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教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赵伟志:生涯教育是让每个孩子更好地成为自己

2018年05月21日 09:3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017年起,全国高考采用“3+3”模式,不仅如此,大多地方2018年起高一开始选科,部分地方试行高一选专业。2016年江苏部分城市已进行试点推广,但绝大多数高一学生不会选科、选专业。

  如何正确选好自己的专业呢?

  事实上,早在2012年,上海市教委就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生涯规划教育(沪教委<2012>67号),作为新高考改革试点的浙江省也紧随其后,今年4月份,上海市教委再度发声,将生涯教育纳入中学生的必修课。

  高考“3+3”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生涯教育”。这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可以解决大学生“混日子,到社会上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问题。

  我是举双手赞成国家进行高考改革。因为自从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以来,基本上没有培养出杰出的社会型人才。我们国家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扎实、创造力弱”的现象,中国的学生善于记忆、不善于思考,更不善于创造和创新,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这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更不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更不适应个性崛起的时代。

  (图为:赵伟志指导学生做生涯规划)

  教育是一个自我认同、自我实现的过程。而生涯教育的策略,正是以培养“服务社会型人才”为主旨,让每个孩子更好地成为自己。只有让每个孩子了解自己,他才会有学习的内驱力。用生涯规划的方程式来驱动孩子进行“自我实现”,不仅符合人性,也符合“发展心理学”,更符合马斯诺“自我实现的需求”。

  学生们通过生涯教育规划,清晰地制定目标,不仅可以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成绩,更关键的是,还能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不仅有了“内驱力”,还有了“自控力”,而内驱力和自控力则正是“素质教育”的标准,生涯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其实内化的就是他的素质。内驱力是为什么学、为谁学、怎么学,这是学习意识和态度的表现;自控力,则包括他对学习进行目标管控、统筹、归纳等等。

  因此,掌握生涯规划,选科选专业的问题就“不刃而解”。这些,按理来说,就是一个学生在他的学习生涯时期就要锻炼的思维模式和综合能力。

  我在青少年精准生涯规划这个领域已经从事了将近二十年。我在帮助全国一些学校做教学改革、在社区做家庭教育介入的这个过程中发现,生涯教育针对那些接近辍学边缘的学生,尤其是针对“潜优生”(也就是学习成绩曾经优秀过,现在忽高忽低),效果立竿见影,非常有效。同时还发现,越来越多有意识、有远见的家长和老师,尤其是懂教育的父母已经开始帮助孩子做生涯规划或学涯规划。这些父母他们不仅是看到成绩,更看到将来。孩子们只有为自己而学的时候,他才有动力去学,才会学得轻松,也才会更容易成才。

  2017年8月,山东省已开始试行《高中生涯规划》教材以此推行生涯教育。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涯教育利国利民。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从教师培训的角度,生涯教育一定要形成一个大的社会氛围,让家长们形成共识,再也不能用老办法、旧经验去解决今天的问题。

(责任编辑:秦爽)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