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扎西:创新驱动青稞产业助力西藏乡村振兴

2018年09月10日 16:2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拉萨9月10日讯(记者 魏金金)“人间有了青稞粮,日子过得真甜美;一日三餐不愁吃,顿顿还有青稞酒。人人感谢云雀鸟,万众珍爱青稞粒”。粮食是民生之本,对于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而言,青稞更是与生活关系息息相关。本届藏博会期间,在西藏高高原经济高峰论坛上,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院长尼玛扎西博士分享了其对乡村振兴背景下,青稞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些想法。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院长尼玛扎西博士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尼玛扎西谈到,青稞产业兴旺对西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这是因为在西藏,青稞既是一个保障西藏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也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源泉,同时还是保障西藏人民生活健康的重要食物。作为西藏主要的粮食作物,西藏全区青稞种植面积在211万亩左右,总产量近80万吨,占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近80%。在西藏,家家户户种植青稞,同时在整个自治区共有40多家青稞加工企业。某种程度上,青稞产业成为自治区农牧民群众的重要就业渠道,农区家庭经营性收入的30-40%来源于青稞,青稞酒、青稞啤酒,糌粑、青稞片、青稞米、青稞面条等已经渗透到了藏族同胞生活的方方面面。

  3500年的高原种植历史,从物质文化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青藏高原上早已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尼玛扎西介绍到,在乡村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青稞文化同样渗透在了藏族各种风俗文化与宗教活动之中,如在葬礼中发给人们以示悼念,在佛龛和神庙里贡奉的青稞籽粒,在举行“喂桑”时,人们在烧藏香时投放一点糌粑,在烧香中烧青稞籽粒,以求避邪、度灾。“粮仓空,不吉祥、心不安”的群众传统观念更是足以看出藏族老百姓对青稞的深厚情怀。在乡村旅游方兴未艾的今天,青稞的种植与生产无疑增添了不少区域性旅游文化色彩。

  在尼玛扎西看来,振兴青稞产业关系畜牧发展,关系社会稳定,关系青山绿水,是打牢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的基础。但事实上,当前青稞产业面临总体产能不足,生产水平低,产业规模微小,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体系尚未形成,产值不足40亿元,产业效益微薄,加之科技、人才、投入支撑不足,高端、精品产品生产加工严重缺乏,缺乏品牌效应,市场拉动微弱。

  尼玛扎西建议,振兴青稞产业,必须持续推动推动青稞增产,推动青稞提质增效,转变青稞产业发展方式。他希望今后可以建立优质种质资源挖掘创制技术体系,加强青稞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建设,研制和集成应用青稞高产规范栽培技术,同时进一步突出青稞营养品质、打造青稞系列康养产品、塑造青稞保健形象,以品牌振兴推动青稞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青稞等特色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建设“青稞博物馆”,举办“青稞文化节”,加快推动青稞产品内国内大市场接受消费。“西藏生产的青稞酒、糌粑、青稞饼干等产品在不丹、尼泊尔穆思堂、印度拉达克和锡金等藏族文化浓郁的区域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尼玛扎西最后如是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

尼玛扎西:创新驱动青稞产业助力西藏乡村振兴

2018-09-10 16:2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