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习俗

2019年02月01日 08:23    来源:北京日报    董华

  京西乡村里过春节,拜年是重要习俗。

  大年初一,家宴甚早。屋外夜空还闪着星星,黑咕隆咚一片,屋里的热炕席上即安放好炕桌,将丰盛的菜肴摆上宴席。

  长辈的酒盅已给斟满,大小人儿的碗筷也已放齐,儿孙辈却不能就坐,要先行拜年之礼。

  祖父母在炕上稳坐,父亲起身,母亲亦撂下手中的活计,对祖父母先行叩拜。

  其后,由小一辈拜年。长兄在前,次弟在后,单个儿人,从辈分至高者下移,逐渐至平辈、而年龄可约束自己者,一一行跪拜之礼。

  年龄越小,跪拜的次数越多。

  正壁上挂着家谱。家谱下边的供桌上,摆放着几样供品:盛得冒尖儿的白米饭,饭碗上边插着细柏枝,并贴着几片鲜艳的胡萝卜片;笑开口的馒头皮儿上,印着几个红色的大料瓣儿印儿。并有几小碟儿饺子置放其中。供品两侧,为两支蜡扦儿,蜡扦上一对蜡烛燃得很旺。

  家谱是于除夕日吃团圆饭之前的下午悬挂。悬挂好了以后,家庭里居中层位置的男丁,带上祭品,要先去坟地祭祖。“请”回来了老祖儿,让先人皆入了“位”儿,以下方习礼如仪。

  家谱的纸面被年月洇成了黄色。其上影格有先祖序列,也有图案。最上端居中处有四个大字,标写不一:或“木本水源”,或为“慎终追远”。其下端的门楼图案,门侧两旁,为两只梅花鹿,或一对仙鹤。对于图案的表意,小孩子们不懂,只觉得神秘,神奇。过了多少年,有了一定的阅历之后才知道:梅花鹿,代表着福禄长久;双鹤,代表着“五伦”之一的父母……

  磕过了头,小辈儿人会依次得到长辈的“压岁钱”。此为对于磕头付出的奖励。然根据年景丰歉,领取到的数额不一:值灾年,只能赚得几毛;丰收之年,也不过一两元钱。

  ——从长辈表情的欣喜程度上,小孩子早就能算计出该得到哪一级奖励。

  稚儿接到了“压岁钱”,心神欢喜。有的当即极快地掖进衣兜儿;有的就攥在了手心里,分秒不离。那股兴奋劲儿,真希望天天过年才好!

  初一早晨,主食是吃饺子。吃过以后,就要挨家挨户给家族里的长辈们拜年去了。如果年岁幼小,即由家长领着,去认族亲。各家的院里铺着芝麻秸儿,闻听院子里有响动,或听到称喊,其家庭主人即出外迎接。年幼的小孩儿施过礼,所得到的是这家主妇从仓柜里抓出来的花生果儿或红枣儿。陪同去的家长还表示着谦辞,小孩儿也羞涩地躲闪,而这家主妇必揽过来小孩儿身子,将两把果物笑嘻嘻地塞入其衣兜里……

  拜过了家族,即由近及远,沿街拜老乡亲。不论贫富,不分姓氏,皆去行拜。一两天下来,小孩儿的裤腿儿,沾满了土和泥……

  全村各户拜了一遍,初三初四,就该去拜亲戚了。姥姥家、舅舅家、姑姑家、姨家、表叔家……一处不能落。

  这种依血缘关系远近,逢年节的拜礼,断代于“文化大革命”。“文革”兴起,传统文化遭殃,农村里过年即不见了此等民俗。

  究其实,沿袭了千百年的古典式拜年,是很好的习俗,当视为今世良俗之一。它表现形式纯朴,忠厚,是见人伦、知孝悌,最为透彻、便捷的途径。“登门即是拜”,即便是平时结下了怨,而怨家值春节佳期登门,行问候之礼,便是消除隔阂的机会。两相融洽,于世之祥和非常有益。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

拜年习俗

2019-02-01 08:23 来源:北京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