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流量引来 以产品和服务留住

2019年08月23日 08:12    来源:中国文化报    于 帆

  两年前,业界曾根据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速度,预测旅游业将是未来最具潜力的在线消费领域之一。时至今日,互联网与旅游业的融合正在向纵深发展,从出行机票、酒店入住,到度假旅游线路的选择,无一不与互联网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借由互联网平台“捧红”某个景区,成为当下宣传推介旅游资源最流行的方式。

  此前,业界曾预测 2019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超万亿元。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提出要在今年8月底前制定出台加快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的意见,进一步推进“互联网+”与养老、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并充分发挥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资源作用,创新服务模式,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在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一片向好的情况下,“互联网+旅游”迎来了加速发展的好时机。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针对用户不同的消费习惯,能否借助不断成熟的互联网平台,推出更为个性化、细致化的定制服务?在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区分的旅游类别中,能否增添更多的体验内容?在旅游出行的过程中,能否通过在线平台和大数据、AI等互联网新技术提供更为高质量的全周期、全流程服务,以解决目前存在的景区秩序混乱、服务意识较弱、交通不便等一系列问题?

  笔者注意到,虽然互联网一直在为国内旅游业注入创新元素,但狂飙猛进后的旅游市场依然暴露出了产品趋同、过于追求商业化等倾向,部分标榜新体验的旅游路线、景区服务等旅游产品并未凸显出自身的特色,难以令游客留下深刻印象。而一些试图以灯光秀或是吸引眼球的“奇观”而打造的景区,以期通过互联网传播带来客流量,殊不知,互联网在迅速放大这些景观的同时,也带来了热度的迅速减退。一旦游客不再满足于对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风貌的猎奇,而开始追求有特色、有文化内涵的深度出游线路,那么这些只是建立在眼球经济之上的旅游产品便会很快失去吸引力。

  在笔者看来,互联网与旅游业的结合,很大程度上弥合了供给和需求之间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互联网的高速公路为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便捷的市场接入点,然而游客引进来并不等于留下来,更不等于留下收益和口碑。随着两方深度融合,如何利用互联网高效、快速的特点倒逼旅游市场持续改善产品和服务,进而解决存在于旅游行业中的痛点和难点,则是提升行业发展的关键。唯有不断升级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服务品质、用户体验,将那些以互联网流量吸引来的游客,以具有文化深度、独具特色的旅游内容将他们留住,这才是互联网赋予旅游业的正能量。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以流量引来 以产品和服务留住

2019-08-23 08:12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