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1日讯(记者刘园香)北京塞隆三周年庆典暨“塞隆礼物”发布会19日在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举行,来自首农集团、塞隆园区管理团队、部分园区企业负责人、新闻媒体等多个领域的近百位嘉宾出席,共话三年来北京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的变化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
塞隆拥有亚洲最大的水泥筒仓群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园香/摄
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由首农集团与中国电力传媒集团共同出资打造,前身为原北京胜利建材水泥库,有46座独具特色的筒仓,园区定位是打造集影视制作、广告设计、网络服务、艺术展览、休闲娱乐等业态的文化创意综合体。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截至2017年,园区已吸引82余家文化企业,其中,新媒体创意企业28家、影视制作企业22家、互联网文化企业15家、文化传播企业11家、其他文创企业6家,年总产值逾10亿元,纳税额达到6000万元。”
部分塞隆礼物产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园香/摄
本次发布的“塞隆礼物”依托46座筒仓这一特色IP,从多角度展示园区创意设计能力及文创衍生品开发能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目前已经设计成型的包括有塞隆特色的文具收纳盒、冰箱贴、T恤衫、明信片等。
谈到为何要打造塞隆礼物,园区的艺术总监刘志伟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塞隆开园已经三年,园区正在进行品质提升工程,除了依靠传统的租金收入,园区也在探索和培育新的文化创意产业经营项目提质增收。“塞隆礼物不仅是做园区的文创产品,更主要的是打造一个平台,为更多企业去开发、定制一些文创产品,塞隆园区的礼物仅仅是一个起点。”
此外,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塞隆园区正在利用自身工业遗址形态和空间资源,开始着手进行46座筒仓的二期改造工程。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