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节目成荧屏开年亮点

2018年02月23日 09:49    来源:天津日报    张帆

  春节假期还没结束,红姐煎饼馃子摊位前早早就排起了长龙──春节期间,《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热播,也带火了天津卖煎饼馃子的红姐、陕西西安做水盆羊肉的老白等许多平凡的美食家。无独有偶,另一档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在春节期间开播后也引发了强烈反响,用流行音乐的方式传唱经典诗词,让传统经典在新时代有了新的传播方式。

  以情化人,文化节目再创新

  由央视综合频道打造的《经典咏流传》于大年初一至初三晚间首播,节目以“和诗以歌”的艺术感召力一经亮相便被评价为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节目中,88岁钢琴家巫漪丽深情演奏《梁祝》、贵州山区孩子天籁之声演唱《苔》、谭维维演唱的《墨梅》都成为了春节荧屏的一股清流。

  据介绍,《经典咏流传》是央视2018年推出的重点创新节目,节目以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宗旨,邀请经典传唱人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节目中,清代诗人袁枚的《苔》被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用天籁之声动情演绎一夜爆红;《梁祝》首位钢琴伴奏谱缩写者与首演者,88岁的巫漪丽通过互联网技术与节目现场实时连线,联合演绎了这部爱情经典诗篇;明代钱福所做《明日歌》经由王俊凯以现代旋律唱出,立刻被网友奉为“听一遍就能记住,根本停不下来,真是2018年第一洗脑神曲”。节目播出后,“经典咏流传”“王俊凯经典咏流传”“巫漪丽”“潘鼎坤”“陈涌海将进酒”“凤凰传奇,将进酒”等关键词相继登上热搜榜。“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作为狗年第一励志流行语录,点燃了众多年轻观众的热情。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认为,《经典咏流传》在集结文艺圈力量的同时,依托国家平台、发动全民传唱、打造全民经典。节目将线上线下渠道贯穿融通,为参与的音乐人赋予“经典传唱人”身份;与之同时,场内场外的“跨屏心动”,让每位观众乃至听众都可以成为“经典传唱人”,共同为喜欢的作品累积心动能量,极大调动观众的卷入感和积极性,以众人拾柴之力,带动新的文化传唱潮流。它不再是单纯的电视节目,而是全民参与的大型音乐文化活动。

  不拘一格,多维解读饮食文化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正在央视热播,据了解,《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共8集,主题分别是器具、小吃、宴席、食养、厨人、点心、节气和融合,每集50分钟,19日起连播8天。

  总导演刘鸿彦说,第三季在传承前两季节目格调、气质的同时,研发挖掘了“器具”“食养”“融合”等新的创作主题,多角度透视美食背后的文化,探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人与食物的关系。

  在第二集介绍小吃的章节中,在天津卖煎饼果子的红姐让天津观众感觉格外亲切。据悉,红姐是剧组在拍摄过程中发现的另外一位非常有特点的人物。在片中,她做的是普通的煎饼馃子,但又有不平常的地方。传统的煎饼馃子是有讲究的,红姐坚持用父辈传承下来的配方,为大家奉上二十年前的老味道。有观众表示,“舌尖3”中加入不少纪实画面,特别是人物故事部分,大量采用纪实语言讲述人物背后的故事,使得整个影像的风格与之前有所不同。对此,总策划周塬表示:“第三季节目希望美食和人物互为观照,以一种最生动的、最饱满的状态呈现出舌尖故事。”

  总导演刘鸿彦说,观众会获得对于美食的一种满足感,会被食物背后的人物故事所触动,同时也会有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叹。希望观众能有兴趣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其实在食物背后,我们想更多地去探寻文化性的东西。把文化吃到肚子里,这是真正的‘咬文嚼字’。在发现食物之外,更多地去探寻美味背后更深层次的历史渊源或文化元素。我们想在前两季优秀的基础之上,更多地增加一些文化色彩。”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

文化节目成荧屏开年亮点

2018-02-23 09:49 来源:天津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