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那些“非遗”里的年味儿

2018年02月22日 15:00    来源:天津日报    徐雪霏 胡春萌

  原标题:感受那些“非遗”里的年味儿

  如今,过年的文化活动形式越来越多,人们反而更加怀念过去的传统年俗了。一些与过年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重新活跃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为生活增添了更多年味儿。

  周荣彬: 挂起宫灯,点亮新的一年

  ◆宫灯自古盛行,制作工艺流传至今

  今年72岁的周荣彬,七岁便向父亲学习做宫灯,这一做就是65年,被称为“天津宫灯第一人”。制作宫灯是周荣彬祖传的手艺,早在光绪末年,周荣彬的曾祖父就任于宫廷造办处,专门负责制作宫灯。后来,这门手艺又经过三代传承,最终到了周荣彬这一代。

  宫灯,顾名思义是皇宫中用的灯,周荣彬的父亲曾为他讲过关于宫灯的演变历史。宫灯的起源其实就是火把,到了战国时期,秦国和汉国相继研制出陶制宫灯用于照明,后来到了唐朝,宫灯开始兴盛起来,以昂贵的木材(如红木、紫檀)为骨架,镌以绢纱和玻璃,并在外绘以精美的图案,以蜡烛为光源,由此制作而成。后延续到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宫灯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细,外观越来越精美,宫灯的制作工艺也一直流传至今。

  宫灯在宫廷中的主要功能虽然只是照明,但要配上精细复杂的装饰,并在各面画屏上绘以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图案,以彰显帝王的尊贵。据周荣彬介绍,宫灯兴盛于宫廷,但其实在民间也广为流传。民间灯主要分为南派和北派,区别就在于制作宫灯的材料不同,南派多以竹子为制灯材料,北派则以木制为主。

  在古代,民间灯是不允许绘制宫廷灯图案的,因此民间灯的造型多与老百姓的生活相关。每到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摆上自家制作的宫灯,有的画上玉米、稻子,有的画上牛羊、鸡鸭,寓意着过去的一年丰收富足,期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从腊月二十八一直挂到元宵节,从早亮到晚,很是喜庆。直到现在,这样的习俗还存在着,唐朝的宫灯制作工艺也被保留了下来。

  ◆不断改良创新,将宫灯变成工艺品

  周荣彬自小就跟随父亲学习制作宫灯,十几岁便掌握了宫灯的全部制作工艺。周荣彬说做宫灯不难,难在如何创新,“宫灯的制作步骤大致分为设计、选材、制作灯身、裱糊和彩绘,看似简单,但真要算下来,大大小小的手工艺要十几步呢。我父亲那时候贩卖宫灯来维持生计,以实用为主,制作工艺与选材上相对简单,但外形十分精致。到了我这一代,就要想办法把宫灯变成一种工艺品,增加它的收藏价值。”

  周荣彬在宫灯的传统工艺上不断进行改良,增加了许多现代元素,并在宫灯设计上逐渐形成了个人风格,“我做过的宫灯大概有三四千盏,以古建筑为主题的宫灯最多。”周荣彬回忆道,“1999年,我为了制作‘黄鹤楼’宫灯,光武汉就去了四五趟,那时候还没有动车高铁,我就坐绿皮火车,一坐就是20个小时。到了武汉,我反复考察有关黄鹤楼的历史,黄鹤楼早在三国时期就是重要的军事要地。历史上黄鹤楼多次重建,又多次被毁。

  周荣彬通过黄鹤楼地面上的石头大小计算出建筑的占地面积,登上黄鹤楼丈量它的门窗宽度和高度,力求更真实地展现整个建筑的造型比例。“黄鹤楼”宫灯从设计绘图到制作完成,耗费了周荣彬整整四个月的时间,“我的灯不是拿出去卖的,我追求的是精致,不是速度。”

  ◆让传统工艺,回归到大众生活中来

  周荣彬强调,宫灯制作技艺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涉及很多知识门类,如建筑学、美学、色彩学、工艺学等,这些技艺他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全是靠多年在实践中摸索得来,“最初需要焊接时,这么小的零件没有焊接师傅能焊,我就自己学着焊,现在什么样的活儿都能干了。再比如做龙灯的龙鳞,先用剪子剪出许多鳞片,再用镊子一片片粘上,这可需要很大的耐心。另外,以前的灯都是用蜡烛做光源,我觉得那样不安全,就做了改进,一开始用灯泡,后来科技发达了,就用LED灯,又安全又好看,成宿亮着都没问题。”

  2010年,“周氏宫灯”正式被评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荣彬也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艺美术家、中国当代艺术协会终身名誉主席等称号,他所设计创作的宫灯《中华世纪龙》获联合国国际教科文工艺美术嘉奖,他的其他作品也曾先后被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及地区收藏。

  近几年,宫灯又逐渐回归到大众的生活中来,很多地区都会在春节期间举办各式各样的灯会,周荣彬也表示宫灯未来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提到传承,周荣彬表示:“现在国家政策对我们‘非遗’传承人有很大的帮助,鼓励我们将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一直流传下去,但年轻人还是很少有人愿意塌下心来学习。我会一直坚持做下去,多留一些作品给后人,如果将来有人愿意跟我学,我一定毫无保留,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任金生:做个毛猴,体验手工中的年趣

  ◆小手艺里的欢乐

  一块毛茸茸的辛夷(玉兰花的花蕾),粘上蝉蜕的头和爪,三五分钟,一个活灵活现的毛猴就在任金生手中诞生了。任金生用小镊子,给小毛猴的手中配上一卦红毛线做的“鞭炮”,再做几个互相作揖的毛猴,将它们通通放在一扇贴着福字和春联的“木门”前,浓浓的过年气息扑面而来。

  任金生是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毛猴的传承人,工艺毛猴这项原本是过年时大人“哄小孩玩儿”的小手艺,在他的手中变幻成一组组精美绝伦、民俗气息浓郁的工艺品。

  谈到毛猴的来历,任金生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道光年间,在北京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有一家名为“南庆仁堂”的药铺。一天,店中有一个小伙计因没伺候好账房先生而挨了一顿臭骂,小伙计怕丢饭碗只好忍气吞声。到了晚上,他在烦闷中无聊地摆弄着药材时,偶然发现蝉蜕具有某些形象特点,不由心中一动,便决定用中药材塑造一个尖嘴猴腮的“账房先生”。他选取了辛夷做躯干,又分别截取蝉蜕的脑袋做鼻子,前腿做下肢,后腿做上肢,用白芨一粘,一个人不人、猴不猴的形象便出现了。拿给师兄们一看,大伙儿都拍着手、捶着腿,笑得前仰后合,说“像极了”。小伙计觉得很开心,算是出了一口气。

  大家的笑声吸引了中药铺老板,老板看到后,不但没责怪小伙计,还夸他机灵、手巧。如果放到今天,大概就会夸他“有创意”了。后来,中药铺老板从中看出“生意”来,在柜台上摆上一排做好的毛猴,把蝉蜕、辛夷、白芨和木通等几味中药单独包装出售,称“猴料”。来买药的家长看到后,就买“猴料”回去,给小孩粘猴玩儿。

  再后来,毛猴技艺流传到社会后,被有心人加以完善,逐渐形成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人,经常将摊位摆在庙会等集市上,而过年前后,又是各种庙会、大集最丰富的时候,于是乎过年买毛猴、做毛猴渐渐成了一个传统,也成为旧时过年期间,北京和周边地区小孩子们的又一份乐趣。

  ◆小毛猴里的讲究

  任金生做一个毛猴只要三四分钟,但这是他学习、练习三十几年的结果。别看毛猴小小一只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可有不少讲究。

  一开始尝试做毛猴,任金生的速度并不快,成品率也不高。因为辛夷作为中药,从野外采来,会带着不少泥沙或杂草,需要先清洁。蝉蜕很脆,稍不留心就会断裂。这就需要制作者有很大的耐心,去做千篇一律的准备工作。

  此外,任金生最初做的毛猴总是高高瘦瘦的,还有个尖尖的尾巴,并不可爱。他琢磨、实验了很多次,发现问题出在辛夷上。辛夷用来做小毛猴的身子,它的形状是一头圆一头尖,且大小不一,这就无法保证每个小毛猴都是圆滚滚的。于是,任金生每次准备材料,都要将辛夷剪掉一端,修整得圆圆胖胖的,这样做出来的毛猴才漂亮。

  如今,任金生经常在各种活动中教人们做毛猴。在他的指导下,将辛夷放在“木桩”上,用胶粘上“头”“腿”“胳膊”,很快一个坐着的毛猴儿就做成了。为什么是“坐”?因为站着的毛猴讲究更多,“胳膊”“腿”的位置、角度稍有偏差,毛猴就站不起来,或是站不稳。而且,很多毛猴手里还要拿着道具,就更要在粘四肢的时候考虑重心。

  以上这些,任金生觉得还不是做毛猴最难的地方。与毛猴本身相比,做场景更为复杂。小毛猴没有五官,想让它来“讲故事”,就要通过动作和道具。

  比如一个民国时期的结婚场景,要做花轿、吹奏的乐器、新郎骑的马、街道两旁的民国建筑,这还是最基础的,想要表现出浓浓的民俗味道,还要在建筑上做出生活痕迹,比如贴几块煤饼、挂一串儿大蒜、门上贴一张褪色的福字……

  这些场景制作,要用到木工、钳工、焊工、缝纫,等等,这都是任金生磨炼了几十年的手艺。

  ◆小目标里的坚守

  任金生说,新的一年,他最大的愿望是收一个能喜爱毛猴、踏踏实实专职做毛猴的徒弟。

  任金生从小特别喜欢各种手工艺制作,上学时自己琢磨着仿制各种小玩具,下乡时帮老乡剃头、焊锅盆,后来自己又学了木工,兄弟结婚时的家具都是他做的。“手巧”是亲朋们夸他时用得最多的词儿。可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任金生偶然在师父家中看到了毛猴,他最喜欢的手艺就是毛猴技艺。

  制作毛猴并不是一个可以赚大钱的营生,为了养家,任金生曾经做过很多生意,还是天津最早一批进入手工皮具行业的人。如果当年坚持做手工皮具,发展前景也挺好。不过十几年前,任金生还是放弃了其他生意,专职做毛猴。为什么?就因为喜爱。

  “喜欢是坚持下去的动力。”任金生谈到“非遗”传承时说,“一竿子插到底,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才更容易做出成绩。”

  任金生教人们做毛猴总是很认真、很细心,他想让更多的人亲手摸摸、做做这种手工,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味道,他也希望借助这些机会,遇到爱这个手艺的人,从而将毛猴工艺传承下去。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

感受那些“非遗”里的年味儿

2018-02-22 15:00 来源:天津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