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需要厚植文化力量

2018年03月09日 08:4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张 婧 薛 帅

  原标题:乡村振兴需要厚植文化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张显(左)在刘万鸣委员的提案上署名。提案是《将古汉语纳入中国书画硕士、博士入学考试语言类选项中》。本报记者 陈 曦 摄

  

  全国政协委员成龙在徐丽桥委员的提案上署名。本报记者 陈 曦 摄

  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习总书记的讲话,引起代表和委员的强烈反响,大家认为习总书记的讲话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指明了方向,既有强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又有方法论的意涵。其中,围绕乡村文化振兴、建设新时代的新农村,两会代表和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千百年来,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今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要留住我们的原乡。”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看来,乡村振兴不仅要振兴农业,还要充分重视乡土家园建设,发展乡土文化。这是许江参加全国两会的第十六个年头。多年来,他的一系列议案、提案多次涉及乡土文化建设。“我们为什么要寻找故土?因为它是活的文化。”在许江看来,随着农业转型升级,农村面貌一新,高楼多了,基础建设好了,农民也在这个过程中悄然转型。时代变迁之下,许江希望人们保有那份原乡情怀,怀念村口那棵老树、那口老井、那座小桥。

  “把传统留住、把文化留住,同时又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让我们以茶米为食、麻丝为衣、竹陶为用、林泉为居的生活方式“活化”和发展起来,建构具有饱满品位特征、具有生动诗性气息的新乡土、新农村,才能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许江说。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表示,要在“重塑乡贤文化”方面做文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不亦乐乎?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不亦自在乎?把人生积淀的经验、智慧、资源奉还故土,带领乡亲发展,不亦高尚乎?”李成贵说。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邹振球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乡土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

  为解决制约乡村文化建设的瓶颈问题,邹振球建议从四个方面推进乡土文化建设。“一是传承中华农耕文化,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打造特色品牌;二是切实保护好传统村落中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创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构建乡村文化服务网络,提供便捷有效的文化服务,充实乡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四是通过政策引领、产业扶持,吸引农村青年留在家乡参与建设,让农民从内心产生归属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邹振球说。

  “伴随着城镇化,一些地方出现了村庄空心化的现象,‘外面像个村,进去不是村,老屋没人住,院荒杂草生。’缺乏人气和生机。”李成贵建议,在保护好古村落的同时,有必要科学规划撤村并点工作,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在李成贵看来,我国农村有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许多美好甚至神圣的价值是可以超越历史的。在振兴乡村的伟大事业中,首先要充分挖掘这些价值,将其最大程度地融入乡村振兴中,使之在新时代的文明框架里、在现代和传统的交融中,吐露新的芳华。

  “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李成贵表示,在农村文化建构中,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激活农村的内部力量,引导和激励农民释放文化正能量。让农民从看不见到出现,从出现到给意见,从给意见到有主见,从有主见到理性的集体化文化建构行动。“新时代,需要以理性的态度,带着进步的眼光来审视农村传统文化,需要承认时代的变化,明确在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为主体的文明形态中农村文化的合理存在方式,不可偏狭保守,更不能搞文化虚无主义,要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李成贵说。

  作为来自基层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积极发声。刘建明认为,当前文化供给与百姓需求尚有差距。农村依然存在文化活动总量偏少、文化产品供不应求、供不“适求”的现象,特别是偏远山区,文化产品缺口较大。

  刘建明在《关于在基层农村大力倡导文明新风的建议》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一要强化文化阵地。大力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把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文明新风重要的宣传阵地,让农村文化礼堂“动起来”“活起来”,真正热闹起来。二要升级文化惠民。具体包括大力培养扶持基层文艺骨干、业余文化队伍和民间文艺社团;广泛开展“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农村品牌文化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等。三要共建城乡文化。在推进城乡文化融合中,坚持城乡一体,统筹文化供给,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不断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建设的全域覆盖、全员受益。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乡村振兴需要厚植文化力量

2018-03-09 08:43 来源:中国文化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