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工坊成乡村振兴点睛之笔

2023年02月10日 10:03    来源:福建日报    樊树林

  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近日公布了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一批工作成效突出、社会效果良好、人民群众认可度高的非遗工坊案例入选,呈现出新时代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厚重悠久的文化积淀,是国家和民族珍贵的历史记忆和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的历史演变和文明演化中,非遗更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我国是一个农耕文明历史悠久的国家,广大乡村自然是非遗活态传承的主要阵地,让非遗赋能乡村振兴也是当下的一个重要路径。

  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开展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支持各地依托本地区富有特色、具备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的非遗资源。几年来累计建设了2500余家非遗工坊,其中1400余家位于脱贫地区,覆盖了450余个脱贫县和8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公布的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涉及纺染织绣、食品制作、雕刻塑造等多类非遗项目,体现了各地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成效,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价值。

  《“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提出,加大对脱贫地区的非遗保护支持力度,以非遗工坊建设为抓手,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让更多植根于乡村沃土的非遗项目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曾经的芳华,需要各地认真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做好更多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期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以非遗工坊为代表的传统工艺,不仅是活态的文化传承,也是乡村振兴的点睛之笔。各地各部门不妨以非遗工坊建设为突破口,将非遗传承和利用纳入乡村振兴的整体规划,并在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以调动更多非遗传承人的内生动力。同时,各地以非遗工坊建设为契机,整合区域内文化专家、高等院所等社会资源,为非遗的“活在当下”“火在当下”出谋献策,在产品设计和营销上推陈出新。

  在乡愁成为时下一种共情的文化情绪背景下,各地和各部门需要以非遗工坊为着力点,因地制宜培养出更多的非遗旅游体验基地,规划建设出一批非遗街区等项目,并将其纳入研学游学的路线。目前,乡村题材的短视频和直播等备受推崇,各地更应该让非遗人物走上前台,用他们的“身体力行”讲好非遗故事,让更多非遗在时代春风里见人见物见精神。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成琪 )

让非遗工坊成乡村振兴点睛之笔

2023-02-10 10:03 来源:福建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