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乡村民俗“担”起群众文化重任

2018年08月06日 09:18    来源:农民日报    魏志刚魏小青本报记者张振中文/图

  原标题:一台扁担戏、两条龙灯、几只狮舞“闹”万家——

  邵东乡村民俗“担”起群众文化重任

  

  坝上新村长龙舞传承人张仪泉正在制作龙头。

  

  木偶戏培训班吸引青年人学艺。  

  民俗“丢”了吗?文化根脉是否茁壮延续?精神家园如何更多些乡情乡韵?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该担纲怎样重要的角色?

  7月下旬,在湖南省邵东县火爆上演的乡村民俗文化活动周提供给我们一些答案。

  作为首届贺绿汀音乐文化艺术节暨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活动的主要项目之一,由农民担任主角的乡村民俗文化表演当仁不让地成为艺术节重头戏。伴随着舞台上一根扁担、两条龙、几对威猛的雄狮亮相,以扁担戏、花鼓戏为代表的民间戏曲文化,以108节长龙舞、手舞狮为代表的乡土龙狮文化,精气神十足地重新回到群众文化中间,让公众大呼“过瘾”。

  邵东,一个从“百工之乡”走向智造大县的经济大县,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开启乡村振兴的元年,为何要如此重视乡村民俗与群众文化的互融、经济与文化的互动?“我们过去常常有些偏见,认为传统文化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把乡村当作各种问题的根源,给乡村贴上了落后的标签。而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为破解这些问题提供了根本之策。”中共邵东县委书记沈志定说,“习近平总书记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五个具体路径,其中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是重要的两环。产业是根、文化是魂,两条腿要奋力并进,绝不能瘸腿而行。”

  唱响民间文艺:一个大师与一群农民的互动

  今年是杰出的人民音乐家贺绿汀诞辰115周年。作为贺绿汀的家乡,如今的邵东县,民间文艺博大灿烂,群众文化繁荣兴盛。邵东人民都在缅怀大师,称赞贺绿汀为邵东民间文化艺术勃兴做出的贡献。那么,贺绿汀和邵东民间文艺有什么血肉相连的关系?

  贺绿汀是从邵东县九龙岭镇一个山沟沟里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名人、享誉世界的音乐巨匠。其脍炙人口的作品有: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晚会》,歌曲《游击队之歌》《垦春泥》《嘉陵江上》,电影配乐《船家女》《风云儿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影片中的插曲《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等久唱不衰。

  “贺绿汀是乡村铿锵的锣声和嘹亮的山歌召唤而来的音乐天才。”邵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永格说,古今中外许多音乐大师出身于音乐艺术之家,而幼小的贺绿汀却出身在田野山岭之中,家乡的花鼓戏和民歌陶冶了他那幼小而灵动的“琴心”。

  贺绿汀在兄弟中排行老六,乳名小六儿。粗犷嘹亮的山歌、过去山民们婚娶时的吹吹打打,还有那与乡民们同喜同悲的地方戏曲等勾起了小六儿对文艺的好奇童心。十岁出头的小六儿就会演奏乡村传统的二胡、唢呐、笛子,敲打锣鼓,耍车马灯,舞龙耍狮……

  这个在乡村放牛、拾柴、摸鱼、捉泥鳅、唱山歌、追花轿的农家子弟,沐浴着江南田野的钟灵毓秀和湖湘文化的滋养熏陶,早年到毛泽东创办的湘江中学担任音乐教员,1927年初回乡发动农民运动。在20世纪的中国音乐家中,贺绿汀是第一个投身于湖南农民运动的战士,谱写了中国第一首反映工农夺取政权的《暴动歌》,从此一步步地走向了世界音乐艺术的金色殿堂。

  直到1999年96岁的贺绿汀去世前,每次回乡,贺绿汀都要带领家人观看邵东花鼓戏、祁剧、傩戏、木偶戏、扁担戏等地方戏曲,看望和慰问民间老艺人。“可以说,贺绿汀影响了邵东民间文艺的一个世纪。受他的影响,一批又一批民间文艺骨干走上了传承的道路。”邵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邓星照说。

  邵东木偶戏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受战争的影响,木偶戏一度陷入百年困境。当年听了贺绿汀创作的《游击队之歌》、《东方红》等歌曲后,杨桥镇杨新村农民龚日升认为“越是在战争年代,越要有文艺鼓劲”,因此他自觉挑起传承木偶戏重任。当时十几岁的龚日升就开始学习木偶戏。

  “他演木偶戏一辈子,木偶戏也就是他的一辈子。”邵东县文化馆工会主席黄沪舟介绍,90岁的龚日升至今已与木偶戏相伴78年。多年来,龚日升带领戏班活跃在邵东及周边的衡阳、永州、娄底、湘潭一带农村和外省的广西、江西、贵州等地,每年演出50至60场。除了经常带班演出,龚日升还积极传承和辅导了十几位爱好木偶戏事业的青年人。他培养的女弟子肖梅香在“中国首届农民文艺会演”中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银穗奖”。

  2008年12月,邵东木偶戏被列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在龚老的首倡下,把该县另两个木偶戏班联手起来,使邵东木偶戏的势力更加宏大。

  现为双凤乡船形村村民的李盛德,原先和贺绿汀都是老东乡人,在同一方水土的培育下,深受民间文艺熏陶的李盛德自1958年学演扁担戏至今已有50余年。50多年来,李盛德一根扁担挑起一副戏担,一块幔布扯开便是一个戏台。不管大戏小戏、文戏武戏、生旦净末丑、吹打弹唱耍,全靠李盛德一个人手、脚、口、舌并用,演得栩栩如生。

  鼎盛时期,在李盛德的带动下,船形村有20多副戏担子上云贵、下湖广、去浙江,让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得到了彰显。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如今,在县里的重视下,邵东民俗文化传承有序,风生水起。水东江乡寨岭村农民佘佑春成了手狮舞的传承人;团山镇杨富村农民禹专光带头舞起了“毛狮舞”;两市镇坝上新村40多岁的张群新回乡组织了“108节”男子长龙舞;农村妇女刘秀娥作为女子龙灯队领队,创新编排了“女子花样龙灯”……

  一代一代传承,一拨一拨创新,农民这个群体在文化传承中创新,创作出《蔡三爷耕田》《五谷丰登》等接地气的群众文艺作品。

  振兴乡土文化:一种文化与一个产业的互振

  “无论是《蔡三爷耕田》演绎的蔡三爷赶着狮子去耕田,还是女子花样龙灯队展现的《五谷丰登》,都是以农耕生活为原型,以农业丰收为愿景而即兴创作的,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邵东县文广新局局长李友良说。

  乡土文化的文化力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推动力?在邵东县两市塘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佑军看来,“即便是对作为县城中心城镇的两市塘来说,越是经济发展,越需要乡土文化的振兴。乡土文化振兴了,就如同一枚鲜明的印章印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版图之上,交融于当地经济建设、区域发展之中,使乡土文化的价值和分量得以凸显。”

  一台小小的扁担戏,放下来是“演戏”,担起来是“经济”。在邵东扁担戏的背后,最初是反映农民靠一根扁担外出谋生的艰辛与坚韧。邵东地处湘中,人多田少,最初也没有资源优势和支柱产业。生存的压力迫使农民从“扁担经济”起步,成群结队出家门,一根扁担走四方,走南闯北,形成了“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邵东人”的奇迹。

  以文促商、以商养文,以商哺农,“文商农”良性互动,循环反应。在外发家致富的农民商人没有忘本,纷纷返乡创业,回家兴文。

  2016年下半年,在昆明做生意的张群新回到了家乡坝上新村,和以前每次回来参加舞龙队不一样,此次他回来的第一件事是促成宗祠建设、做到“舞龙有地”。108节长龙舞舞动起来仅舞龙的人都需要113人,加上由于经常需要创新编排、训练,因此需要一个至少200米长、50米宽的舞龙场地。2017年元旦,张氏宗祠落成了,舞龙的地方有了、国学讲学的课堂有了、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阵地有了。

  “对于我们农村来说,办文化的气提上来了,搞经济的劲也就提上来了。”2017年,当选为村支书的张群新发动能人回乡,号召在外经商的村民回乡创业,他自己带头和另外两位回乡村民成立了兴丰农业发展公司,流转了850亩山地种植杨梅。今年初,杨梅初步挂果,明年即将迎来大面积丰收。

  在他的带动下,5组村民张雄辉搞起了特色养殖,养起了蛙、虾、鱼,亩产纯收入达3000元;6组村民赵叶亮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500多亩,成为村里最大的双季稻种植大户。

  “原来舞龙高手都出去做生意了,在村里呆的青壮年不到1/5,别说舞动108节长龙了,就连耍条短龙都缺人手;如今都回流了,在村里就可以找到100余位舞龙好汉,加上在附近县城一吆喝,两天之内就可以将长龙舞起来。”张群新笑呵呵地说。

  如今,坝上新村这些青壮年既是舞龙高手,又是经济能手。农忙时节忙生产,农闲时节舞龙狮,这正是民俗文化和农村经济互融互动的魅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邵东乡村民俗“担”起群众文化重任

2018-08-06 09:18 来源:农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