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筱敏委员:科研诚信要“零容忍”

2019年03月15日 13:1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5日讯 近年来,国际期刊论文造假、学位论文抄袭、美术家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事件频发,对我国科技形象带来的极其不良影响。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海淀区委中科院委员会主委、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部门主任刘筱敏呼吁,要在科研群体中形成实质性“零容忍”共识。

  科技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基石不稳国家难以快速发展。从2015年107篇国际期刊论文事件开始,多部委联合发文大力加强科研诚信,遏制学术不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多次强调基金项目立项、申报、执行过程中对学术不端的惩戒措施和管理办法。一些研究机构也纷纷出台了措施,刘筱敏认为,虽然整体感觉文件多,措施急,“但‘零容忍’没有在科研群体中形成实质性的共识,失信惩戒尚未完全达到警示的效果。”

  科技越发达,人类面临的挑战就越多,特别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知识极易扩散,信息鱼龙混杂,为原本就脆弱的科研诚信带来更大的挑战,“如果科研人员缺乏自律,则对人类、国家、科技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刘筱敏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一要构建和完善诚信社会,构建诚信社会要从孩童开始进行,从小学到大学,通过开设诚信教育与写作规范的课程,培育学生们学习、科研、工作中的规范意识。

  第二要建立科研诚信信用评估体系,定期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学术研究机构进行评估,将科研诚信评估纳入机构的绩效评估体系中。

  第三要建立科研诚信网站,完整、及时公布与科研诚信相关的国家、各部委的各种规定、规则、文件,便于查询,应用。对重大失信事件及处理结果进行公示。

  第四是建立多部委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失信事件,进行联合惩戒。

  跟踪科技发展,进行预研,及时出台指导性意见,防患于未然。刘筱敏表示,近年来,基因研究、人工智能、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等快速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中,潜在着伦理问题,如何更好在保证科学研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防范因伦理问题造成的学术不端行为,需部署前瞻性研究。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成琪 )

刘筱敏委员:科研诚信要“零容忍”

2019-03-15 13:1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