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玫代表:传统文化教育应与文博机构紧密合作

2018年03月08日 17:12    来源:北京晚报    左颖

  原标题:齐玫代表 :传统文化教育应与文博机构紧密合作

  

  齐玫代表在会上倾听发言。本报记者 程功摄

  很荣幸能够成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能在国家重视文化发展繁荣的大背景下当选,我一定好好履职。作为首都博物馆的一名首席研究馆员,从职业角度来说,我更关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文化事业发展尽一份力。

  这次上会我带来了一份建议,内容是将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写进教材,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贯穿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源,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命之源。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祖国的认知和热爱,是青少年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上会前我参加了多次人大的培训,也做了很多“功课”,认真进行了调研,这个建议就源于我参与的一个课题。当时我们在对北京地区及其他多个省市的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我们的中小学生在国学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太准确;个人、学校、家庭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上存在缺失;调查对象有的认为国学艰涩难懂,学习困难大,有的认为国学过时,学之无益,对国学存在着畏难的心态。同时有超过四分之一的调查对象对将国学课程纳入课程体系持否定态度,认为学习国学不必强迫,有兴趣的人自己学习即可,甚至有的认为学习研究国学是大师的事。调研结果分析认为中小学生的总体国学知识水平偏低。

  此次上会我就专门根据调研结果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的建议,希望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实现进课堂、进教材,形成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成为具有制度保证的重要举措。同时,政府在财力上要给予大力支持,设立专项资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需要人力的保证,中小学可以借力的资源包括大学、研究所、博物馆等文化学术机构,这些机构拥有大量的具有一定传统文化学识的专家、学者,学校可聘请这些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教师,并承担相关教材的编写。同时要保证专业人才一定的工作时间、合理的薪酬,从而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另外,学校教育在具体实施中还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中小学的语文、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等科目的教学计划中,在相关科目的教学中,结合传统文化的主题,在整体教学中融会贯通,让学生在相关科目的学习过程中,不断、逐渐、比较全面地领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校与博物馆紧密合作目前已有先例,像我们首博的“读城展”,就完全由中小学生全程参与展品的制作、布展以及主持展览开幕式、对展览进行讲解等,让孩子在实践中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一般涉及的内容及形式还比较单一、枯燥,主要内容还是以教材中的古诗词、古文为主。建议未来教育的实践应该更加尊重学生个体,从当下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入手,采取比较生动的方式,让学生由衷地想学、想了解,对传统文化产生真正的兴趣,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涓涓细流融入孩子们的心中,并生根、发芽。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齐玫代表:传统文化教育应与文博机构紧密合作

2018-03-08 17:12 来源:北京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