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韩真:作品如珍宝,不愿被拆解消费

2020年09月27日 08:44    来源:华西都市报   

  原标题:舞剧《花木兰》编导韩真:作品如珍宝,不愿被拆解消费

  记者荀超李雨心青年人的责任是什么?作为近年声名鹊起的青年舞蹈编导,韩真以舞叙事、以舞宣情,通过《花木兰》《杜甫》《永不消逝的电波》等舞剧作品,诠释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9月16日至18日,由韩真、周莉亚执导的舞剧《花木兰》在成都城市音乐厅连演三场,备受观众喜爱。在该剧演出期间,韩真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独家专访时说:“我们把作品视如珍宝,当观众珍视它时,你会觉得找到了很多知音,这是非常良性的状态。”

  沉迷东方故事 《花木兰》圆儿时“英雄梦”

  花木兰的事迹家喻户晓,由韩真、周莉亚编导的舞剧《花木兰》,吸收了中国传统舞蹈刚柔并重的特色,以现代编曲手法重新整理中国传统民间曲调,再现了“花木兰”这一传诵千年的传奇故事,首演至今广受好评。

  在韩真和周莉亚看来,舞台上每个女性形象,都是独一无二的。“排《花木兰》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去选择,如何给花木兰这个人物去开发肢体语言。要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既能表现出她的柔美,又能表现出她的英雄气概。”

  经过数月的排练,一位“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木兰逐渐成型,她化身活泼、血肉饱满的人物,为观众展现了美丽少女成长为巾帼英雄的坎坷历程。

  舞台上,圆月、圆铜镜、圆桌、圆转台等“圆”场景的应用,美轮美奂,让人沉醉其中。韩真解释:“中国人对圆是有执念的。圆月,是一种和平、一种向往;圆铜镜象征美满的爱情,花好月圆,温暖、和谐、幸福。我们希望用圆去冲破战争背景的主题,去表达内心对于和平的一种愿景。”

  韩真超级热爱古典文化,她从小就喜欢看中国古典书籍、武侠小说等,常被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故事吸引,幻想仗剑走天涯。长大后遇到《花木兰》时,她强烈希望能将其呈现在舞台上,通过作品实现自己的英雄梦,进而获得内心的自我升华。

  坚持纯粹的舞蹈 不愿作品被随意拆解消费

  今年6月某台晚会上,舞蹈《芒种》引发热议,然而很快,网友就发现这段舞蹈从服饰、动作到编排,都与舞剧《杜甫》中的华彩段落《丽人行》“神同步”,只是明星成为主角,配乐变成了网红“神曲”。

  此次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韩真再次就此事进行了回应:“一个作品火了被模仿,能给大家的生活增添一点色彩是好事情。但模仿之外,还有一个概念,叫‘随意拆解解读’,而且是在没有维护创作者权益的情况下,随意替换音乐拆解动作,但用的所有内容又全是你的创作内容,这跟模仿是有区别的。”

  “作品就是作品,它有署名权,它有著作权,它有具体的改编规则,你不能随意地拆解。像《丽人行》这样的作品,作曲家在音乐的斟酌上是用了很大的功夫去揣摩之后,才创作出了令人共情的作曲。不是随便换一首在某站很火的曲子,就可以随意更换、代替的。”韩真说。

  把主角换成明星会为舞剧带来更多良性关注?韩真并不认可。“如果希望借明星的力,我有大量邀约可以给明星排练。但网友看热搜也会发现,为什么话题不是“某某《芒种》”,而是“某某《丽人行》”?可见是谁在消费,在消费什么?我们只是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消费。”

  韩真以登上今年央视春晚上的舞蹈《晨光曲》为例,“央视春晚一向分秒必争,但可以给我们5分半钟去完成一个纯舞蹈作品,这说明艺术整体、完整传达是可能的。我希望更多的平台可以看到真正的舞蹈作品,你去完整地呈现,它会是非常有魅力的,不见得一定要嫁接、打破、重组。”

  创作与时代裹挟 期待文艺作品百花齐发

  在韩真看来,每个时期的作品都值得关注,每个创作者的作品,都有其时代的印记。“文艺一定要百花齐放,我特别希望每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有的舞蹈作品,观众可能看不太懂,但其抽象艺术值得好好欣赏。舞剧的未来会有更多分支,但前提一定是让更多观众关注到这个舞台。”

  韩真和周莉亚在创作的时候,给自己做了一个设定:做老百姓家喻户晓的故事。她们早前也曾希望将舞剧编得更高冷一些、意识流一点,“但这就可能要牺牲掉一部分观众。我们需要把剧场的大门打得更开一点,先让普通的观众走进来,慢慢走进舞蹈这门艺术。”

  可喜的是,这两年随着写实主义题材作品的增多,舞剧的制作精良度越来越高,舞剧观众也越来越多了。“从《花木兰》和《永不消失的电波》,我能感觉到一票难求,这是非常可喜的。”韩真笑言,“当市场、文化的气息被慢慢培养起来,有更多观众感受到舞剧魅力的时候,舞蹈的发展进程自然而然会达到多种类型的角度和阶段。”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江涛 )

编剧韩真:作品如珍宝,不愿被拆解消费

2020-09-27 08:44 来源:华西都市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