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考古”来了 想去三星堆发掘文物吗

2022年04月28日 07:29    来源:广州日报    肖欢欢

  你能想象如果有一天自己到殷墟、三星堆的遗址坑里清理文物是什么感觉吗?近年来,公众对考古的热情持续高涨,《中国考古大会》《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文物节目吸粉无数,“考古盲盒”火遍全国,去年三星堆更是成为国内考古界“顶流”。如今不少热爱考古的年轻人直接报名成为公众考古志愿者,近距离走进考古现场,认土层、分器物、清墓葬,沉浸式体验考古乐趣,原本深藏在“象牙塔”里的考古与公众的距离正越来越近。

  广东省考古科研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广东省在公众考古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的很多重大考古项目都有作为“外行”的普通公众参与。公众考古,正让越来越多公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除署名外)

  公众考古“不缺人” 志愿者要经过三轮笔试

  “我想到公众考古会火,但没想到会这么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唐际根是国内公众考古的早期践行者。每年都有上百名公众考古志愿者跟着唐际根忙碌在考古现场。“从来不怕找不到人。每次发布招募消息,基本上两天就报满了。”唐际根说。

  2017年,唐际根南下深圳,成为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席教授。作为该校文化遗产中心负责人,他在这里找到了践行公众考古的新沃土。过去几年,唐际根的考古发掘都不设围墙,公众可以到现场参观。“我们的考古必须让公众知道。”

  最近一个月,唐际根一直在汕尾捷胜镇的沙坑遗址忙碌着。“唐老师,麻烦看看这个是陶片还是石片?”中午时分他也不休息,手机响个不停,不时有项目组的学员从考古现场发来照片让他“鉴定”。

  唐际根介绍,汕尾沙坑文化被公认为是与仰韶文化同期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20世纪30年代,沙坑遗址便引起外国考古学者的关注:1934年,意大利籍传教士麦兆良在汕尾海边捡到几片陶片,引起考古界的注意,这一发现被命名为“沙坑文化”。从去年开始,唐际根与广东省考古研究院共同组建了汕尾沙坑遗址考古队。他同样主张在保护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公众参与其中。

  当然,想要成为唐际根团队的志愿者,需要通过他的三轮笔试,而通过考试后还要参加培训。“既要保护公众参与热情,更要保证考古质量。”当他发出即将招募50名考古志愿者的“英雄帖”后,有意向的至少有500人。“公众对考古的热情真的太高了。”

  据介绍,沙坑遗址的考古资料主要包括距今7000年~6000年以及距今4000年以来两大阶段,而其中距今6000年~4000年之间的还没有找到。这件事至今困扰着唐际根,当中会否有其他重要历史信息呢?让唐际根欣慰的是,他发现沙坑遗址内的古陶片,与岭南地区的史前文化有密切关系。去年他研究深圳下角山遗址出土的咸头岭文化(距今7000年~6000年间的一支古文化)时,率领科研团队成功从发现的陶片中提取出动植物混合残留,其中部分可确定为反刍类动物油脂,并发现有蜂蜡。“这是史前广东沿海居民饮食生活的重要证据。”唐际根说。

  6000年前岭南人吃啥用啥 “要和公众一起探究清楚”

  让唐际根和志愿者们感到惊喜的是,他们在这次考古中还发现了1件6000多年前的古怪石器,这件石器是团队中的学员钟雯发现的。

  研究后发现,这件石器实际是6000多年前的一件用来做衣服的石拍。据介绍,6000多年前汕尾、深圳一带的居民还处在穿“树皮布”的阶段,而这件石器便是那时制作树皮布的物证。“树皮布在史前深圳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来让位于纺织布”。唐际根说,南方科技大学所在的屋背岭遗址是3000多年前的遗址,这里便出土了纺轮,而纺织布取代树皮布的时间大致在5000多年前。

  唐际根说,沙坑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一部分,他想通过这个遗址,和公众一起搞清楚距今6000年到3000年的岭南人吃什么饭、喝什么汤,用什么器物。他将这一任务作为论文题目,指导博士生专门研究。

  唐际根指出,沙坑古遗址极为重要,是研究我国华南沿海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料。并且,沙坑遗址的文物标本中,折沿绳纹釜数量极大,或反映3000年前汕尾一带的本土文化已经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这表明在商朝晚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也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对于理解我国古文化“多元一体”具有重要意义。

  将工人、学生带到现场 零距离接触商王朝

  2009年6月12日,一场特殊的课程——“埋藏在地下的商王朝”公众考古活动在河南安阳举行。来自河南、北京、上海等地的工人、学生、企业家到达安阳,实地观摩一座大型商代贵族墓的发掘。那次活动的发起人正是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的唐际根。

  这次轰动全国的考古活动源于2009年5月,作为研究商王朝的权威学者,唐际根受邀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进行了一次考古讲座。讲座结束时,他向大家透露,自己正在河南安阳发掘古墓,这个墓葬很有可能是商代贵族墓葬,“如果大家感兴趣,下个月可以前往现场观摩。”没想到这句话一下子点燃了听众的热情。唐际根和助手随后接到众多国内考古爱好者的电话,在征得河南省文物局同意和支持后,唐际根对报名者进行了筛选,让具有一定考古或历史知识基础的公众参加活动。

  至今,唐际根仍对当时的盛况记忆犹新。为增加活动趣味性,他还专门从重庆酉阳请来两名土家族艺术家。当天晚宴上,这两位民间高手拿着从殷墟摘下来的两片树叶,以叶为笛,吹起了一曲《木叶情歌》。“木叶”是“牧野”的谐音,而“牧野”正是当年武王伐商的战场。两个看似无关的概念,让现场顿时活跃下来。“大家在3000年前我们祖先生活的地方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听着现代的土家情歌,体味古时的‘悠悠我思’,那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

  唐际根表示:“考古曾经是比较封闭的小圈子。那一次我们把只有少数专家才能接触到的考古现场向公众开放,效果出奇的好。”数年后,公众考古迅速火热了起来,很多文博单位也都设置了公众考古研究中心。

  下探方、刮地层、挖灰坑 为金银器“洗澡”做标记

  宋欣是众多公众考古“发烧友”之一,如今在深圳的她已经先后在三星堆遗址、殷墟遗址、良渚古城遗址、四川眉山市江口沉银遗址等多个考古项目中当过志愿者。宋欣大学学的是测绘专业,她有不错的绘图和摄影功底,对考古兴趣浓厚。早在上大学时,只要国内的考古研究所招募志愿者,她经常会报名。如今她是一名自由职业者,这让她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各种文物考古项目。

  过去几年,下探方、刮地层、挖灰坑,宋欣在国内的几个考古现场都过足了瘾。她告诉记者,很多人觉得考古很神秘,公众考古则让考古“走出深闺”。

  2020年,宋欣听说江口沉银遗址有大量金元宝,经过严格筛选,她成为一名志愿者。不过她并没有跟船下水“捞宝”,做得更多的是文物拍照、编号包装、登记入库等工作,此外还要进行银器的清洗、脱盐、干燥以及封装入库。

  当时是夏天,很多工作是在户外一个竹棚里进行的,宋欣每天要干8小时。她至今还记得刚到发掘现场时的震撼:大大小小的金元宝、金册、银锭、金首饰、银块等堆积如山,有时一天下来就能清理出三百多件金银器,但这些文物长期浸泡于水底以及遭受泥沙冲击,大部分表面都被严重锈蚀,看起来锈迹斑斑。比如长得黑魆魆的“铁块”一样的东西竟是银锭,让她感到很惊讶。

  宋欣首先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每件文物制作标签,以银锭为例,要注明编号、名称、发现地、经纬度、深度,如果有铭文的话还要备注好铭文信息,包括工匠名称,然后用蒸馏水清洗,去离子水浸泡脱盐,再烘干、封装、入库。“最大的银锭有50两,还有其他各类金银财宝,每天我都要清理各种古钱币。”

  宋欣表示,当时看到从水中捞出的银锭,她和其他志愿者都很兴奋,但带队老师反倒对一段破损的黑色木头更在意。这段黑色木头中间是空的,塞进了许多银子。当时带队老师兴奋地高喊“找到了”,原来这种木头叫“木鞘”,是转运金银的工具。“在外人看来,金银珠宝很珍贵,但在考古学者眼中,一块瓦片、一段木片、一块动物骨骼,价值可能都远大于金银。”

  一趴就是四五个小时 在三星堆泥土中发现丝织物

  最让宋欣感到自豪的是,她得以近距离接触三星堆。2021年,唐际根曾先后多次前往三星堆遗址进行现场科研交流,每次都有多名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志愿者跟随他前往;而三星堆也多次面向社会招募公众考古志愿者。宋欣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宋欣介绍,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被装在像玻璃舱一样的“考古舱”里,这是为了确保里面恒温恒湿。为了防止考古队员的头发、皮屑等东西掉落并污染文物和样品,考古队员也要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手套,防止外来的细菌破坏出土文物。

  不过这可是个体力活。为了保护文物,一到文物层,发掘队员们都得蹲着或者趴在“考古舱”里的升降机上工作,必须用铲子、刷子等慢慢清理,往往一趴就是四五个小时。几个小时下来,手和脚都会发麻。

  宋欣说,在发掘过程中,哪怕是泥土都要小心翼翼地观察。所有铲出来的泥土都要按网格分布,这样理论上所有挖掘出来的泥土都还能回填回去。

  为啥连挖出来的土都当宝贝?因为青铜器这类无机物能在埋藏条件下保存,可纺织品、木器、竹器等有机物在土里埋藏时间长了就会“消失”在泥土里。只有对坑里的填土采样进行残留物检测,才能对深埋其中的纺织物纤维残留、木纤维残留等进行研究。果然,在对泥土的检测中,宋欣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一个比头发丝还细的丝织物。经过鉴定,这是一个面积极小的丝织物痕迹。那一刻,宋欣欣喜若狂。“那感觉比吃了顿大餐还舒畅。”

  一根竹签挖出远古石拍 考古“小白”:最重要沉得住气

  和宋欣一样的“考古粉丝”在深圳、广州有很多。今年25岁的钟雯原本学习的是工业设计,但她对文物考古非常感兴趣,于是就报名成了一名公众考古学员。此前,一块原本沉睡在深圳宝安西乡三围村后山一个小山坡中的远古石拍,被钟雯用一支小小的竹签挖了出来。

  原来,2016年在建设深中通道的基建过程中,一些陶片被发现,一同出土的还有深圳远古人类的其他文物,随后下角山陶器坑开始抢救性发掘。当时在现场有很多陶瓷碎片,没有完整的器物,那时的钟雯还是一个完全没有考古知识的“小白”,在南方科技大学老师的指导下,她开始研究陶器的叠压关系,包括通过纹饰来判断年代。“理工科的老师拿了我们的陶片去做碳14测年,结果和我们从类型学上的分析相一致,这些陶片来自6000多年前。”此外,现场还发现了很多陶釜和动物肉类片段。钟雯在老师的帮助下大胆推测:这可能是一个祭祀行为片段。“有点像今天的祭海仪式,渔民出海打鱼之前要先举行一个仪式,祈祷平安。”

  而当时,这块“怪石”就沉睡在浮土下面15厘米处,好像等着钟雯来发掘一样。钟雯回忆,当天下午她用小竹签慢慢往下挖,感到有一个坚硬的东西。她用手扒开泥土,竟然看到一块黑色的瓦块状石器。一开始她还有些疑惑:这件石器这么规整,会是古代的吗?她赶忙拍照发给老师。“石器上有很多条纹,条纹大约有2毫米深,里面可以塞进一根火柴。”

  经研究发现,这是6000多年前古人用来制作树皮布的工具——石拍。“当时就是用它来提取植物纤维做衣服的。”钟雯兴奋地说。而这也是钟雯从事公众考古以来的最大收获,一整天她都欣喜万分,当天晚上她还给自己加了个鸡腿作为奖励。

  作为钟雯的指导老师,唐际根习惯琢磨发掘出来的文物以找灵感。 “你们去找一棵构树,把树皮泡软,然后做一块类似的带条纹的石头去尝试砸一下,体验一下古人用石器处理树皮纤维制作树皮衣服的过程。”没想到学员们在老师布置的这个体验任务过程中,逐渐对商代服饰产生了很大兴趣。“我们从甲骨文、出土文物等方面搜集的信息,发现6000多年前的商朝服饰非常有特色,将来肯定会把大家‘惊艳’到。”钟雯自信地说。

  钟雯坦言,作为考古“小白”,一开始自己在文物发掘现场总想着能不能发现青铜器、玉器这类值钱的东西,但没想到,一块石拍、几片陶片都能讲出这么有意义的故事,竟能揭示出6000多年前的生活信息。从那之后,她对考古有了全新的认知。

  参与公众考古3年时间,国内不少重要考古项目钟雯都已经参与其中,像殷墟遗址考古、三星堆遗址考古现场都有她的身影。她回忆,像如何使用“洛阳铲”,如何辨识探方内土质分层,她都是一点一滴慢慢学习。如今她逐渐开始“懂行”,比如在土坑内发掘,文物每提取一层都要再进行一次全方位信息采集,确保文物出土时的状态得到保持。

  这些年,钟雯也明显感觉到公众对考古的“火爆”热情。她说,实际上,公众考古志愿者不用担心自己的考古知识储备不够。加入考古志愿者团队后,考古机构会组织相关知识的基础培训。最主要的是,参与公众考古要“沉得住气”。“有时一连好多天都是挖土。如果沉不住气可能会崩溃。”她笑着说。

  广东公众考古走在前列 把文化发展成果与民众共享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勇表示,广东在公众考古方面走在前列。“考古工作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提升民众的鉴赏能力和文物保护意识,让更多外行见识考古人是怎么工作的,这很有必要。”他说,最近两年,广东省在文物考古中高度重视公众考古,大家熟知的南海I号考古项目,也是没有设置围墙的,只要公众感兴趣都可以观摩。

  崔勇表示,公众考古旨在让社会各界能够真正地了解考古、走进考古,进而推动考古成果全民共享,带动公众共同保护珍贵文物、弘扬传统文化。这些年广东公众考古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还增加中小学生作为考古志愿者招募人群,扩大社会参与度,提升考古影响力。以田野考古为例,可以亲身体验下探方、认土层、分器物、写标签、学画图、清墓葬,还包括考古钻探、室内资料整理、文物修复等流程,让民众沉浸式体验考古乐趣。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易西兵也告诉记者,广州在公众考古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我们始终坚持,考古不能躲在象牙塔里,要通过公众参与,把文化发展成果与民众共享。”

  易西兵介绍,广州这些年一直在积极推动公众考古。“第一,考古成果及时发布和展示,利用博物馆平台把每一年的考古新发现做成展览,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第二,开展考古研学,让公众走进考古现场,感受考古人的风餐露宿和工作过程,感觉古遗址、古墓葬、古器物承载的历史信息;第三,利用博物馆开展公众考古体验探索营,招募中、小学生和父母一起看一个展览、听一次讲座、做一次研学,反响非常热烈。”

  易西兵表示,这些年广州先后发掘增城金兰寺、陂头岭等重要考古遗址,新发掘的南石头监狱是广州重要的红色革命史迹。今年年内,广州也将有多项公众考古项目推出。南石头监狱遗址也将作为公众考古项目加强对公众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博物馆,我们的考古工地现场也是公众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课堂。”易西兵说,广州有深厚的文博资源,在公众考古方面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杨秀峰 )

“公众考古”来了 想去三星堆发掘文物吗

2022-04-28 07:29 来源:广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