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号221》铭刻在心的红色记忆

2019年11月08日 18:25    来源:青海日报    韩青峰

  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三集电视纪录片《代号221》在上海东方卫视、青海卫视同步热播,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该片通过大量的史实资料、亲历者的激情讲述,真实地再现了壮我国威、军威,捍卫新中国红色政权,提升中华民族国际地位的高精尖端核武器“原子弹、氢弹”艰辛研制历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不凡往事。《代号221》纪录片沿着历史的印记,把我们拉回到那个遥远的激情燃烧的年代,使我们在感悟“两弹一星”精神崇高丰富思想内涵的同时,更进一步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海华彩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自从20世纪90年代“221”研制基地解密以来,有关“两弹”研制历程的影视剧、纪录片、专题片的作品拍了不少,还有大量的新闻报道,使得研制“两弹”的感人故事深入人心。在这种情况下,《代号221》的创作者独具匠心,另辟蹊径,克服影视资料匮乏的困难,不是重复地、简单地再现“两弹”研制故事,而是历尽艰辛,寻找当年一线研制工作的亲历者、见证者以及他们的后代,在他们曾经工作、生活过的现场,讲述一线普通研制工作者的平凡事,挖掘还原“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不为人知的历史史实,真实呈现 “两弹”研制过程中无数参与者的幕后故事,让“两弹”研制的老题材迸发出与时代共振的思想力量。粗略统计,片中呈现了28名采访对象的讲述,其中 80岁以上的受访亲历者达18人,最大年龄的受访亲历者90岁。最有力量的是真实生动的故事,海北州金银滩1700户、9000多牧民自觉服从国家建设需要,带着27万多头牛羊马匹迁徙他乡的感人壮举,成就了“221”研制基地的顺利建成;“两弹”研制的亲历者“221”基地总厂最后一任厂长王菁珩、四分厂工人张瑞林、基地组织部干部霍银臣、爆轰试验场超高速摄影机操作员李国珠、一分厂工人钱镜清、四分厂工人张瑞林、基地牧场副场长昂巴等数万名“221”人以青春、鲜血甚至生命的付出,成就了挺起中华民族脊梁的“东方巨响”。尤其是 “221”基地四分厂科长孙怀宝和妻子霍爱英重访金银滩基地,现场讲述两岁的儿子因病去世的悲痛故事,随行的女儿孙捷第一次听到这个父母埋藏心底50多年的秘密时放声大哭,此情此景令人潸然泪下心灵震撼;90高龄的炸药浇铸工程师刘振东回忆当年土法上马、手工操作、搅拌炸药的情景时,深情地写下了“那段特殊的经历,锻铸了我们对人生和生命有了特别的感悟”的朴实字句,让我们从中深刻体会到“两弹”研制者的痛苦与喜悦、挫折与拼搏的高尚情怀;当年担负炸药试验的已经80多岁的王俊卿抱着牺牲战友王立臣的遗像,站立在青海湖畔完成烈士看湖遗愿的画面,让我们深深地领略了先辈们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的力量,看到了共和国英雄不惜用血肉之躯和宝贵生命锻造国之重器的英勇伟大。正是采访工作的扎实,许多史实细节的挖掘重现,穿越时空的情景再现,才使得我们从“两弹”研制的影视创作老题材里获得了难得的新信息,才使得我们对两万多名“221”研制者的爱国心、赤子情增添了深刻的新认知,从而也才使得我们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伟大精神有了进一步的新理解。

  《代号221》纪录片的摄制播出,浸透着摄制创作团队的激情付出,从拍摄、用光、色调、编辑、剪辑、特效制作、文稿撰写、配音解说、配乐、音效、节律把握等方面下了功夫,尤其是主题主线的重点把握,镜头画面的结构设计,内容层次的逻辑摆布,配音解说的节奏控制,每个环节各种要素合成的精细衔接,确实是值得我省业界学习。好素材在于脚力,好细节在于眼力,好结构在于脑力,好故事在于笔力,摄制创作团队自觉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脚踏现实生活的大地,改进叙述语态,创新呈现形式,以深刻的主题立意,典型的人物故事,巧妙的情节设计,通过普通人、具体事以及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运用精准的画面语言,生动的文字解说,用心用情用功记录了重大的时代主题和共和国的英雄群体,将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核心价值理念融入精湛的视听艺术之中,打造了一部蕴含正能量、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青海标识的优秀作品。热切期盼《代号221》的摄制创作团队,继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发挥纪录片“时代录影”“国家相册”“历史记忆”功能,记录新时代,讴歌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继续深入挖掘青海丰富的影视创作资源,讲好青海故事,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在建设新青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做出新的贡献。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代号221》铭刻在心的红色记忆

2019-11-08 18:25 来源:青海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