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市集"人气高了,还能做些什么?

2020年08月10日 18:10    来源:东方网    王洪

  “金山如画,廊下飘香”长宁区—金山区城乡结对帮扶项目在虹桥南丰城启动。金山农民画、枫泾丁蹄、土布染织、亭林月饼等近20个来自金山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字排开形成了特殊的“非遗市集”。“非遗”不仅可以亲眼看到,消费者更能现场亲身体验古朴、纷繁的上海本地民俗文化。(解放日报8月9日)

  丰富多彩的市集经济,正在沪上如火如荼展开。纵观市集各类活动和展示内容,从民间小吃、手作技艺到应有尽有的文创作品,非遗成为一个显著的亮点,增添市集经济绚烂无比的色彩和吸引力。

  非遗作品铭刻城市的文脉、民族的记忆,是精神文化的基因,百姓智慧的代表。非遗作品作为市集经济的展示亮点,不仅传播非遗的厚重的历史底蕴,更为保护非遗文化,激活当代活力和生命力,提供全新的方式和路径。

  如今各类艺术“夜市”、文创市集,非遗特色展示、古镇老街的摊档和城市街头艺人演出,在丰富城市经济内涵的同时,为做活经济的申城增添无限魅力和活力。笔者所在的闵行区虹桥镇,这个周末举办为期一周的夜市文化,其中非遗展示占据很大一部分,从爱琴海购物公园、万象城购物中心、乐虹坊到首尔夜市、青杉夜市,到处都是非遗的世界,非遗传承人的演示,非遗作品的展示和销售,可谓人气爆棚、吸引市民回味过去的时光,体味海派非遗的乐趣。

  上海的城市特征,就是文化圈层和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因此让每个市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市集文化,必须突破同质化,增加识别度。

  各式各样的非遗文化,不只是一件件静止的作品,而是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生活里的有生命物品,运用市集经济的平台载体,做好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重要方向,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沪上日前举办的“非遗购物节”,一边是古老的文化遗产,一边是新兴的互联网业态,非遗“触网”启示我们,文化遗产完全融入市民的当代生活。把非遗融入购物节,是一个创新。购物节不仅是一次购物的平台,也是一次展示非遗产品的窗口,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众多互联网平台牵手其中,适合开展销售的中华老字号、上海老字号、多个文创企业和传承人参与其中,共同绽放申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绚丽之花。

  用年轻人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开展非遗传播,通过文化市集引入非遗文化亮相,让喜爱各类市集的年轻人,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互动,了解非遗知识,感受非遗文化,亲近非遗传统工艺,可以助推更多的非遗作品进入年轻人生活,成为大众人群“身边的非遗”。

  期盼上海的各种市集,都能融入和嫁接非遗文化,在搞活经济的追求下,通过更多的创意和传播方式,引导市民认识了解非遗背后的魅力,赞赏非遗传承人的智慧和技艺,在品尝和回味市集活动之中,传承非遗的博大精深,在潜移默化的生活细节中,润物无声延续非遗的文脉渊源。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江涛 )

"非遗市集"人气高了,还能做些什么?

2020-08-10 18:10 来源:东方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