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的上海高地

2020年04月03日 08:18    来源:文汇报    杨逸淇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上海经济的影响确实不小,但危机中也蕴藏着机遇。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在线经济、到家经济、非接触经济则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就看能不能抓住新机遇、加载新模式、激发新动能。

  危与机总是相伴而生。17年前,线下零售因为“非典”受阻,成就了淘宝、京东、起点中文网、前程无忧。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惊人地相似。面对疫情,在线问诊、远程医疗成为需求爆发点,阿里健康今年以来在线义诊访问用户超过280万;在线教育、数字娱乐重回风口,哔哩哔哩预计一季度营收增长118%,喜马拉雅一季度增长32%;生鲜电商需求旺盛,叮咚买菜仅春节7天就完成400万单;华为的远程办公业务增长80%,为上海4万企业和组织30万人提供服务;还有在线逛博物馆、在线看电影,云上时装周、云上文化节……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度改变的同时,新业态新模式迎来重大机遇,拼多多、哔哩哔哩、喜马拉雅、小红书、美团点评、饿了么、盒马鲜生、阅文集团等上海互联网新生代实现逆袭。

  “互联网+”为疫情下的经济社会罩上了一层抵御外界侵袭的铠甲,不仅守护了我们的生活,更缓解了经济增长压力。顺势而为,御风而行,上海提出要做足新增量的文章,聚焦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远程办公、在线文旅、生鲜零售电商、无接触配送等重点领域,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的上海高地。积厚成势,这是有底气的。

  信心来自上海本土互联网企业整体崛起。我们来看几组数据:在《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强榜单》中,有19家公司来自上海,数量全国第二;在中国市值前十的互联网公司之中,上海如今已占据两席,其中拼多多已然挤入四强;以网站成交金额超千亿元为门槛,京东用了10年,淘宝用了5年,拼多多仅用了3年。有学者打了一个比方,“电商造山”运动中,上海电商虽然没产生8848米的“珠峰”,但崛起了众多细分领域的高峰,形成了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总体发展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信心来自上海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表面看,上海没有BAT等互联网头部企业,但诸多全新的互联网服务模式往往先在上海落地,再向全国推广。比如,全国第一批共享单车就出现在上海街头。摩拜单车CEO给出的解释是:“上海既有欢迎创新的政府,也有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市民,而且非机动车道的布局相对合理,适合新业态落地。”腾讯研究院曾对全国主要城市的“互联网+”发展进行评估,结论是,上海在“互联网+泛服务业”的优势最明显。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上海将全力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信心来自上海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业界普遍认为,从发展趋势看,如果说互联网上半场是围绕争夺用户注意力而展开、以实现消费端的规模效益为目的,那么下半场则将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以互联网带动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出新业态。在上海,5G加速推进,数字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互联网+”催生新业态具有坚实基础。除了消费互联网领域保持高速增长,工业互联网也在飞速发展中,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助力,拓展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新兴动能培育的重要驱动力量。

  发展“在线新经济”,是当前战“疫”突围的关键着力点,也是上海培育新动能、构筑新优势的重要举措。最近,《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传递出打造“新高地”的愿景与方案。相信,驭势者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的上海高地

2020-04-03 08:18 来源:文汇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