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非遗可在京传承传播

2020年07月30日 14:5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30日讯 日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方案提出,支持外地非遗在京传承传播。

  

  资料图 北京中轴线一景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谁能享受政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方案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传播交流和服务保障的重要功能,对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在京设有固定传承场所、开展传承活动3年以上、具有一定传承基础,在培养传承人才、开展传承活动等方面成效显著的其他地区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在京开展保护传承工作,根据取得的效果及影响力,可以择优按照规定享受本市代表性项目的相关政策。

  

  资料图 绘制瓷器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为什么支持?

  出台此项政策,这与北京自身定位密不可分。2017年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批复时明确,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文化中心。批复对北京四大战略定位中,文化中心居于第二,排于政治中心之后。2020年4月9日公布的《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 》明确,“培育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文化气象,使北京成为民族文化精华的展示地、各地优秀文化的荟萃地和先进文化潮流的引领地。”

  同时,该项政策与此前北京非遗政策是一脉相承的。2019年1月20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由北京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条例明确,“本市鼓励其他地区代表性项目在本市传承、传播。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能够促进文化融合发展的其他地区省级以上代表性项目,可以按照规定享受本市代表性项目的相关优惠政策。”

  

  资料图 小孩虎头鞋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有何支持政策?

  本次方案提出,符合要求的其他地区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在京开展保护传承工作,根据取得的效果及影响力,可以择优按照规定享受本市代表性项目的相关政策。那么问题来了,可以享受哪些政策?

  本次方案中提及的政策有:对国家级、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给予补助。对于列入本市急需保护非遗项目目录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学徒,额外给予带徒学艺资助。推动适宜普及推广的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杂技等代表性项目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互联网,积极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提供场租和售票等补贴。增加曲艺演出实践频次,推动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为曲艺驻场演出提供免费或优惠场所,繁荣曲艺市场。

  之前公布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提及的政策有:本市鼓励具备前款规定的条件、愿意承担某项代表性项目保护职责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申请成为项目保护单位。项目保护单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市、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应当通过补助、奖励等方式予以资金支持。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相关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纳入基层综合文化中心(室)服务项目目录,鼓励有条件的基层综合文化中心(室)通过提供展示设施、设立工作室、组织活动、建立合作平台等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交流等提供条件。

  政策反响如何?

  以下是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在网上搜集的一些网友对该项政策的评价。

  

  

  查看方案全文,请点击: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江涛 )

外地非遗可在京传承传播

2020-07-30 14:5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