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桃花泉村剧团68年传承“莱芜梆子”

2018年09月23日 08:0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山东淄博桃花泉村剧团六十八年传承“莱芜梆子”——

  扎根山乡传戏脉

  每年的农历六月,三伏酷暑时节,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桃花泉村,都会接连上演一出出“大戏”。

  村西头小河边,几根钢管脚手架支起五颜六色的防雨布,简陋的戏台丝毫没有减少大家的热情。戏台后,演员身着大红大绿乡土风浓郁的自制水衣,忙着勒头勾脸,做着上场准备;戏台上,锣鼓笙箫、唱念做打,上演《燕王征北》《白马关》《反潼关》等袍带大戏;河对岸,400多年历史的老槐树成了遮蔽烈日的天然“观众席”,十里八乡的千余名观众不顾酷暑,看得津津有味。

  每年夏冬两季,这样的“大戏”延续了68年,参演的桃花泉村剧团已传承四代。他们演唱的“莱芜梆子”历经半个多世纪传承、创新,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桃花乡大戏”。

  三伏天唱大戏

  为何在最热的时节演戏?桃花泉党支部书记崔宝成解释说,一来这时是农闲时间,二来这也是每年集中晾晒戏服的时间。“虽说只是村剧团,但我们的行头道具一点不比专业院团差。这些戏服都是丝绸刺绣成的,不能下水洗,只能在每年最热的时间拿出来晾晒,再喷上酒精封箱,以备过年的时候唱大戏。”崔宝成说,戏服都拿出来了,不穿上唱几出觉得有点浪费,于是形成六月三伏唱大戏的传统。

  这些做工精美的戏服,一部分是上世纪50年代剧团成立时购置的。如今88岁高龄的剧团第一代演员盖元庆回忆起那段往事,依然记忆犹新,“1949年乡政府成立,村里从莱芜请来梆子剧团,连唱3天大戏,大家特别高兴,就商量着能不能请他们教我们唱戏”。

  说干就干。1950年,第一代桃花泉村剧团成立。成员自掏腰包到莱芜市请专业戏曲老师教戏。业余时间,他们上山挖石头卖钱购置行头道具。

  剧团成立之初,主要演历史剧。逐渐发展成熟后,剧团也陆续排演了一些如《黄梨进京》的现代戏。改革开放后,百姓生活得到改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提升。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吃饱了饭,就该唱戏了”。“最繁荣的时候,每家每户至少有一个人参与村剧团的台前幕后工作,以前盛行的赌博、迷信活动基本销声匿迹。”崔宝成介绍说。

  传承步履维艰

  由于经费有限,团员多年来都是义务服务。为了维持剧团的基本运转,他们还需要打工赚钱补贴日常开销。第三代团长崔林德说,上世纪90年代,为了让剧团支撑下去,他们组织了建筑队赚钱补贴开支。

  演员老化成为传承的巨大阻碍。36岁的崔纪双算是剧团里非常年轻的演员,30多人的剧团里,50岁以下的只有四五个。“我们也想发展年轻演员,但村里年轻人本来就少,太小的孩子怕耽误了学业,教出来也留不住。”现任团长崔纪秀说,他们把发展后备力量的主要精力放在刚刚完成学业、已经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身上。

  “我们从小看着戏曲长大,耳濡目染下,还是很愿意学戏的。”崔纪双介绍说,像他这个岁数的年轻人小时候都给剧团跑过龙套,学起来更得心应手了。

  发展女演员也成为剧团保证传承的一种方式。“原来剧团不收女演员。随着演员数量减少,一些家庭妇女也愿意学戏,我们就逐渐接收了。”崔纪秀说,发展女演员还有个好处,就是她们会带着自己的儿孙一起上台演出,这无疑给剧团带来更多新生力量。

  把戏唱出大山

  每年的大戏已成为桃花泉村特有的活动,但剧团成员们并不满足,他们还想把戏唱出大山。

  崔纪印是桃花泉村剧团副团长,这几天,他正在为剧团办演出许可证的事跑前跑后。“只有申请到演出许可证,才能去周边村镇商演。有了创收渠道,剧团才可持续发展。”崔纪印解释道。

  “当务之急,是把老艺人传下来的40多出戏曲传承下去。”崔纪秀说,以往口传心授的方式没有形成文字,随着老艺人相继离世许多珍贵资料也随之湮灭,“我们准备采取老艺人口述、年轻人记录的方式,把传下来的戏曲整理出来”。

  小小的村剧团为何能传承68年?秘诀在哪?“就因为它扎根在群众的心里,让大家放不下。”博山区文化出版局局长王伟感慨地说,像桃花泉村剧团这样的民间院团,在博山有108家,深受百姓欢迎。“我们将院团分为3个档次,安排任务、送戏下乡并给予相应补助,桃花泉村剧团今年也参与其中。最近,博山区文化出版局还拨付5万元资金,用于桃花泉村文化大院的建设。”王伟介绍说。

  “戏曲中充满乡音乡情,勾起思乡之情。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发展,更需要文化的振兴。要让大家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要听得到乡音。”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委书记刘忠远说。(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李丹)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山东淄博桃花泉村剧团68年传承“莱芜梆子”

2018-09-23 08:0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