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万峰:五大工程推动青海河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020年09月16日 09:55    来源:光明网    朱万峰

  作者:北京九鼎辉煌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 朱万峰

  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其中,“河湟文化”片区涵盖甘青两省交接的黄河流域,本文特指黄河、湟水流域以及大通河(湟水的支流)之间的“三河间地区”,主要是指青海的河湟地区,覆盖18个县、区,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及兰西城市群建设大背景下,青海作为黄河源头区域,河湟文化作为黄河文明体系中四大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类型之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河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良好契机

  (一)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保护好青藏高原的生态,就应该加强河湟地区的生态保护,因为河湟地区是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关键地区。

  (二)“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河湟文化”对外交流

  “一带一路”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西部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青海省委提出把青海打造成“一带一路”的战略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的战略构想,推动青海省全面融入“一带一路”体系建设。丝绸之路的南线穿越河湟地区,这一段被称为“高原丝绸之路”,又叫“青海道”。所以,“河湟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要与青海省“一带一路”布局一致,让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三)“国家公园省”建设促进“河湟文化”挖掘研究

  青海拥有以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果洛)以及藏族文化(玉树)三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故而提出“国家公园省”建设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湖国家公园、昆仑山国家公园”,以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的规划与实施,这对目前我们研究“河湟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使命,包括如何重新认识与发展沿黄地区,特别是“河湟文化”区域资源发掘,正确把握好“河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突出国家公园示范省的引领作用;如何融入“三区三州”旅游扶贫等,科学统筹走“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全域旅游”发展之路,努力实现“文化名省”“旅游名省”目标,等等。

  (四)兰西城市群建设带来“河湟区域”发展契机

  “河湟文化”区域泛指甘青两省交接的黄河流域,西宁市和兰州市是黄河流域内的重要支撑城市,兰西城市群是支撑国土和生态安全格局、维护西北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城市群,其建设是我国立足西北内陆,面向中亚西亚的重要举措。随着兰西城市群建设逐步深化,区域内经济社会将得到持续发展,文化传播与交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将有效提升,同时也为区域内特别是西宁——海东都市群体系下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提供良好的契机。

  二、河湟文化资源丰富、特质鲜明

  (一)具有“过渡地带”的典型地理空间

  河湟地区被费孝通称为“中原同青藏高原的流通孔道”。这里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我国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内陆区三大地理区的交汇地带,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也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地带,历史上羌藏民族与中原汉族生产生活的地理边界与文化边界。因而,河湟地区具有典型的过渡地带、交汇地带的地理空间特征。

  (二)突出“一脉相通”的黄河文明形态

  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河湟文化是黄河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作为早期黄河流域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早在新石器时代,河湟地区就出现了较为发达的原始文明,从马家窑文化到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河湟文化从史前社会一直延续至今,并与中原文化一脉相通,铸就了黄河流域文明的文化内核之一。

  (三)彰显“多元互融”的地域文化典型

  河湟地区是中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缩影,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一度是羌、鲜卑、吐蕃等古代先民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当今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居住生活的区域,其中土族、撒拉族自治县属全国唯一,使得这一地区成为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典型地区。因此,其文化隐性结构是以多元民族文化为载体的多元宗教文化,佛教(汉传、藏传)、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彼此影响,夯实了河湟地区多元民族宗教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根基。

  (四)占据“古道要冲”的门户交通地位

  河湟古道,交融天下。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根据湟水流域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存推测出:由祁连山南,沿湟水至青海湖,再经柴达木盆地至新疆,是一条主要的中西交通要道。先秦时期,羌人迁徙由白龙江、岷江流域经过河湟地区、环青海湖地区至葱岭的西行道路,这就是最著名的“羌中古道”。《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人中支系最大的西羌盟主无弋爰剑逃往“三河间”的道程是由渭河流域经洮河、大夏河,渡黄河到达湟水流域,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由内地通往河湟地区的羌中道的一段——“河湟道”。自古以河湟谷地为门户与焦点地区,从先秦时期的“羌中古道”,到魏晋南北朝的“吐谷浑道”,亦即丝绸之路“青海道”,再到唐代的“唐蕃古道”,元之后的“茶马古道”,直至如今的青藏公路、青藏铁路,青海道从河湟地区出发连接中原与西北,沟通东方与西方,在不同的时期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使命,是名副其实“道之冲”。

  (五)拥有“开创传承”的红色文化基因

  青海人民拥有不屈不挠的黄河精神,创造了青海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铸就了宝贵的红色精神财富。从西路军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两路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还有农垦精神、小高陵精神、尕布龙精神、治沙精神等。新时代,青海人民又肩负起守护“三江之源”、守护“中华水塔”的艰巨使命,踏上了新征程。

  三、做好河湟文化的保护传承这篇大文章

  要按照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有机融合的原则,以黄河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深入挖掘黄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打造黄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延续壮美黄河的千年神韵,使之成为新时代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一)河湟区域可以分为四类功能区

  根据河湟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整体布局、禀赋差异及周边人居环境、自然条件、配套设施等情况,可以分为4类主体功能区。一是管控保护区。文物保护范围、文化遗产区及新发现发掘文物遗存临时保护区,对文物本体及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二是主题展示区。包括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特色展示点3种形态。三是文旅融合区。主题展示区及周边利用文物和文化资源外溢辐射效应,建设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四是传统利用区。城乡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的传统生活生产区域,合理保存传统文化生态,适度发展文化旅游活动等。

  (二)青海黄河流域要推进实施五大重大工程

  要充分发挥地方党委和政府主体作用,系统推进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基础工程。

  1、保护传承工程

  实施黄河重大修缮保护项目。充分把握河湟文化遗产的活态特征;完善集中连片保护措施。消除过度人类活动等对河湟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利影响,严防不恰当开发;合理推进部分航段航运功能。科学配置和优化调度水资源,加强岸线保护,升级水利水运设施;增强文化遗产传承活力。分级分类建设河湟文化专题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等,形成特色突出、互为补充的综合展示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宣传教育。开展河湟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示活动,利用历史遗存、革命文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活动。

  2、研究发掘工程

  深化文化价值研究。加强河湟文化系统研究,展现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历史凝练的文化;强化精神内涵挖掘。结合新时代特点,传承并弘扬黄河文化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态度,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智慧;加强专题文艺创作。开展河湟舞台艺术和美术创作专题采风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讲好黄河故事,讲述黄河文明史,讲活河湟历史和当代故事,深化全社会对河湟文化的认知,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大力推动河湟文化走出去。

  3、环境配套工程

  主要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

  4、文旅融合工程

  科学规划精品线路。在河湟片区发展水上观光和滨水休闲游;推动产业聚集融合。

  5、数字再现工程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慧旅游建设,重点公共区域免费无线网络(WIFI)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全覆盖;打造永不落幕的“云上黄河”网上空间,加强数据信息共享交换。推进黄河“互联网+”建设,推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数据共享、开发利用。

  四、做好“河湟文化”旅游品牌,奏响黄河大合唱

  (一)利用“大河源头”文化标志,发展文化旅游

  黄河、长江和澜沧江都发源于青海三江源地区。所以,做好“大河源头”文化品牌,对研究河湟文化在黄河流域文明中的地位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举办“世界大河源头文化论坛”,成立“世界大河文化旅游联盟”(尼罗河、亚马逊河、长江、密西西比河、黄河、额尔齐斯河、澜沧江、刚果河、勒拿河、黑龙江等)。同时,做好河湟文化、河套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四大特色鲜明的黄河地域文化旅游的互动与交流。

  (二)利用多民族文化,做好旅游节庆及夜间经济

  河湟地区是整个黄河流域中少数民族分布最众多、文化最多样的一个地区,区域内共分布有7个民族自治县。这里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全国独有。河湟地区各个民族和文化汇聚融合,形成了以青海花儿、舞蹈、民歌、藏戏、回族宴席曲等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歌舞文化;以纳顿节、赛马会、那达慕、九曲黄河灯会为代表的民族民间节庆文化。应该有效利用当地特色文化,结合现代科技打造游客喜欢的夜间演艺及商业街区等。

  (三)利用丰富的文物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博物馆旅游

  由于青海省生态环境脆弱,黄河流域又是青藏高原珍贵野生动植物最为集中的分布区,也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基因库,不适合过度旅游开发。所以,大力发展不受季节限制的博物馆旅游也许是一条不错的路径。建议青海省打造“中国博物馆省”,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创“火”起来。高标准高水平提升乐都区河湟文化博物馆、民和县河湟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黄河水利博物馆、热贡唐卡博物馆、青绣博物馆、花儿博物馆、皮影戏博物馆,以及活化湟中农民画、湟中银铜器与鎏金技艺、西宁丝毛挂毯、西宁玻璃画、湟中民间彩绘泥塑技艺、西纳川铸钟技艺、面塑等。借助区域内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等,因地制宜开展河湟主题书画展、摄影展,开设河湟民俗文化活态体验馆,展现河湟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把河湟文化更好融入人民生活。

  (四)利用治水兴水护水乐水的水利文化资源,科学发展水利旅游

  青海被誉为我国水利资源的"富矿"地带和"黄金水道",自1976年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龙羊峡水电站开始建设之后,黄河上游(青海段)先后建成了李家峡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公伯峡水电站、积石峡水电站、班多水电站等5座大型梯级电站,包括龙羊峡水电站在内的6座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036万千瓦,同时沿黄河还建成了尼那、康杨、黄丰、苏只等若干座中小型水电站,随着大型梯级电站的建成,黄河干流上呈现出首尾相连的若干个高峡平湖的壮美景观。其中,龙羊峡水电站有“万里黄河第一坝”之称。故而,可以以龙羊峡为龙头,挖掘青海黄河水利文化,培育一批黄河水利文化风景区,打造黄河水利文化新地标,讲好青海黄河水利故事。

  (五)打造立体交通格局,积极发展自驾旅游

  青海省具备打造“中国自驾游第一省”的资源。因此要进一步积极完善沿黄公路交通体系建设,选择合适区段,建设黄河上游文化旅游廊道等系统;以青海省一主八辅的航空交通架构为基础,加快推进黄南机场、久治机场、玛多机场等建设进程,推动区域航空交通快速发展;探索处于国家公园和其他自然保护地之外黄河河段的水上交通可行性,开辟黄河上游区水上航线;发挥廊道“穿城带乡”的纽带作用和辐射效应,依托沿线城镇村庄服务功能,为游客提供包括餐饮、住宿、购物、交通、娱乐等旅游服务。

  (六)做好“河湟文化”品牌营销,奏响黄河大合唱

  借助“世界大河文化旅游联盟”“我国黄河九省旅游联盟”“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创建等平台,以及“一带一路”“兰西城市群建设”等机遇,使河湟文化成为黄河文化的“青”字招牌,彰显黄河上游之“河湟文化”IP,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为“大美青海 旅游净地”形象增光添彩。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卓 )

朱万峰:五大工程推动青海河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020-09-16 09:55 来源:光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