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高光时刻”许下人文承诺

2019年04月16日 08:02    来源:中国文化报    宋佳烜

  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连通了中国与欧洲,千百年来,大漠中驼铃不断、碧海里扬起风帆。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在东西两片热土上延展,让古丝绸之路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意大利、摩纳哥和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之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4月8日至12日访问欧洲。不到一个月,中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相继选择欧洲作为今年首次外访的目的地,让中欧关系迎来了“高光时刻”。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高访期间发表的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指出,双方致力于通过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加强在教育、旅游、研究人员往来、文化、媒体、青年、体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双方期待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五次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双方欢迎2018年中欧旅游年取得积极成果,承诺继续就旅游产业和人员交流领域加强合作。

  联合声明释放强劲信号

  “联合声明中,人文交流的分量很重。如果说经贸合作是做加法,那么人文交流就是做乘法。人文交流不仅是中欧关系的润滑剂,更是亮点,在未来还有潜力成为中欧关系发展的新引擎。”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义桅用“迅猛”来形容中欧人文关系的发展。“欧盟非常重视文化多样性和创新,近年来,中国人文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和创新亮点,欧洲对与中国开展人文交流充满热情,希望借此获得更多的创新灵感。人文交流能产生实实在在的生产力。”王义桅说。

  “从发布联合声明的大背景来看,中欧人文交流必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文化合作将得到科技、通讯、运输、经贸、投资等多个领域的支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嘉珊说,人才联合培养、教育合作、国际学术研究都将成为未来推动中欧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动力。

  李嘉珊认为,高访期间签署的一系列合作协议保证了中国与欧盟继续保持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中欧人文交流的渠道一定会更加通畅,内容也会更加广泛和深入,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处于更加完善的法律保护、更加适应发展的标准和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中。

  文化交流凝聚中欧互信

  近年来,中欧文化和旅游领域交流与合作呈现出机制化、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发展态势。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自2012年建立以来,取得丰硕成果,架起中国与欧洲近30个国家“民相亲、心相通”的桥梁。除了与欧盟整体外,中国还分别与英国、法国、德国建立了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与意大利建立了中意文化合作机制。中国与欧盟28个成员国签署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议。这成为指引中国与欧盟国家持续深入开展文化交流合作的纲领性文件。专家学者认为,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建立增强了中国与欧盟国家的文化互信,为中欧共同应对国际文化多元发展环境、融入全球人文交流语境创造了更多机遇。

  同时,互设文化中心和互办大型文化年节,也为中欧搭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截至目前,我国已在11个欧盟国家设立了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法国、德国、西班牙、丹麦、匈牙利等多国也在华开设文化中心。文化中心已成为双方人民了解彼此生活、认知彼此文化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中国先后与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葡萄牙等国合作举办文化年、文化节活动,并以主宾国身份参加多个欧洲重要艺术节,“中英文化交流年”“赫尔辛基艺术节(中国主宾国)”“中国当代艺术欧洲行”“中英两国共同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文化活动”“‘今日中国——合作·友谊·共赢’系列文化活动”“中希(腊)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合作年”以及“东亚文化之都”与“欧洲文化之都”合作论坛、“中英艺术创意产业论坛”等活动的举办,大大促进了中欧文化互信。

  如今,“相约北京”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深圳文博会等中国国内文化艺术盛会上也不乏欧洲艺术团体、文化机构的身影;同时,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等世界知名艺术节也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舞台。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还大力支持中欧文化机构开展文化管理经验交流和人才联合培养。2015年至2018年,近170名来自公立和私营博物馆、美术馆的高级管理人员参加了“中荷博物馆、美术馆管理系列讲座”活动。2017年至2018年,中欧青年艺术节管理人员工作坊在上海举办两届,由中欧17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越来越多的智库专家学者在各类学术论坛、跨国合作研究中代表中国与欧盟各国在国际舞台发声。“应进一步鼓励学术机构就欧盟文化政策、欧盟国家文化艺术市场及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同时将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文化发展成就、文化政策充分与欧洲国家的政府决策部门、文化机构、智库共享,立体化传播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新理念和新作为,进一步增强文化互信。”李嘉珊说。

  旅游合作将更加顺畅

  联合声明对2018“中国—欧盟旅游年”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这意味着旅游成为中欧人文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助力器。

  2018“中国—欧盟旅游年”是中欧同时参与城市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双向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据统计,在旅游年框架下,中欧双方举办了包括灯桥点亮活动在内的100余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推广活动,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中欧双方领导人对旅游在推动人文交流与合作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发挥的重大作用表示了关注和肯定,并为进一步发挥旅游在人文交流中的作用表达了明确意愿,这将为中欧旅游合作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近年来,中欧政治互信为旅游合作奠定了基础,民心相通为旅游业态释放了更多善意,互联互通使旅游过程更加顺畅,企业家的广泛参与让旅游合作更加频繁高效。

  “中欧应进一步加大在双方主流媒体、行业媒体、社交媒体的宣传力度,增进民众对彼此的了解,增加好感、释放善意。应进一步推动签证便利化,并注重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同时加强与旅游相关的教育、研究工作,与相关机构加强信息互换、数据交流,为双方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公共服务保障。”戴斌说。

  欧洲旅游委员会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赴欧旅游人数同比增长5.1%。2018年5月至8月,中欧之间开通了13条新航线。2019年9月至12月,中国还计划开通7条通往4个欧盟国家的新航线。

  当地时间4月10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萨格勒布克洛维奥宫艺术馆同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共同出席中克文化和旅游年开幕式并致辞,正式开启了又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和旅游年。随着中欧文化和旅游领域交流与合作走深走实,双方关系将不断升温,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民意基础也将随之更加稳固坚实。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中欧关系“高光时刻”许下人文承诺

2019-04-16 08:02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