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三方观察丨如何擦亮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

2021年12月14日 13: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1982年,我国正式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如今,这一制度即将迎来“不惑之年”。在发展与保护的尺度把握上,面对原住居民流失、过度商业化、业态同质化等现实问题,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特色之路。总结近40年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结合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任务,或将为今后更好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一些思考。

  科技赋能

  擦亮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

  文物保护,某种程度就是与时间赛跑。不断提高文物的科技水平,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9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多种形式应急力量建设,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提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历史地段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10月上旬,山西、河南突发严重汛情。据有关统计,山西共有1783处文物不同程度受损,有的文物建筑屋顶漏雨、墙体开裂,有的地基出现了坍塌等。对此,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专门强调,国家文物局在“十四五”期间将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在防灾方面的应用,找到文物防灾的“密码”。

  而另一方面,如今科技早已成为文物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手段。从数字敦煌到数字故宫,伴随各数字博物馆的纷纷上线,线上文物库不断扩容,历史文化名城数字化升级方兴未艾。

  在彩云之南,近年来,丽江相继建成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智慧消防系统等,完成丽江古城内141个保护院落的3D扫描信息采集项目,建设东巴古籍文献与语言文化数据库、东巴文化影像数据库、白沙细乐等非遗项目文字、音像数据库,对遗产要素进行科学监测和数字化保护。

  细化立法规范

  让古城保护再上一层楼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38座城市入选,其中江苏省共有13座城市跻身其中,入选城市数在各省份中位居首位。2016年1月,江苏的13个省辖市(设区的市)全部获得“地方立法权”。为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江苏拥有地方立法权的各地级市结合各自实际情况,纷纷出台相关的地方立法,明确并规范名城保护的内容、措施及法律责任,致力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保护和传承。

  可以说,为古城保护立法,不仅行之有效,同样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事实上,自2010年起,扬州市先后出台颁布了《扬州市扬州古城保护管理办法》《扬州古城保护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律法规,同时,为激发广大市民保护古城的热情,还将每年9月26日确定为“扬州古城保护日”。

  在苏州,为保护苏州两千余年古城墙,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积极推动古城墙保护条例立法 ,最终《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在2018年3月1日正式实施。正如业内人士表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既需要搭建好“四梁八柱”,更需要下足“绣花功夫”,越是点滴呵护,越能都折射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有温度的微更新

  留形、留神更要留人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并不是简单的物质空间的保护,其核心是要关注到老城里面的居民的生活。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吕晓宁表示,多年来,南京一直致力于探索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路径,力求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在今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南京等地入选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名单。在南京,小西湖街区是南京为数不多比较完整保留明清风貌特征的居住型街区之一。此前这里大部分建筑年久失修,成为棚户区,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心怀难言的尴尬。2019年,南京启动小西湖历史风貌区建设,并作为老城保护更新重点示范项目,积极探索“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微更新”模式。如今,小西湖片区已从昔日的老旧棚户区“变身”为潮流打卡地,成为城市更新最生动的写照。

  同样,走在姑苏古城,亦可处处感受原汁原味的苏式生活。“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近年来,姑苏区在古城保护、城市更新中,注重将保护与民生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古城区众多载体的建设改造,在提升环境、优化布局、调整业态的同时,注重文化传承,贴民心、接地气,满足市民生活需求。

  呵护文化生态

  让文化基因绵延流长

  伴随我国城市步入存量更新、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在兼顾文化本真、产业兴旺、生态和谐的同时,注重文脉传承的可持续性、民俗风貌上的协调性、业态融合上的系统性。

  在泉州,古城生机勃发,这里不仅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家园,同样也是老年人的寻根之地。在泉州市古城办相关工作人员看来,古城内的文物古迹、特色民居、街巷格局、古树名木、民间艺术得到完整的保护。即便是在城市现代化潮流冲击之下,泉州古城仍然完好保留老习俗、老字号、老街巷、老手艺,守住乡愁记忆,吸引八方来客。

  不过,近年来,也不时有部分历史文化名城因保护失范行为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通报批评。如2020年10月,为切实加强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坚决治理滥建巨型雕像等“文化地标”现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批评湖北省荆州市巨型关公雕像项目和贵州省独山县水司楼项目。

  今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准确评估名城保护工作情况等。这将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顶层设计。

  从1982年到即将来临的2022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正一步步迈向“成熟期”。坚持以人为本的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念和实践在不断与时俱进。风物长宜放眼量,随着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持续构建,相信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也将“更上一层楼”。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文旅三方观察丨如何擦亮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

2021-12-14 13:2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