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正在北京举行,这是全国两会结束后举办的首场国家级大型国际论坛,吸引众多外方人士参会。论坛期间,多位国际财经人士表示,转型中的中国蕴藏着巨大增长潜力,将为全球经济带来利好。
当前,中国经济驱动正转向以创新和消费为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奈杰尔·克拉克认为,中国居民消费在GDP(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已有所上升,但相比经合组织国家仍处于较低水平。消费占GDP比重的持续上升可以带来生活水平的持续快速提高,并有益于提振全球的需求。“我们的分析表明,如果能实施旨在拉动消费和提高生产率的一揽子全面改革,将在中期使中国的年潜在经济增速提高约一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到2040年,中国的GDP水平将比我们的基线预测高出近20%。”
“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强劲的宏观经济政策,而宏观经济政策能否保持强劲又在于要设计出强有力的需求刺激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效益及社会福祉。”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施蒂格利茨表示,在提振消费方面,中国需要强化政策的确定性和可靠性,更好地提振消费者信心。
近年来中国科技进步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也引起世界关注,创新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潜力。
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表示,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创新高地,并逐步发展成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全球领导者,这一转变绝非偶然,是由战略规划、前瞻性政策、持续的公共投资共同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