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兴 脱贫后劲足

2019年03月13日 08: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程 佳

  近年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充分发挥文旅融合带动作用,聚焦贫困地区,突出产业富民,新业态培育新动能,大融合发展大产业,坚持将政策、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乡村旅游不断提质增效,新业态茁壮成长,文化旅游扶贫已成为产业扶贫的生力军。日前,记者在跟随中国报业协会行业报委员会组织的中央媒体海西行采访团采访期间,对当地文化和旅游扶贫的新气象、新成效印象深刻。

  农牧民身边有了文艺团

  海西州把加快推进农牧区文化建设和开展文化活动作为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每年组织开展“百日攻坚”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230场次以上,惠及群众100万人次;举办赛马、摔跤、射箭等农牧民传统体育运动90余项,服务群众60万人次;全州26支业余文体团队常年活跃在农牧区,把文化送到农牧民家门口。

  在乌兰县柯柯镇托海村,有一个38人的秦腔业余剧团,因不断参加周边乡镇组织的各种活动、走进工矿企业进行慰问演出、宣讲党的惠民政策,深受群众喜爱。“去年,托海村被评为海西州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州级非遗项目乌兰托海村秦腔代表性传承人、托海村党支部书记杨发启介绍,“每逢节日,村里的秦腔业余剧团格外活跃,为村民奉上丰盛的文化大餐,如《苏武牧羊》《赵氏孤儿》《铡美案》等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

  据统计,近年来,海西州托海村秦腔业余剧团共开展各类演出50余场,向4万余名群众宣传了各项强农、支农、惠农政策,对促进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起到了积极作用。

  贫困户从传统产业中受益

  海西州重点支持各级非遗保护项目和民族手工艺,加大对民间艺人和小微文化企业扶持力度,发展以民间刺绣、农民画、剪纸等为内容的特色文化产业,积极组织农牧民参加省内外民族民间工艺品展销活动,探索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采访期间,记者来到德令哈市建设路社区,看到几位阿姨正在缝制精美的绣球。这几位阿姨都是农村家庭主妇,一有闲暇时间,就到社区赶制传统手工艺品。59岁的侯启莲是一位低保户,她告诉记者:“我来社区制作这些绣球灯笼已经两年多了,一共做了100多个,社区工作者协会帮我们搭建了销售平台,打通了销售渠道,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购买我们做的手工艺品,自家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满都呼生态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开展的民族雕刻扶贫项目也情况喜人。该雕刻基地是集设计图样、生产加工、安装于一体的实业项目,投入扶贫项目资金70万元,按照一家一户产业带动、效益分红的原则,帮助贫困人员脱贫,大大促进了当地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相关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生态文化旅游开创扶贫新路

  乌兰县茶卡镇的茶卡盐湖原来是一个工业产盐基地,如今变成了青海知名景区,从2015年游客量刚过百万人次,到2018年游客量大幅增长超过300万人次,从曾经单一工业生产、旅游观光到时下集生态保护、文旅融合于一体综合发展……茶卡盐湖不仅将青海的美丽风光传播出去,其转型发展之路更是让人赞叹。

  据统计,茶卡镇有4100多口人,以蒙古族、藏族为主,当地旅游业发展打开了群众的致富新路。巴音村原址距离镇区20公里,群众生产生活较困难。2013年,当地政府将巴音村35户113人整体搬迁到镇区。乌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龙介绍,目前全镇市场主体达558户,2015年以来新增330户,旅游从业商户占80%;景区直接带动就业千余人,间接带动就业3000余人,其中仅家庭旅馆就已达200余家。

  依托2013年“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巴音村贫困户姜发菊搬到了茶卡镇区。2015年,她的丈夫被确诊为败血症,家庭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就在她一筹莫展时,镇、村干部来到她家,一起探讨如何脱贫。“在政府和多方帮助下,我改造装修了原来的房子,开起了家庭旅馆,第一年就收入4万多元。”姜发菊激动地说。

  在茶卡镇,地方政府联手当地企业确立了“产城融合、景镇一体”的联动机制,游客游在景区、吃住在镇区,实现了景区与镇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目前,茶卡盐湖景区正探索集自然观光、卤水体验、民族风情、盐雕艺术于一体的发展格局,全力探索“大景区”发展模式。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

文旅融合兴 脱贫后劲足

2019-03-13 08: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