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田园诗词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芒

2021年12月21日 09: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黄 卫

  千百年来,田园诗词中所描述的小桥、流水、人家以及湖光山色,无不让世人向往。以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等为代表的田园诗人所创作的田园诗词,传诵千古,经久不衰,成为中华文化之瑰宝。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笔者认为,在乡村振兴的宏图大业中,推广普及田园诗词,是重塑乡村精神家园的一项铸魂之举,有着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

  耕读文化和农耕文明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无论是隐居还是出仕,都不忘教育后代,不忘农业,不忘农村,不忘根本。农业在各行各业中一直处于最受尊重的位置。

  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浅显易懂,却道尽了农民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实为孩童知农的启蒙篇。在笔者所在的国家农业图书馆农业科普实践中,我们以田园诗词里的传统农业为题材,以田园诗赛、科普小课堂、微电影、沙画表演等各种形式,让北京市的中小学生走进传统农业,这样的活动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在科普课堂上,他们或临摹或想象,把耕牛、农田、庄稼和农舍等田园诗词中的事物和景象,绘成图画,做成文创,写成小诗。虽然城市的孩子们不可能去从事农业耕作,但是通过学习和诵读田园诗词,孩子们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知农、爱农甚至学农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业从业者的事情,而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广泛参与,这样才能形成民族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广普及田园诗词,可以让更多的人感知农业之艰、乡村之美和丰收之乐,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农业文明,树立强大的民族自信,从而自发自觉地投入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奉献每个人的智慧与力量。

  有助于传承我国古代

  农业生产技术和生态文明

  我国的农业典籍《御制耕织图》中有清代康熙皇帝撰写的23首田园诗,其中一首描写水稻初秧:“一年农事在春深,无限田家望岁心。最爱清和天气好,绿畴千顷露秧针。”康熙皇帝的田园诗写景叙事,既有艺术价值又有科学价值,对于普及农业耕作技术起了很大作用。

  除了种植业以外,田园诗词中也涉及很多畜禽养殖和生态农业题材。如王安石在《后元丰行》中有“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的美妙描写,反映了种养业结合的丰富品类。清代阮元在《吴兴杂诗》中用“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样唯美的诗句,将湖州水乡灵动的自然风光和粮经共栖的层状生态农业景观展示给读者。

  这种多种经营种养结合、因地制宜的生态构建,放在建设生态农业的今天,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吸收借鉴的。

  有助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田园诗词可以为地方特色农业产品增添文化赋值。比如,酒是很多地方农业特色产业中的支柱产业,自古以来,诗与酒就是密不可分的,曹操的《短歌行》中流传最广的名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给予了杜康酒价值连城的文化赋值;杜牧《清明》中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让人们记住了杏花村,也记住了“杏花村酒”。

  再如苏东坡的《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宣传惠州的枇杷、杨梅和荔枝呢?

  千百年来,诗人们不吝笔墨赞美祖国各地的特产美食,他们留下的海量田园诗词,值得各地去挖掘与开发,诗人是特产最好的代言人,美好的诗句就是最好的宣传词和广告语。

  有助于建设

  寄托乡愁的情感乡村

  在乡村的村舍改造中,大拆大建的现象屡见不鲜,或者按照一张图纸千篇一律,或者是自发建设千姿百态,而新建起来的村庄往往“不土不洋,非中非西”,尤其是曾经出现在田园诗词里的名镇名村,因为建设者缺乏对田园诗词文化的充分了解,导致本来流传千百年的文化品牌价值,不但没有得到传承和发扬,反而被白白毁掉,丧失了本来可以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令人非常惋惜。

  为了尽量减少此类悲剧的重现,更需要推广普及田园诗词,由于田园诗词依附于自然生态、田园生产以及乡村栖居空间,本身就是乡愁情感之“意”与景观物象之“象”交融的产物。

  乡村振兴中的乡居建设,应该重视人与乡土、人与栖居环境之间的联系,关注乡村文脉传承、乡土记忆延续和土地归属感承载,促进并引导不同地域田园乡愁景观特征的挖掘、传承与表达,以“立象尽意”“以物载情”等表达方式,通过唤醒人的精神情感,实现认知主体审美与移情的完美转换,从而建成寄托乡愁情感的生态宜居的乡村类型。

  有助于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笔者认为,吸引人们来到乡村旅游的根本原因,除了乡村的美景、美食之外,更重要的是一种乡村田园的生活方式,而能够领悟和表达这种生活方式的最佳载体,就是田园诗词,是诗词赋予了乡村田园灵魂。乡村文化旅游建设如果从田园诗词文化中汲取素材、灵感和创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诗人的视角往往是独特的。在常人看来并不出奇的景物,通过诗人的诗句,能够赋予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其中散发的农耕文化和衍生的民俗文化构成了它的特定审美对象,最典型的佳作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首词情景交融,把田园丰收的美好、乡村之夜的宁静闲适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陶醉。

  乡村文化旅游建设,可以整理、提炼田园诗词中蕴含的农业文化意涵,因地制宜转化成为乡村文化振兴中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本,通过场景再现、舞台展演、情景体验等方式,将这些文化资本打造成为带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以满足人们对山水田园的审美需求和亲近自然、追忆乡情的情感需求,从而形成丰富的旅游价值。

  综上所述,田园诗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隐含着很大的经济价值,是连接城市与乡村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看似“无用之学”,实则是一种化平淡为神奇的强大力量。受笔者专业和视野所限,本文并不能提出更多的具体实施措施,只是从宏观层面的意义上尝试论述一二,期待更多的学者、诗人以及诗词爱好者,推荐选编优秀的古典田园诗词并提出推广普及方案,供各级地方政府决策参考。此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还应该鼓励当代诗人,不断创作符合时代特色的田园诗词和现代诗歌,讴歌新时代的乡村,为田园诗词的发展注入清流活水,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让田园诗词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芒

2021-12-21 09: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