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场的精彩——读唐俊珊先生《那片花海为你盛开》

2019年01月18日 15:5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刘明清

  中国进入老龄社会已经是一个确证的事实了——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到我们总人口17.3%。就我自己观察到的事实,也足以印证了这一点:今年9月份,我迁居到郊区一个新建小区里生活,发现入住的都是退休的老人,只有周末才会见到一二个来此探望父母的年轻人。如果把一个人的工作和劳动阶段(60岁之前)视为人生上半场话,那么退休之后的日子就该是人生的下半场了。

  每个人都迟早会迎来自己人生的下半场。人生上半场的精彩,很容易让我们看到、体味到;但人生下半场的精彩,却容易被我们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掉——毕竟这世界是属于青年人的,社会热门话题也都是围绕着青年人展开的。不过,就像世界的万紫千红一样,每个人也都拥有,且该拥有多姿多彩的不同人生。

  近一段时间,我自己就沉浸在一种“人生下半场的精彩”的氛围中,为我营造这种氛围的是一位黑龙江的作家——唐俊珊先生。确切地说,我是被唐先生的新著散文集《那片花海为你盛开》(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打动了。2019年元旦前,我收到这本带着油墨香的新书。

  其实,自己对于唐先生本人的认识,要早于对他文字的认识。记得大约是2002年夏天,那时唐先生还在担任市级新闻单位的负责人见面时具体的谈话内容我已经忘记了,但唐先生的儒雅和书卷气却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所以,唐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直坚持笔耕创作,硕果累累,以作家的身份活跃在文坛,并不让我感到意外。但先生在退休颐养天年之后,仍然保持着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敏锐观察与思考,且继续笔耕不辍,佳作不断,还是让我多少有些惊喜的。特别是在我看到了先生的新著《那片花海为你盛开》之后,惊喜的同时,还增添了自己对先生的钦佩与羡慕之意。

  想想我自己大半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也可谓整天与文字打交道,甚至也算是个文艺中年吧;可是在先生这部厚重的作品面前,实在是汗颜了,感觉自己更像个懒虫了。

  从唐先生的文字中,我首先看到的是他的勤奋精神。这种勤奋来自于他父亲、母亲的基因。在《有你的日子是天堂》一文中,他饱含深情地写道:“我崇拜父亲的勤劳”;“我仰慕母亲的善良慈祥和善行天下的品格”;他认为“父亲的聪明勤劳,母亲的智慧善良,特别是要求我们做好事不做坏事的教诲,对我一生的为人做事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唐先生出生在一个有着老少三代、八口人之众的大家庭,且每年都有三个姐弟上学读书,却只有父亲一人挣钱养家。可想而知,那时生活有多么的艰难。在《水靴和军装的回忆》一文中,唐先生专门记述了父亲送给他一双“水靴”的故事。读来,让我沉思良久。正是由于从小艰苦生活的磨练,正是由于继承了父母亲优良的品格,让唐俊珊先生走上了一条虽然也不乏坎坷,却充满了阳光与理想的人生道路。在他退休之前,大多数时间从事的是编辑记者工作;尽管后来走上了领导岗位,却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并且迈向了更为广阔的文学创作舞台。

  不要以为做记者,就可以写散文;也不要以为做编辑,就可以当作家。事实上,从新闻写作转向文学创作;从编辑转身作家,是极少数成功者的尝试。尤其是被行政事务缠身的领导干部,能够静下心来写作,更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可唐俊珊先生不仅做到了,并且成功地在记者、领导、作家等身份之间,在丈夫、父亲、儿子等角色之间娴熟变换。这岂不让人钦佩乎、羡慕乎?

  具体说到唐先生的新著《那片花海为你盛开》,可以被认为是作者唐俊珊“人生下半场”的精彩代表作——书中收录的文章,皆写作于作者退休以后。也就是说,从书中,我们可以窥见唐俊珊先生退休人生的丰富与精彩。

  大凡退休人士的生活,不外乎养生保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之类,至于什么家事、国事、天下事,都会随风而逝,不再关注。可是对于一个作家而言,退休则意味着获得了更大的创作自由——事实上,作家本质上是没有退休生活的。从这样的角度看,唐先生显然更像是一个作家,而不像是一个退休干部。

  在书中,唐先生记述了不少偕夫人游山玩水的经历,也记述了他一些寻故访友的过程;还时常穿插点自己有趣的人生回忆。全书共分为七辑,分别为“那片花海为你盛开”、“海边有棵柿子树”、“大江东去的烟雨人生”、“聆听草原”、“落叶是春天的请柬”、“森林里的情感驿站”与“在人生的隧道穿行”。从书中,我们大体上可以对唐先生退休后的真实生活轨迹,以及他隐秘的精神世界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在我看来,唐先生的作品首先是一本纪实文学作品。用出版的术语来说,唐先生的文字属于“非虚构写作”。换句话说,作者书中的内容全部来源于他真实的生活,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包括情感,都不是虚构的。虽然收录的文章体裁可以归入散文一类,但都可以当作唐先生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经历去阅读。

  近些年来,中外文坛都在流行一种“非虚构写作”的潮流。特别是历任美国总统和政要,都有写作回忆录的传统,他们所出版的回忆录作品,其实都是可以当作“正史”来读的。很可惜,我们国家尚缺少这方面的内容。好在,我们的民间人士的“非虚构写作”,还是很普遍的。今天,据我所知,有许多退休的知识分子都有写作的愿望,甚至不乏一些领导干部。

  在我看来,唐先生的作品也是一本有欣赏价值的散文佳著。唐先生,一生与文字打交道,具有娴熟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且文风朴实细腻,感染力强。个人推测,很可能先生也长于新诗创作(《在桦树皮上写诗》一文有体现);所以先生的散文作品都充满了浓浓的诗意——这也是好文章的特点。例如《在故乡思念故乡》,从梦写起,写到故乡,写到亲人,写到故乡美景、美食,通篇文字诗意盎然,可以说就是一首一气呵成的优美的散文诗。

  另外,我想指出的是作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诗词的影响,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和乡土气息。这一文学传统不仅来自唐诗、宋词,也来自于明清小说,更来自于鲁迅、萧红、沈从文、孙犁等现代文学大师。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大陆文学界曾经流行一段“寻根文学”的热潮,以张承志、张炜、马原等作家为代表。当然,我无意将唐先生的新著划入到“寻根文学”的范畴里去——那本来已经是过去时了;但唐俊珊先生的散文创作,有着明显的传统文化的烙印还是可以印证的。实际上,我自己不仅喜欢,也欣赏作品的这一风格。

  不能不说,现时许多作者,由于过于生硬模仿西方文学样本,致使他们的一些原创中文作品中,居然会经常出现一种奇怪的“翻译腔儿”——本来可以用简单中文短句、成语表达的意思,非要用冗长的句子、累赘的词汇去表达,让人看了倒胃口。尽管自己作为出版人,什么样作品都需要去看的;可这样作品,我自己是唯恐避之不及的,更懒得去翻一翻。

  然而,对于唐俊珊先生的这本《那片花海为你盛开》,我除了自己喜欢翻看之外,还十分乐意推荐给更多的朋友看——让我们一起沉浸在唐先生为我们营造的“人生下半场的精彩”氛围中。(作者刘明清系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特约专家)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成琪 )

人生下半场的精彩——读唐俊珊先生《那片花海为你盛开》

2019-01-18 15:5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