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吟诗赏月地 今人如何过中秋

2018年09月25日 08:3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秋佳节,吟诗赏月,历来是中国人的一大爱好,也由此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极有特色的内容。千百年来,面对一轮明月,不同的文人,在不同的地方,怀着不同的心情,写下了不同的诗句,或尽兴玩赏,或思念团圆,或寄托忧愁,或一展胸怀,成就了一段段佳话。如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华大地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躬逢盛世,与古人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们,在佳节面对同样的明月,又有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请跟随“我们的节日·中秋”特刊,细品诗词,忆往昔,看今朝,赏月话中秋。

 

  【思念牵挂】之月

  月夜

  杜甫(唐)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诗词赏析:

  《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被禁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忆往昔:

  公元756年(唐天宝十五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6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7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8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看今朝:

  诗词吟诵蔚然成风

  “未植银宫里,宁移玉殿幽。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一月一次的吟诵雅集活动正在悄然准备中,正如这首诗的题目《桂》所昭示的那样,在“八月桂花香”的时节,在“中秋之月”的光辉下,古都西安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正在通过吟诵的方式打开俯仰天地、贯通古今的过节方式……

  “我们学会每月都会举办雅集活动,大多以一种花来命名,并在主讲台上的容器里插上一支这样的花。比如农历六月,我们的雅集叫‘荷月雅集’。本月是桂月,我们插的是桂花,但为了应节日的景儿,这次不叫‘桂月雅集’,而改叫‘中秋雅集’了。”西安市吟诵学会会长魏俊梅笑着说。

  “一月一花开,花开应时节。”在西安市吟诵学会的组织和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以特别的方式度过传统节日。比如,在今年的中秋雅集上,除了经典篇章吟诵、讲述有关中秋的习俗外,15首历代咏月的诗词被精选而出,在吟诵老师的带领下,以带吟、齐吟、和吟、独吟等方式呈现出不同咏月诗的吟诵风格。

  对于魏俊梅来说,杜甫的《月夜》毫无疑问是其最喜爱、最难以忘怀的一首咏月诗。《月夜》最大的特点是,诗人身陷长安,却不写“长安月”,不写自己的落魄处境,反而从妻子对自己担忧牵挂起笔。妻子眼里看着“鄜州月”,心里想着“长安人”;杜甫眼里看着“长安月”,心里却想着“鄜州人”。“中秋之月传递的应是以对方为念的关爱与感恩。”魏俊梅表示,吃、送天价月饼,搞一些声光电的秀场并不是对中秋习俗的尊重。月饼是凝聚亲情的象征。魏俊梅说,小时候,每当中秋,祖母和母亲会亲手制作月饼,晚上把月饼摆在院中祭月。待祭拜完后,大家就可以边赏月边开宴了。如今,虽说不能让家家都重新参与月饼制作,但包括吟诵在内的文化活动都应致力于让人们懂得、珍视这份甜蜜,学会把关爱放在他人身上。

  从2012年开始,魏俊梅及其团结的一批吟诵爱好者每年中秋都会举办相关活动,比如,2013年在西安碑林(孔庙)举办中秋祭月活动,十来位吟诵老师引得众人围观和好评。2016年,央视中秋晚会西安会场上,吟诵之声通过电视传到国内外。“我们是吟诵学会,能做的就是以吟诵为载体,把正能量的中秋习俗和观念传播出去。”魏俊梅说,近年来,博物馆、景区以及各类文化机构举办的中秋活动越来越多,文化味愈加浓郁,但也不可忘了“诗教”的方式。像《月夜》那样,让我们以对方为念,把节日的温暖传递到心里面……

  (本报驻陕西记者秦毅)

 

  【意气风发】之月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诗词赏析:

  全诗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却让读者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

  忆往昔:

  公元868年(唐咸通九年),诗人皮日休东游至浙江杭州天竺寺,而在此前一年(公元867年),皮日休登进士第,正当意气风发之时,又在中秋佳节,诗人创作了此诗。

  看今朝:

  桂花香浓月更圆

  杭州桂香四起的时候,中秋节就要到了。

  桂花是杭州的市花。在杭州,历来就有中秋赏桂品月的习俗。早在唐朝,杭州就有了“天竺寺拾桂子”和“钱塘江观大潮”的习俗。白居易的“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更是童叟皆知。到了北宋,杭州西湖因为苏轼建成“三潭印月”而成为中秋节著名的赏月景点。南宋时,杭州赏月习俗达到了一个高峰,形成了以西湖赏月、三潭印月、月岩望月、三生石谈月“四雅”和钱塘观潮、天竺拾桂、放灯祈福、斗香祭月“四俗”等为主的地方特色。

  如今,“西湖中秋赏月”已成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也成了“中华中秋文化传承基地”和“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中秋时节,杭州市民都会邀上三朋四友,或寻常巷陌、或街角公园、或者古刹名胜……桂花树下,抚琴吹箫、吟诗诵词、点茶互动,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近年来,在中秋时节来杭州品月赏桂,也成为许多外地游客的不二选择。与杭州其他地方的桂花相比,天竺寺的桂花更具诗意和禅意。

  山道幽幽,树木葱葱,沿着千年古刹——杭州灵隐寺的山间小道拾级而上,记者来到了皮日休诗中提到的天竺寺。只见茂林修竹,古刹威严,偶尔扑入鼻孔的桂花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往年的这个季节,杭州已是满城桂香了。今年的桂花好像没有前几年茂盛?”在上天竺法喜讲寺,记者好奇地询问走过身边的当家师父。

  “受前两天台风的影响,刚刚绽放的桂花被吹落了不少,但不会影响广大市民中秋品月赏桂。过两天,一定是花开满山香。”师父指着寺院前的两株直径碗口粗的桂花树说,站在树下,桂花的香气非常浓郁。

  零落的桂花花瓣,带着星星点点的露珠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边撒落了下来。记者站在上天竺法喜讲寺的山门前,遥想当年,皮日休来到杭州,肯定是被这里的桂花香所陶醉,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每年,我们都会带着老人和孩子,到这里闻桂花香,吃团圆饼,聊家常事,生活在杭州这个城市,真是幸福满满。”市民赵先生说,这40年,是改革开放的40年,是杭州发展变化最大的40年,也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节节高的40年。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如今,城还是那座城,山还是那座山,树还是那些树,只是桂花的香气更加浓烈,杭州也更具“国际范儿”,杭州人的生活更幸福、更美满了。

  (本报驻浙江记者徐继宏 文/图)

 

  【旷达洒脱】之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 轼(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词赏析: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全诗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忆往昔: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因与当权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外放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官;而其又与胞弟苏辙分别7年之久。这一年的中秋,苏轼在密州超然台上饮酒赏月。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看今朝:

  超然台上欢笑多

  中秋登上超然台,弹诸城古琴,吟诵苏轼的诗词赏月,成了诸城市民一年中最享受的时刻之一。9月18日晚,位于山东省诸城市中心闹市区的超然台分外热闹。当晚,2018“超然之夜·苏轼诗词咏诵会”在这里举行。咏诵会融合运用原文吟诵、叙事朗诵、情境咏诵等方式,表达了人们对“月团圆,人团圆”的美好祝福和对苏轼的仰慕之情。

  1948年,存在延续870多年的诸城超然台不幸毁于战火。为弘扬民族文化,挖掘研究超然文化,2007年,诸城市委、市政府决定重建超然台。2010年1月,超然台(苏轼纪念馆)正式落成并免费对社会开放。

  追寻苏轼在密州的足迹,必定绕不开超然台。苏轼对超然台情有独钟,还创作了《超然台记》以歌颂其壮观。据超然台管理处主任乔云峰讲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便是中秋之夜苏轼在此台上一气呵成的。手捧书卷诵其词,无法感同身受,唯有身临其境,才能更深刻地感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沿着超然台东侧城墙坡道拾级而上,台上的垂花门就是苏轼吟咏明月词的所在。台上建筑为仿宋建筑,台高10米,台上楼宇再现了当年苏轼把酒问青天的浪漫意境。徜徉其间,恍若穿越时空,冷冰冰的城墙似乎有了文化的温度。诸城市民陈柏林告诉记者,每次登临超然台,远眺近睹,感受时代更替带来的巨大变迁,都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

  陈柏林介绍,诸城当地有一种中秋“过礼”的风俗。“过礼”针对订了婚但还未完婚的情侣。在中秋节前,男方要带着月饼、烧鸡等礼物去女方家拜访。双方家长要见面,共同商讨孩子们的婚事。每到中秋,春天的鸡仔已长成3斤左右的分量,这是中秋必备的祭祀用品,昭示着一家人大吉大利;月饼则根据各家果树的果实和土地出产的农产品而定,都是自家制作的。

  陈柏林的另一个深刻感受是,身边的街坊邻居和自己一样,生活条件好了,对包括文化在内的精神生活要求更高了。诸城文化部门也能及时抓住这个需求,给市民们送上“文化大餐”。如今,超然台已经成了公共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这个苏轼曾经赏月的地方,文化的氛围像涟漪一样慢慢扩散,大家的幸福感一年比一年强。

  (徐春光 本报驻山东记者苏锐)

 

  【家国情怀】之月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诗词赏析:

  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忆往昔:

  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任江东安扶司参议官,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12年了。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收复中原。但他的建议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作者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看今朝:

  扬子江潮兴文脉

  9月21日晚,南京城西赏心亭旁的辛弃疾塑像静立于秦淮河畔,诗人目光深邃,极目远眺,好像要将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又仿佛要穿透古今,将人间悲欢包揽于胸。

  赏心亭始建于宋代,是南京水西门内一处名胜,如今是秦淮河边的市民休闲绿道。秋意渐浓,在习习凉风中,散步的人们三三两两走过。辛弃疾塑像前,设计巧妙的投影灯光,在光影变换中,将辛弃疾的诗句映照在地面上。有路过的长辈带着孩子大声读几句,参照像前的简介给孩子讲讲辛弃疾的家国情怀。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江苏省文化馆馆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戴珩告诉记者,辛弃疾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渡江南归。他人在江南,犹存恢复中原的雄心。公元1169年(乾道五年),他第一次到南京做官,出任建康通判。当时,留守史正志在秦淮河畔重建了赏心亭。辛弃疾登亭怀古,意兴绸缪。公元1174年(淳熙元年),辛弃疾又到建康,中秋之夜再登赏心亭,热血男儿,却无用武之地,见天边明月,一片莹光洒向人间,不免咏月抒怀。几百年过去,这首词和这首词中所表达的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情感依然深深地打动人心。

  辛弃疾雕塑前,是缓缓流淌的秦淮河;塑像背后,是雄伟的明城墙。在秦淮河与明城墙之间,是繁忙的城市交通干线,还有秦淮河边绿树成荫的人行道。人行道边的路灯上悬挂着精心设计的中国结,在夜色中熠熠生辉,吉祥喜庆。秦淮河上悠闲的画舫游船与穿梭行驶的车流并驾齐驱,构成南京独特的城市景观。

  南京就是这样一座城市,随处可见历史与现代的和谐交融与并存。2018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刚刚在南京落幕,和平的钟声还在回响,“十朝都会”的文化底蕴、现代气息和独特魅力,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赞不绝口。往事越千年,今天的生活环境和辛弃疾所处的时代完全不同,国家繁荣强盛,社会安定和谐,但文脉始终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和流淌,人们期盼阖家幸福团圆、祖国繁荣昌盛的心愿并没有变。

  据戴珩介绍,中秋节前后,南京的公共文化机构和一些单位、组织纷纷举办多种形式的中秋文化活动,有中秋诗会、中秋花会、中秋民俗展演、中秋节团圆主题电影赏析、非遗展示、品月饼、诵经典等,营造浓厚的欢乐祥和气氛,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使大家更自觉地传承、弘扬中秋节日文化。

  (本报驻江苏记者王焰)

  (除署名外,本版内容由本报记者祝静统筹整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

古人吟诗赏月地 今人如何过中秋

2018-09-25 08:36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