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把新桃换旧符——老年俗带来的文化小生意

2020年01月22日 09:1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这一年,视角看向哪里?

  文化是什么?文化消费是什么?

  当问题很大、很宏观、很不好回答时,一个有效的思路是寻找“小”的切口。于是,当我们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间节点上,寻找文化、旅游对这一大局的助力时,当寻求推动文化消费的答案时,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华北大地上的一个小小的“福”字摊位。

  正是在这个小小的摊位,我们不但看到了文化浸润人心的力量,也看到了包括年俗在内的传统文化对文化消费生生不息的推动力,还看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等大事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总把新桃换旧符,小小“福”字蕴含着大大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0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1月初,普降大雪的华北平原银装素裹,雪花紧锣密鼓地落着,与植物、建筑一道织成了一幅天然水墨画。下雪那天,李秀和丈夫在自家店铺里忙活着,顾不上欣赏雪景,不仅因为这不足20平方米的店铺压根没有窗户,更重要的是,离春节越近,两口子的生意也就越忙。

  店铺内挂着大大小小无数副对联、各种样式的“福”字以及灯笼、门神画等拉拉杂杂的各式年货。年关将至,河北白沟国际商贸城最具实力的箱包店铺显得有些冷清,更加衬得李秀等少数几家专门售卖“年味”的铺位门庭若市,店内大面积的红色加上明亮的灯光,映得卖家和买家面色红润,耳边不时响起的噼噼啪啪的电子鞭炮声音,足以让人们感受到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

  方寸之间,承载美好祝福

  “我没有多高的学历,但我知道,我的客户有百万富翁,也有低保户,一张‘福’字、一副对联没几个钱,可这是过年的一部分。”李秀一边说着,一边整理着自家的商品。李秀可能并不知道“仪式感”这个词的含义,也不知道春联、“福”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但对为生活打拼的她来说,只要知道市场需要她的商品,便已经足够了。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省一市、一村一镇兴许都有着自己过年的习惯和风俗,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春联、“福”字之于春节,等于月饼之于中秋、粽子之于端午,能且只能在春节张贴悬挂,在这样的仪式感驱使下,春联上的字究竟是“天增岁月人增寿”还是“生意兴隆通四海”甚至都不那么重要了。

  “其实,很多人贴春联、‘福’字,就像是许愿一样,并不在乎它是否灵验。如果这些东西真的灵验,我每年在店里挂这么多,我是不是早就发财了?”李秀笑了。

  正说着,记者遇到了来李秀店里上货的董平。在市场里逛了几家后,董平最终选择了李秀的店,董平说着样式,李秀飞快地在账单上记录着,不一会儿,近万元的订单便已经达成。“以前我都是去北京拿货,后来市场搬这儿来了,我来得多开100多公里呢。”董平家在黑龙江一座叫黑河的小城市。“从我们那开车撩(方言,意思是走、跑、开车等),撩不了一会就能到俄罗斯。”董平形象地解释着他家乡的位置。

  和李秀一样,董平也有着一家自营小店,很多年前他就靠售卖年货维持生活。大概10年前,他觉得卖春联、“福”字单价低,囤货量大,赚不了什么大钱,于是放弃了年货买卖,开始倒腾网红产品,网上什么产品火,他就倒腾什么。“我卖过手机壳,卖过按摩椅,还卖过保健品,但小城市里这些生意并不好做。”去年大年三十傍晚,董平的一位老邻居敲开了他家门,想买五幅“福”字,董平翻箱倒柜找到了曾经的囤货。“没好意思收人家钱,东西都好多年了,褪色了,就是几张纸。”满口道谢的老邻居走前对董平说了一句话:“别管咋地,都得过年啊!”

  就是这么一句话,董平感觉自己被点破了窗户纸。“可不咋地,啥网红不网红的,年根底下,谁家不买对联,谁家不沾点喜气呢?我把这买卖捡回来,踏踏实实的多好。”就这样,董平又把对联、“福”字生意捡了起来,这次来白沟,他上的货把小轿车塞得满满当当。“哎呀妈呀!不能整了,再整,瞅不见后玻璃了,回去上高速开车危险呐。”董平说。

  小买卖的生意经

  李秀和丈夫就是河北白沟本地人,平日里,李秀的店铺售卖平衡车,每年农历十月一到,李秀就将店中的平衡车收进库房,挂起春联、“福”字,迎接八方来客。每年转换经营内容前,李秀都要和丈夫南下1000多公里去上货。

  距离白沟1000多公里的上货地叫义乌。这个浙江省的城市40年前还是个三面环山、交通不便、人多地少的传统农业县。改革开放的春风,让这片曾经荒芜贫瘠的土地,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如今,义乌产出的年画、挂历、“福”字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70%,那里有近200家商户,平均每家日均客流量可达300人次,总体年销售额达30亿元,年年都去义乌上货的李秀很熟悉义乌的市场。

  每年去义乌,李秀都要比较一下各家的东西,挑中意的、预感销路好的,买回来。“我们靠人力拿不了那么多,就自己坐火车带回来一部分,其他的让当地卖家打包用物流寄回白沟。”

  白沟国际商贸城的情况与义乌大体相同,春联、“福”字、年画不愁卖,只是鼠年春节来得早,让李秀感到有些紧迫。市场早上8点多开张,她总是早早来。“天冷了,大伙儿不愿意早出门,其实客流量一般是下午一两点才开始多起来,但我习惯了早来,万一有顾客呢,多卖点儿是点儿。”李秀很注重跟顾客的面对面沟通,因为“福”字、年画、春联这类东西,主要还是靠实体店里当面交易。“多拿货的,人家肯定得现场看看款式、质量;自己家买个三张五张的,网购的话还不够邮费钱,犯不上。”李秀说。

  李秀介绍,小店的营业额不太稳定,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两万元上下,少的时候则只有几千元。“来,看看来点什么,那个大的‘福’字二十块,多拿还能便宜。”李秀一边介绍店里的情况,一边招呼着进店的顾客。店门口,丈夫手里拿着盒饭,但顾不上吃,筷子斜插在饭菜里,忙着给另一拨顾客介绍电子鞭炮。“鞭炮污染空气,还危险,很多地方干脆不让放了。”他指着电子鞭炮说,“这东西是用电的,很安全,有个响动图个喜庆。”

  另一款卖得不错的商品是带生肖鼠的“福”字,厂家把老鼠做成各种可爱的样子,有的中西结合,“福”字两边各有一只卡通老鼠,装上电池,老鼠的手就挥舞起来。“城里人买小号的‘福’字比较多,尺寸适合防盗门,农村的顾客愿意买大号的,贴在院子大门上比较显眼。批发也是大的走得多,他们拿回去卖,大的能卖上价儿。”李秀说,尽管生肖款好卖,自己却并不敢上太多货。“生肖的特征太明显了,一旦鼠年春节前卖不完,就只能扔了。普通的‘福’字、春联什么的,还能留着以后卖。”李秀带着笑容说,“小本生意嘛,就得精打细算,怕压货。”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李秀店铺所在的市场,农历腊月二十六就要关门休息了,李秀希望在市场停业前多卖出些货。“市场关门,我也就回家休息了,置办置办年货,准备过年了。” 李秀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春节期间的开销也水涨船高。“我记得小时候,过年买点肉、买点布、买点糖,打几斤酒,就行。不过,那时这些东西也让一个家庭花不少钱了。”李秀回忆。

  如今,曾经的这些东西显然不足以满足人们对于春节的期待和需求,“钱嘛,就是用来花的,一年到头来的努力,一年的节俭,到春节该放肆一把。”这是很多人对于春节的需求,很难想象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还会需要这几毛钱的红纸,但事实胜于雄辩,李秀和董平这样的“小生意人”,正是通过这区区红纸,养活了一家老小。

  “我理解现在的人,大家为了生活都很不容易,物价在上涨,生活成本在上涨,很多年轻人过年甚至不敢回家,一是为了春节期间挣那3倍的工资,二是现在过个节花销太大了,随随便便花上几千块钱是很正常的。”说到这,李秀问出了一个问题,“钱越花越多,但是人们为啥总说年味淡了呢?”随即,李秀得出了一个结论:花钱和年味无关。

  “只要有人买,我的买卖就会做下去。我相信,春联、‘福’字、年画不会过时,它们不贵,永远不会成为年轻人心中的负担。”李秀对自己的生意前景坚信不疑,“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就是这个意思。”李秀说。

  趁一拨客人刚走,李秀走出店铺在市场中买了一根同样通体红色的糖葫芦,在北京要卖到6元、8元甚至12元的糖葫芦,在这个市场内只卖3元。

  把车塞得满满的,董平驱车去了加油站,将油箱加满,启程返回那个冰天雪地的家乡,跟他一起回家的,还有满车的“祝福”。雪后的马路,被董平的车碾出了深深的车辙,翻起了泥泞……

  (记者 胡克非 罗 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

总把新桃换旧符——老年俗带来的文化小生意

2020-01-22 09:10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