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博物馆:从生活新风尚到“精神刚需”

2023年05月19日 09:31    来源:文汇报    李婷

  截至目前,上海市已备案的博物馆达162座,约每1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昨天发布的上海市博物馆年报显示:在申城,逛博物馆正从生活新风尚逐步进阶到“精神刚需”。

  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强调了博物馆在赋能美好生活和推进社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这也是沪上博物馆正在努力的方向——通过探索以人为本的打开方式,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并与他们建立更多元、更广泛的文化链接,为各年龄段人群带来美好体验。

  曾经“高冷”的博物馆正在变得“触手可及”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上海,曾经“高冷”的博物馆正在变得“触手可及”。一个直观的标准是与观众之间的物理距离不断缩短。以昨天的国际博物馆日为例,沪上125家博物馆免费或半价开放,让人们近距离感受这座城市独具魅力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其中,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汽车博物馆、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等原本收费的场馆免费开放。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海电影博物馆、上海观复博物馆等半价开放。事实上,沪上有超过100座博物馆常年免费对外开放——只要市民游客愿意,天天都可以是国际博物馆日。

  不仅敞开展厅的大门,申城的博物馆还与市民游客共享公共空间。比如,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近期打开围栏,向公众开放东楼(原跑马总会大厦)和西楼(原跑马总会行政办公楼)之间的景观庭院,还在其间开出了一家别具风情的海派咖啡馆。“这个地方老灵额!以前如果不是来看展览,都进不来,现在围栏没有了,黄陂北路的门也打开了,进出方便自由。”虽然刚下过一阵雨,江阿姨还是和往常一样,带着89岁的母亲来到庭院内,点上一杯饮品,惬意地享受下午时光。江阿姨就住在隔壁的江阴路,自从这个人民广场“最美庭院”对外开放后,只要母亲精神尚可,她便会在午睡后带母亲先来这里坐坐,再到周边转转,走累了再回这里歇歇脚。

  “这是建筑群落90年来首次向公众不设限开放,它们是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最大展品。”馆长周群华表示,撤掉围栏,是希望市民游客在近距离阅读建筑中体验上海“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切身感受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这也是时代对博物馆提出的新要求——更主动地融入城市,嵌入社区。当天,该馆与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及试点5A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率先试点“博物馆向持证导游开放带团讲解”。这在上海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创新,意在推动文旅更深入的融合,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多维度、更多层次的博物馆体验。

  暖心故事背后,是博物馆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上海正在以‘上海大博物馆计划’为战略牵引,充分依托城市博物馆的资源优势,坚持文旅深度融合,对标卓越全球城市,全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博物馆之都’,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功能完备、体制完善的博物馆体系,更好赋能美好生活、点亮城市未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上海市文物局局长方世忠说。

  昨天举行的上海市“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最感人的一幕出现在“博物馆荣誉市民”故事分享和颁证环节。走上台的,有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到世博会博物馆累计提供志愿服务超过一万小时的胡行方,与上海玻璃博物馆共成长的父女张然、张梓萱,社区博物馆的沪语志愿讲解员——年近八旬的老陈,培育一批批中小学教师应用博物馆资源践行“大思政课”的华东师范大学中外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庄瑜。

  他们分享的故事,是博物馆与观众双向奔赴最生动、最温暖的注脚。从女儿张梓萱读幼儿园开始,张然每到假期就会带她来上海玻璃博物馆。“有人问为什么我们喜欢博物馆?理由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女儿心里埋下了对于美、对于想象力、对于一切人类所创造的美好的种子。在博物馆里,孩子们懂得要为梦想去不断努力、不断创造。”去年底,上海玻璃博物馆闭馆一周,父女俩各给馆长写去一封长信,对该馆的境况甚是关切。收到来信的那一刻,馆长张琳很是感动,并提笔写下回信。“观众真挚的来信,是对博物馆人最好的激励。”张琳透露,该馆将在全市率先践行元宇宙理念与技术的文博应用场景,形成与现实世界映射交互的虚拟世界,亦是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为观众创造“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探索体验。

  而上海玻璃博物馆所在的宝山区当天也启动了“博物馆感恩计划”,将坚持“反哺”理念,给予反复参观者、热忱的志愿者、博物馆建设者、馆藏捐赠者不同种类的感恩回馈,推动区域内近30家文博场馆走向“观众友好型”。

  业内人士指出,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一定是有温度的,能让更多人体会到归属感,这是博物馆的凝聚力所在。和时代同行、与城市共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及社会的团结包容,博物馆能做的还有很多。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成琪)

逛博物馆:从生活新风尚到“精神刚需”

2023-05-19 09:31 来源:文汇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