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社会广角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四川:“格聂之眼”植被遭自驾车队碾压

2019年05月07日 08:2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五一”假期,一支车队在四川甘孜州理塘县格聂神山景区自驾游期间,在景区的重要景点“格聂之眼”周围驾车碾压,造成植被破坏。由于事发地为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生态脆弱,植被自然恢复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

  这段视频拍摄于5月2日,画面中5辆越野车正围绕景区内的景观“格聂之眼”转圈,“格聂之眼”是景区内的一处高原湖泊,车辆的反复碾轧之后留下一圈深深的车辙,“格聂之眼”被画上了“黑眼圈”。这段视频经过网络传播后,立刻引起了格聂神山景区建设管理筹备组和理塘县林业草原局的注意。经过调查,涉事车队来自成都的“赤野越野俱乐部”。据了解,汽车碾轧造成的植被破坏,对脆弱的高原生态是致命的打击,一旦破坏可能会造成沙化,这一美丽的景观会因此遭到严重破坏。

  理塘县林业草原局局长 余华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七十条规定,对该车队进行处理。一是对该车队人员进行教育并要求该车队公开道歉;二是收取该车队5000元植被恢复保证金,并责令该车队5月20日前开展完植被恢复工作,随后由县林草局成立工作组到实地进行验收,直到验收合格后退还保证金。

  此外,当地还将根据被破坏的草场面积,依据相关规定对涉事车队人员处以罚金。

  早在2018年11月15日,理塘县人民政府、巴塘县人民政府、格聂神山景区建设管理筹备组就联合发布了《格聂神山景区穿越活动暂行管理办法》,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进入格聂神山景区内开展非法穿越活动。此次违规穿越的“赤野越野俱乐部”,在4日通过微博发布了致歉信,表示了由衷的歉意和深刻的反省,并表示会配合相关部门恢复植被。目前格聂神山景区还处于开发建设初期,各类基础配套设施尚不完善,提醒广大自驾游爱好者和游客,请爱护自然环境,不要私自进入景区。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