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里难见儿童 谁之过?

2019年07月04日 08:57    来源:北京日报    李洋

  原标题:儿童画里难见儿童,谁之过?

  首届全国少儿美术作品展日前在京落幕,781件出自幼儿至初中年龄段孩子的作品分别在时代美术馆和恭王府博物馆展出。正当普通观众为孩子们的作品感叹赞赏,暗暗期待自家孩子也能画成这般之时,不少关心儿童成长的专家却发现了问题:虽然作品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但却逃不出几种熟悉的图式,高度的似曾相识在幼儿和小学年龄段参展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重复并非是画面一模一样,而是孩子们都在模仿以往被认为优秀的儿童画、或者成人认可的图画来“创作”。小小的人儿已经开始走“套路”,让人看不到儿童真正的所思所想。

  是儿童想象力不够吗?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想象力远比成人天马行空,儿童美术的表达也本应远远多于成人的表达。有的孩子会把一根大青萝卜当作巨人的鼻子,自己出手在巨人鼻梁上添一副眼镜;有的孩子会告诉你她笔下看起来怪怪的湖,是时间轮回之湖,跳入热水环流就回到过去,跳入冷水环流就游向未来。但这样丰富的想象力,在被冠以国字头的少儿美术作品展中却为何难得一见呢?

  来自画展的统计信息显示,绝大多数孩子来自非艺术家庭,家中并无艺术行业从业者。孩子们艺术之路的引导者,正是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艺术培训班。一些对儿童艺术想象力发展规律缺乏深入研究的培训者,正在成为扼杀孩子想象力的“杀手”。蝴蝶的外形像是“3”、外星人的坐骑是盘子形状的、要体现童真就得把画面画得色彩斑斓密密麻麻……这些约定俗成的图式,在许多孩子还没上小学的时候就被固化在他们的脑海中, 透视原理、素描这种最好在初中以后才接触的知识和技法,早早出现在孩子们的画笔下。

  儿童的艺术思维发展犹如地球生命体的进化一样,从无意义涂鸦走向有序涂鸦、定向涂鸦、命名涂鸦,需要一个漫长过程。急于求成、过早干涉、刻意引导,甚至为了参加比赛越俎代庖,直接导致在许多儿童画里看不到真的儿童,甚至还闹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大笑话。有位三年级的孩子在培训班里画的画被心理医生看到,医生认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出了大问题。当忧心忡忡的妈妈带着孩子和画作四处咨询后才发现,原来孩子画出来的画,是培训班以各种模式和套路教出来的大拼盘,画出来的并非是孩子自己的所思所想。

  艺术是什么?有人说艺术的本质就是自我炫耀,发自内心想要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这个角度说,儿童画是无法被教的。那是孩子们炫耀自我,分享心思的独特“日记”。若这些“日记”过早参考模式化的范文写出来,还有真的美吗?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儿童画里难见儿童 谁之过?

2019-07-04 08:57 来源:北京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