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科幻影视剧成为大众科普新方式

2023年03月10日 09:11    来源:河北日报   

  □曹 铮

  近段时间,国产科幻影视剧引发了一波观看热潮。先有春节档爆款影片《流浪地球2》在国内圈粉无数,该片海外上映后进入北美票房前十;再有电视剧《三体》引发追剧潮。科幻作品热映、热播,折射出的是中国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

  中国科幻影视剧发展走过波浪式起伏的历程,在2019年春节迎来前所未有的高潮。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成为2019年春节档票房冠军,内地票房46.86亿元,全球票房近7亿美元。有观点认为,2019年是中国硬核科幻电影元年,成功的示范作用逐渐彰显出来。据统计,当年立项的科幻题材院线电影和网络电影达到了280部之多。此后,叫好又叫座的科幻影视剧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其中包括今年春节档爆款影片《流浪地球2》和刚刚引发追剧热潮的电视剧《三体》。

  从政策层面看,近年来科幻电影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科幻电影发展。2020年,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十条政策措施,被业界称为“科幻十条”。2021年11月,国家电影局发布《“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扶持科幻电影创作生产,落实《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提高国产科幻电影创作水平。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引支持下,国产科幻电影发展迎来了春天。

  如今,科幻影视剧创作在国内有多“热”?除了电影《流浪地球2》热映、电视剧《三体》热播,近日各大平台开始发布科幻剧集片单,包括《三体II:黑暗森林》及其衍生剧《三体:大史》,还有《群星》《时间深渊》《元都》《完美之躯》《二进制》等众多科幻剧集将走进大众视线。其实,回溯国产科幻影视剧创作历程不难发现,“科幻热”始终存在,只不过前几年大众关注点在影视特效和视觉冲击上,现在则转为科幻思维方式的建立。

  以独特的方式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兴趣,国产科幻影视剧成为大众科普新方式。《流浪地球》上映后,氦闪、重核聚变发动机、引力弹弓等专业术语成为大众讨论的热词;电视剧《三体》和电影《流浪地球2》上映后,“月球爆炸”“太空电梯”等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让观众在剧情发展中理解科学,体现了科幻影视与科学传播融合发展的显著优势。因此,科学术语的使用对不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准不准,都需要科学家把关。电视剧《三体》创作团队曾历时3个多月采访天体物理、纳米技术、粒子对撞等领域的科学家,力求为电视剧作品的呈现提供更多科学依据。电影《流浪地球2》在前期开发阶段就成立了专业科学顾问团队,来自物理、天文、人工智能等领域的20余名专家深度参与剧本创作。严谨、科学的专业意见为科幻影视剧插上了科学的翅膀,让作品更加具有现实观照性,也使艺术创作的脚步走得更远更扎实。

  影视作品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时代变迁。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神似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世界上已知强度最高的“碳纳米管”也许有一天真的可以用来建造“太空电梯”;2045年,地球车站、空间驿站等都有望成为现实……电影《流浪地球2》上映后,中核集团等数十家央企展示颇具科幻感的研究成果,引发了众多网民惊呼:“原以为是科幻片,没想到是纪录片。”的确,科技的发展为科幻创作者驰骋的想象力提供了不竭动力。正如作家刘慈欣所言,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是中国科幻存在和发展的土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成琪 )

国产科幻影视剧成为大众科普新方式

2023-03-10 09:11 来源:河北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