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书臣:中国中西医睡眠医学的开创者

2018年09月20日 14:3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郑北京 张子豪

  

  孙书臣近照

  孙书臣和他的科研团队

  2017年,在当当网等电子商务购书平台,有一本名为《黑夜的魔力》的书,登上了畅销榜。

  这本在当当网全五星百分之百好评的出版物,将临床医生在自己工作中所遇到的系列离奇病例以故事形式讲述给读者,同时附上专业的点评,使人们对睡眠疾患有了全新认识,加深对睡眠的了解。

  这本书的主编孙书臣,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中心、睡眠评价研究室首席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孙书臣在2000年左右,开始涉足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疾病至今近20年,因为技术手段先进,医疗效果良好,在患者中有着非常好的口碑。他和他的同事们已使广安门医院睡眠医学和其团队的诊断治疗实力排在全国前列。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可是,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本来属于人生常态的睡眠,竟成了不少人的奢侈品。

  据资料显示,人群中有高达40%左右的睡眠障碍患者,这一比例触目惊心。

  为了揭开睡眠疾病的黑色面纱,我们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走进了孙书臣创办的睡眠中心。

  1、睡眠再认识:“打呼噜其实是种病”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中,对江湖好汉的经典描写,往往都有一些共性:除了饭量大,就是睡得香。

  例如“鼾声如雷”、“呼呼大睡”等,都是用来形容人们睡得沉、睡得香的成语。民间更用“心宽体胖”一词,来形容一个人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就发福发胖。

  至少,在老百姓的字典里,上述词汇都是褒义词。其呈现出来的状态,多少令人有些羡慕。

  可在孙书臣看来,如果一个人睡觉时打鼾严重,可能就是一种睡眠疾患!

  在孙书臣主编的《黑夜的魔力》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北京炎热的夏日,天气闷热难捱。

  公交司机老刘正驾驶着公共汽车,在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灯。老刘困得不行,眼睛艰难地一下一下睁着。迷迷糊糊地过了红绿灯,老刘猛地睁眼一看,竟然眼看就要撞车了!他忙踩刹车,没踩住,往左一打方向盘,把隔离带栏杆给刮倒了。这时逆向车道上又开过来一辆出租车,两辆车就这样撞上了。然而公交车仍未停下,它带着满车的乘客,疯狂地撞向人行道,撞在了道旁的电线杆子上,车终于停了。

  车祸中,有四名乘客不同程度地受伤,交警勘查完现场,把老刘带到交通队做了一个酒精测试,结果发现老刘并没有喝酒。

  可是,一个有十几年驾龄的老司机,怎么可能莫名其妙地犯了这样一连串错误呢?如果不是因为喝了酒,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且听孙书臣为我们揭秘——

  原来,老刘现在白天嗜睡,晚上行为异常,几年前出车祸都是因为——打呼噜,医学上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且老刘患的还是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重度睡眠低氧血症。

  孙书臣介绍说,过去,打鼾(俗称打呼噜)一直被认为是睡得香、休息好的标志。不过现在,人们的观念在随着睡眠医学的发展而改变。打鼾,特别是打着呼噜突然停止喘气,正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当一个人夜间睡眠,呼吸停止持续的时间超过十秒时,即可认为是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以睡眠中呼吸反复停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每次停顿时间≥10秒,通常每小时停顿次数>5次。患者睡眠多伴有缺氧,白天也会头疼头晕、咽干口苦、嗜睡犯困等一个或多个症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占睡眠疾患来就诊患者1/3-1/2,是具有高度危险性的一种疾病。其往往也是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反流性食管炎、夜尿增多、糖脂肪代谢紊乱、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元凶。

  打鼾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而且经常影响家庭的和谐稳定,甚至还给社会带来不小的危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2003年3月美国商业周刊显示:在美国,与睡眠问题相关的主要经济损失为450亿美元,其中机动车交通事故占130亿美元。

  像老刘一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为什么驾车嗜睡呢?这是因为睡眠呼吸暂停干扰了睡眠的质量和连续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生后,随之出现呼吸用力、憋气、睡眠困难、缺氧等,这些症状逐渐加重直至睡眠变浅、睡眠中断或完全醒来。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每夜出现这些情况的次数可达数十次到数百次,并持续数年,使睡眠不再具有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作用。

  同时,这种频繁的觉醒或微觉醒,必然导致睡眠的片段化,这是导致白天嗜睡的重要原因。

  孙书臣非常郑重地建议我们:

  如果发现亲朋好友有白天开车睡着或犯困,夜间还打鼾的情况,一定要提醒他们就医。否则,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2、抑郁、焦虑:工业文明“派来”的隐形杀手

  有睡眠,就有失眠。这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睡眠质量再好的人,也会偶尔有失眠的时候。但习惯性失眠,就是一种疾病了。

  严格来说,失眠症并非现代人的专利。但在农耕文明时代,失眠往往是那些读书、有学问的人才有的现象。

  “十年寒窗苦读,一举天下成名”,是每个参加科举考试的人的夙愿。他们用脑、思虑过度,伴有失眠是件很自然的事。

  但那时的普通百姓,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失眠并不普遍。

  所谓失眠,在古代是种“高级病”。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工业化的洪流席卷着人类成为机器的附庸,工人是流水线的组成部分。卓别林所饰演的工人,在不断加速的作业线传送带上被压迫得精神失常,最终卷入巨大的机器齿轮中。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资讯海潮般冲击我们的生活,这些海量信息使人们良莠难辨、无所适从。

  孙书臣介绍说,失眠疾病的存在和以此为主诉就诊,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要早,但解决起来更加复杂。因为导致失眠的因素非常多,除了现实压力大、精神因素、心理因素等还有不同的继发病因和用药不当所导致的。

  失眠的危害有很多:心慌、心跳过速、焦虑、抑郁、烦躁;许多人白天爱发脾气,一了解,原来是头天失眠没有睡好觉。而我们一般会认为脾气大,是一个人性格或修养不好。

  抑郁与焦虑,似乎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精英的两个关键词。

  孙书臣说,抑郁症的早期表现可能就是睡眠障碍,假如失眠持续长达一年,就可能导致抑郁状态和抑郁疾患。

  焦虑与抑郁,是相反的两种疾病。前者表现为过高的唤醒状态,导致了不安,恐惧,紧张,多虑,还有生理方面的呼吸急促,消化异常,尿频尿急,心慌,头晕,胸胀,胸闷等等,而后者在过高的抑制状态下,则以思维反应迟钝,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注意力下降,同时以明显的悲观情绪为主、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但两种疾病也会相互转化,甚至在同一患者身上,焦虑症与抑郁症如果是混杂存在的,那就需要综合考虑和分析治疗了。

  孙书臣说,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对抑郁或焦虑症,规范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孙书臣特别强调:

  关于抑郁与焦虑症,诊断与治疗是有一套国际标准的。所以,难点不在于诊断与治疗,因为只要是该专业领域的医生,都会按照国际标准给出正确的诊断结果和诊疗方案。

  最大的难点,其实是在于病人能否严格遵从医嘱吃药。

  孙书臣举例说:医生要求病人吃三个月的药,假如病人只吃了一个月的药,自己停药了;等再出现病情,则须加大药量并延长用药期,才可以控制。

  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病情不仅没有控制,反而加剧了。

  比如有些抑郁症患者,会走上自杀的不归路。

  孙书臣提醒大家:

  抑郁症患者走向自杀都会有一个过程。因此在生活中、工作中都会有某些倾向,多少会提前暴露出一些问题。

  遇有这样的病患,家人与亲朋应多给予关注,多点陪伴,多带他外出运动、旅游,并督促病人规范用药,鼓励病人走出心理阴霾,重获新生。

  3、睡眠病人:“愿以千金换良宵”

  孙书臣说,在近二十年的临床实践中,遇到很多种类型的睡眠疾患案例,其中一些病例对我们普通人也很有启示与警示意义。

  有一位中年男性病患,经过西医诊断,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但却没有引起重视。因为不重视,就没有好好去治疗,而且夜里经常心绞痛,每次都靠吃硝酸甘油缓解。

  他认为心绞痛就应该是心脏病导致的,但是白天到医院检测结果显示心脏没有大问题。病人白天上班嗜睡,还打呼噜,导致和周围的人关系不好。

  在朋友的推荐下,患者来孙书臣的睡眠中心检测,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发的心绞痛。医生指导患者采取了持续正压通气也就是呼吸机治疗,同时控制局部炎症。最后,患者睡眠问题得到解决,晚上也再没有犯心绞痛。

  有一位老太太,二十年前就被诊断为失眠,但总是治不好。她表现的特点,不是失眠症状中的入睡困难。而常常是半夜醒来,就不能再继续入睡,必须要半夜溜达一圈再入睡。

  老人吃了许多药物,效果都不理想。醒来睡不着就再在地上走一走,然后又能睡。来找孙书臣就诊时,孙书臣给出的诊断是不安腿综合征。这种病的特点就是患者在夜间睡眠中,腿部会出现异常的感觉,如疼痛、蚁行感或虫咬感,导致半夜醒来难以入睡,一般通过下床活动一段时间得到缓解而再次入睡。

  当孙书臣治好了老太太的不安腿综合征,也就一举解决了她二十年的“失眠”问题。

  孙书臣说,失眠的病因很复杂,原因非常多。有些时候,失眠是别的病因引起的,把该病因解除了,失眠自然也就解决了。

  都市白领,现在是睡眠障碍疾患的主流人群。

  有一个小姑娘,上大学压力大,周六在家里一睡一整天,醒来之后,精神状态依然很不好。到了学校早晨起不来,白天精神状态极差,上课打瞌睡,一直萎靡不振。

  孙书臣说,这其实就是因为睡眠不规范导致的生物钟紊乱。这种情况下的治疗,不主张吃太多药物治疗,可以采取很多非药物疗法来调整睡眠节律的干预方式。

  首先,要尽量早睡,通过每周早睡一点,慢慢调整;限定起床时间,还要适当运动,要多出去晒太阳(提高体温线)。生活慢慢有规律了,睡眠自然就会好了。

  孙书臣介绍说,人们常说的补觉,其实是补不了的。睡眠无法储蓄,更不要透支。周六、周日也一定要有规律地睡眠,用多睡来补觉,只会导致睡眠节律的紊乱。如果一直处在混乱的睡眠节律中,就会一直睡不好。

  其实,比白领睡眠质量更差的,是白领们的老板。

  有一位上市公司老总,天天看自己公司股票走势。股票上涨,就喝大酒睡大觉;如果下跌,就开始苦恼焦躁,导致入睡困难。

  孙书臣说,睡眠不好千万不要靠饮酒,酒精只能短暂抑制大脑,让人入睡,但是三四小时后,就会开始亢奋,反而再也睡不着。

  我们应该把睡眠和工作分开,不要把工作带到家里。床就是睡觉的,不要躺在床上思考问题,不要上床了还考虑工作,从而把压力带到床上。一定做到不困不上床,醒了就要离开床,这样才能克服失眠。

  这位老板担心自己睡不着,睡前就拼命锻炼,还喜欢夜晚看惊悚小说来分解压力,这些行为都会让人兴奋、激动而不能入睡。

  孙书臣建议,睡前两小时不要做剧烈运动,而是适量活动。

  孙书臣记得,有一位睡眠障碍患者在来看病时,满怀急迫地对大夫说:

  “每天都失眠,太痛苦了!您要是帮我把睡眠问题解决了,我花多少钱都愿意!”

  几个疗程的治疗下来,这位患者带着满意与感激走了。

  而他实际上,也没有花费多少钱。孙书臣强调认识睡眠重要性、了解睡眠知识、搞好睡眠卫生健康问题,从而获得一个好的睡眠也许并不难。

  4、从名医到名师:传承祖国医学,造福八方人民

  1980年,孙书臣从北京103中学考入北京第二医学院(今首都医科大学),就读医疗系,毕业出来就是临床医生。

  5年后,孙书臣被分配到天坛医院耳鼻喉科,后调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并参加了医院自办的脱产西学中班。

  孙书臣有5年西医科班的理论功底,又有西医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实践。他进入中医班,利用西学中班这一机会把中医的精髓尽数来了一次系统的学习,为后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疾病的卓越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个世纪40-50年代,因为脑电技术和多导睡眠监测技术的发展,才发现其实睡眠分为深浅睡眠、快速动眼期等,从而把睡眠医学领域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80年,我国有了第一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大概是在2000年左右,孙书臣把目光投向睡眠医学领域。而孙书臣,也像许多国内外其他睡眠专家一样,既是本专业(耳鼻喉)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新的睡眠医学领域的专家。是我国当代睡眠医学的探路人之一。

  孙书臣作为召集人、执笔人,于2014年带领学术团队制定出版了中医第一个睡眠呼吸方面标准,即召集国内专家组执笔完成了《儿童腺样体肥大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的专家共识》,为中医治疗睡眠呼吸疾病的指南,做了学术铺垫。

  2013年,孙书臣在领导的支持下,在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成立了睡眠医学中心。

  别的医院睡眠中心往往设立在耳鼻喉、呼吸科或神经内科等下面,而广安门医院南区的睡眠中心,则是独立的二级机构,与内、外、妇、儿等科室并列,当时在国内是不多见的。

  孙书臣说,这也侧面证明了睡眠医学的重要性和医院领导的高瞻远瞩。

  在孙书臣的内心深处,“名医”和“名师”这两个头衔,涵盖了他不同年龄段的历史使命。

  随着学术造诣的不断深厚,孙书臣把更多的精力投在了教书育人。

  这些年,孙书臣所带的硕士生、博士生,都以优异的学术成果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他们的精湛医术,得到病患的信任与赞扬。

  腺样体肥大,主要集中在儿童患者身上。这种疾病,不仅严重影响病儿的睡眠,而且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和面貌改变。

  患儿还会焦躁、易怒和多动,有时容易被大人误认为是多动患儿。

  孙书臣的硕士生乔静医生,对腺样体肥大病人做了大量的调查,用中医的理论对病例做了归纳:根据舌像、症候等,完成此病的证型划分,对辩证用药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调查中,孙书臣的研究团队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甜食与儿童腺样体肥大密切相关。比如腺样体肥大儿童,上午让小孩吃了巧克力,到下午或晚上,小孩睡觉就会打鼾。这对预防和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很有实践意义。

  孙书臣总是教导学生们,不光要学习中国中医的传统知识,还要走出国门,去学习外国最先进的高新科技。

  孙书臣的学生段莹,今年博士毕业。是国家教委资助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与美国哈佛大学的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了现代医学知识。

  段莹博士将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完美结合,完成了博士论文《儿童腺样体肥大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的筛查量表》。通过这个量表,我国基层医院和社区卫生院在没有相关的检测仪器的情况下,只需通过家长问答填表的方式,就可以进行此病诊断,使患儿得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孙书臣在讲到儿童病患时,眼里闪着痛惜与慈爱的光芒。

  据孙书臣介绍,腺样体肥大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发育。患儿因为腺样体肥大,导致打鼾;打鼾就会缺氧,缺氧就睡眠不好;从而导致长不高、坐不住,焦躁多动,影响智力发育。

  腺样体肥大,还会导致病儿必须张口呼吸,从而使嘴唇上翘,嘴合不拢,牙齿不整,最终发展为“腺样体面容”。

  孙书臣团队像乔静医生与段莹博士的研究,能帮助患儿找回聪明与美丽,可谓功德无量。

  孙书臣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语重心长地说:

  你们毕业了,最好不要都留在老师身边。否则你们出于尊重老师,在思维上,可能永远都放不开,不能放手去创新与颠覆。

  现在,段莹去了空军总医院临床睡眠医疗中心,乔静去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正如孙书臣所期望的,他的学生们正在沿着老师所开创的学术之路,继往开来,兢兢业业,为推动我国的睡眠医学事业而奋斗前行。

  医者仁心。

  在孙书臣身上,我们能感受到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中医与西医,各有优长与局限,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做贡献。

  所以,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孙书臣一直秉承治病三个原则:

  在疾病治疗上,首先,要为病人选择最有效方法;其次,选择副作用小和创伤小的;最后,尽可能减少病人开支上,推荐最经济方法。

  孙书臣认为,这三点不光是他本人,也是所有同行都应该做到的。

  例如,为了节省鼻腔疾患和腺样体肥大患儿家庭的医疗成本,孙书臣在古籍里寻找灵感,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终于建立“中医鼻病序贯疗法(SST)”。

  同一付中药,在煎煮过程中先用蒸汽熏鼻子,再收集蒸馏水点鼻子,最后熬成的药汤口服。

  一付药,同时完成了熏蒸口服等内外治疗功能,不光疗效比传统单纯口服要好,还大大减少了病人的治疗经济负担。

  在治疗睡眠上,孙书臣也在不断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治疗方案,以便普通患者都能治得起、治得好,而且好得快。

  孙书臣每天的日程,都排得非常满。

  每周,他要在广安门医院北区和南区轮流坐诊,还要承担研究生教学与科研任务。

  睡眠医学中心年门诊量近万人,除了北京患者,不少人是从外地甚至国外慕名而来,满意而归。

  宋朝大文豪苏轼曾有诗云:

  “日长惟有睡相宜,半脱纱中落纨扇”。

  说的是人生一世,充满忧烦;若能随时安然入睡,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而孙书臣和他的团队,正是用最权威的现代中西医睡眠医学技术,为天下睡眠障碍者,送去幸福生活的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孙书臣:中国中西医睡眠医学的开创者

2018-09-20 14:3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