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夜间经济考验城市管理

2019年08月02日 11:1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生丁柯元

  原标题:发展夜间经济考验城市管理

  7月9日,北京市商务局印发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下称“措施”),“措施”明确,到2021年底,在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标、商圈和生活圈,满足消费需求。上海、杭州、天津、济南等多个城市此前也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

  夜间消费成城市消费主力

  炎炎夏日,每当夜幕降临,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城市迸发出别样的活力,以夜市场、餐饮、娱乐为代表的夜间经济正在成为城市的主流。

  有数据显示,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占白天的62%,重庆2/3以上的餐饮营业收入发生在夜间,广州服务业产值的55%是夜间消费的贡献。

  笔者发现,北京金融街周边餐馆、酒馆在晚上六点客流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段。在望京地区写字楼旁的合生麒麟社、大望路的金地中心、中关村的新中关购物中心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

  小龙虾可以说是夜间餐饮的一大“明星”。有数据显示,在2017年,全国小龙虾产业链经济总产值已超过2600亿元。

  近日,笔者走访了北京的簋街和朝阳大悦城。看到簋街有的饭馆下午五点钟就开始出现排队现象,一直到深夜吃客仍是络绎不绝。而朝阳大悦城的“麻小麻辣诱惑”,晚上九点依然是桌桌爆满。

  “辛苦了一天给自己来点好吃的安慰一下,于是我们决定再远也要来吃小龙虾!”——在某美食点评网站上,网友留言道。

  多样文化需求丰富夜间经济

  夜间经济从美食中火起来,但人们的需求却没有止步于美食,还有许多潜在需求亟待挖掘,特别是文化需求。

  今年元宵节,“紫禁城上元之夜”举办,这也是600年的紫禁城首次在夜间对公众免费开放。放票当天凌晨,故宫票务官网就一度“瘫痪”,引得网友感叹“门票比春运车票还难抢”。

  无独有偶,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去年举办的“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开放夜场,许多人慕名而来。一位志愿者告诉笔者:“现在来看展览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对于艺术有了越来越多的向往。”

  值得一提的是,24小时营业的书店和影院,也陆续出现。接近午夜,北京三里屯的三联韬奋书店仍能看到阅读的身影。笔者随机选了几场夜间放映的电影观看,几乎都是座无虚席。

  夜间经济还需要“成长”

  当然,在夜间经济繁荣的背后,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显示,在限制游客夜间体验的因素中,担心安全问题的受访者占比49.4%,担心夜间交通不便的占比25.8%。

  针对夜间出行不便的问题,各地政府正积极出台政策加以解决。例如,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地铁1号线和2号线将在每年5月至10月,每逢周五工作日及周六休息日延长运营时间,以保证消费者夜间出行的便利。天津市公安交管局配合市商务局已设置8条允许夜间停车路段,方便市民和游客悠闲逛夜市。上海市商务委的相关文件也提出,将增加夜班公交线路等。

  也有行业人士呼吁,夜间的出行安全问题值得关注,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治安投入,加强安保工作,重点地区增强巡逻力度,对于出租车和打车软件应加强监督。

  除此之外,发展夜间经济还存在侵扰居民夜间休息的问题。上海同乐坊附近的居民反映有些酒吧和饭店通宵营业,影响了正常休息。

  对此,上海商务委表示,在发展夜间经济过程中,首先要加强业态引导,让经济模式和业态选址更加科学,同时,园区方和店家方面要加强自我管理,形成商街自治联盟,而商务、环保、街道、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尽快探索出有效的共管机制。

  夜间经济正在考验着城市管理者。夜间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尚处在成长期,要求城市管理部门强化系统规划和部门间的配合,各行业市场监管部门也要积极参与。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发展夜间经济考验城市管理

2019-08-02 11:1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