富。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耦园,耦园于2000年登录《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的项目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控制保护建筑64处,古桥梁9处,古驳岸3处,古井约59处,古牌坊4处,城墙遗址1处,砖雕门楼2座,古树27棵。(参见照片10、11、12)

  表3-1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点 公布日期 备注

  国11 耦园 清 小新桥巷(22号街坊) 2001-6-25 1995-4-19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省17 全晋会馆 清 中张家巷(21号街坊) 1982-3-25

  市91 洪钧故居及庄祠 清 悬桥巷(20号街坊) 1998-11-24

  市98 钱宅 明、清 悬桥巷(20号街坊) 1998-11-24

  市36 惠荫园 明、清 南显子巷(20号街坊) 1963-3-20

  市89 顾颉刚故居 近代 悬桥巷顾家花园(20号街坊) 1998-11-24 包括清代祖居

  市43 东花桥巷汪宅 清 东花桥巷(20号街坊) 1982-10-22

  市40 卫道观前潘宅 清 卫道观前(21号街坊) 1982-10-22

  市49 卫道观 清重建 卫道观前(21号街坊) 1982-10-22

  市46 钮家巷潘宅 清 钮家巷(28号街坊) 1963-3-20 即潘世恩故居留馀堂,曾为太平天国英王行馆

  表3-2控制保护建筑名单

  标牌 街坊 名称 时代 地点 使用情况 公布 备注

  072 20 天宫寺 明、清 天宫寺弄1、3号 居民 1983

  073 20 陈宅 明、清 菉葭巷49、50号 居民 1983

  074 20 潘宅 清 悬桥巷59号 居民 1983

  075 20 潘氏松麟义庄 清 悬桥巷58号 工艺美术厂 1983

  076 20 丁氏济阳义庄 清 悬桥巷41号 居民 1983

  077 20 德邻堂吴宅 清 大儒巷8号 居民 1983

  078 20 查宅 清 悬桥巷37号 居民 2000

  079 20 端善堂潘宅 清 大儒巷46、48、49、51、52号 居民 1983

  080 20 丁宅 清 大儒巷6号 居民 1983

  081 20 韩崇故居 清 大儒巷迎晓里4、6、8号,一弄4号。 居民 1983 即宝贴斋

  082 20 昭庆寺 清 大儒巷38号 区文化馆 1983

  083 20 郑宅 清 曹胡徐巷3号 居民 1983

  084 20 宋宅 清 曹胡徐巷76、80号 居民 1983

  085 20 怀德堂凌宅 清 东花桥巷10号、姑打鼓巷3-1号 居民 1983

  086 20 杭氏义庄 清 东花桥巷41号 居民 1983 迁至曹胡徐巷

  087 20 潘宅 清 东花桥巷11号 居民 1983

  088 20 朱宅 清 曹胡徐巷51号 居民 1983

  089 20 周宅 清 曹胡徐巷17号 居民 1983

  090 20 徐氏春晖义庄 清 南石子街10-1号 大儒小学 1983

  091 20 潘祖荫故居 清 南石子街6、7、8、10号,迎春里12号 居民、床单厂招待所 1983 即竹山堂

  092 20 韩宅 清 南显子巷5、6、7、8号 居民 1983

  093 21 清慎堂王宅 清 大柳枝巷9号 居民 1983

  094 21 邓氏宗祠 清 大柳枝巷18号 纺工实验工场 1983

  095 21 徐宅 清 大柳枝巷13号 居民 1983

  096 21 笃佑堂袁宅 清 大新桥巷28号 居民 1983

  097 21 庞宅 清 大新桥巷21号 居民 1983

  098 21 沈宅 清 中张家巷3号 振亚丝织厂招待所 2000 2003年修复

  099 21 郭绍虞故居 清 大新桥巷12、13、20号 居民 1983

  100 21 蒋氏义庄 清 胡厢使巷35号 居民、电工仪器厂 1983

  101 21 唐纳故居 清 胡厢使巷40号 居民 1983 即马宅。

  102 21 杨宅 清 混堂巷8号 居民 1983 2003年修复

  103 21 吴宅 清 中张家巷6号建新里 居民 1983

  104 21 汪氏诵芬义庄 清 平江路254号 居民 1983

  105 21 吴学谦旧居 清 朱马高桥下塘3号 民居 2000

  126 28 王宅 明、清 萧家巷53号 居民 1983

  127 28 孝友堂张宅 清 干将路622号 居民 1983

  128 28 董氏义庄 清 纽家巷34号、大郎桥巷65号 平江客栈 1983

  129 28 王宅 清 纽家巷5号新一里 居民 1983 即凤池园遗址

  130 28 方宅 清 纽家巷33号 居民 1983

  131 28 真觉庵 清 钮家巷27号,东升里16、17、18号 居民 1983

  132 28 元和县城隍庙 清 萧家巷48号 居民、房管所仓库 1983 即阴元和堂

  133 28 陈宅 清 钮家巷8号 居民 1983

  134 28 艾步蟾故居 清 萧家巷15号 居民 2000 即饴德堂

  135 28 田宅 清 建新巷1、3号 民居 1983

  表3-2古井、牌坊一览表

  编号 古井名称 地 点

  34 青石老井 悬桥巷顾颉刚故居前(20号街坊)

  37 古井 东花桥巷与姑打鼓弄口(20号街坊)

  43 乾隆官井 东花桥巷与金刀桥巷口(20号街坊)

  23 仲英泉 天宫寺弄(20号街坊)

  18 如意泉 平江路丁香巷财神弄(21号街坊)

  20 福寿泉(双眼井) 仓街69号(21号街坊)

  22 万斛泉 平江路228号门口(21号街坊)

  24 盂形井 管家园(21号街坊)

  35 乾隆古井 大柳枝巷23号门口(21号街坊)

  16 留韵义井(双眼井) 仓街136号后门(22号街坊)

  21 百龄泉(双眼井) 仓街110号(22号街坊)

  65 元邑官井 仓街(22号街坊)

  17 仁德泉 濂溪坊(28号街坊)

  36 洙泗井 仓街与洙长巷口(29号街坊)

  2 陶高氏节孝坊 胡厢使巷(21号街坊)

  1 方申氏贞节坊 小柳枝巷(22号街坊)

  四、街区保护工作目标与要求

  平江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目标是:保护街区风貌,整治历史环境,延续历史文脉,重现街区价值。

  划分两级保护地带,确定不同的保护要求:

  4.1核心保护区

  核心保护区指街区内由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

  核心保护区范围:以平江路以及与之联系的河街为主的整体风貌完整的区域,主要包括平江路、胡厢使巷、丁香巷、大柳枝巷、大新桥巷、祝家园、悬桥巷、顾家花园、南石子巷、钮家巷的河街两侧,以及耦园、全晋会馆、卫道观前潘宅、卫道观等文物古迹相对集中区域。总用地47.4公顷。

  应严格保护历史形成的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保护构成历史风貌的各个要素(包括建筑、园林、庭院、街巷、河道、古井、树木等)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

  对保护区内文物古迹本身及其环境均要按文物保护法和苏州市关于古建筑保护修缮的有关规定进行保护。不允许随意改变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如需进行必要的修缮,应在专家的指导下按原样修复,“修旧如故”,“新旧有别”。修复工作要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周围建设控制地带内现有影响文物原有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必须拆除。

  历史建筑在保护其格局和风貌、治理外部环境的同时,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和使用质量。

(责任编辑:程海宏)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视频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