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谈|张晓晶:通胀目标从3%调整到2% 是没有信心吗?

2025-05-20 15: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冯虎)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深谈|张晓晶:通胀目标从3%调整到2% 是没有信心吗?

2025年05月20日 15: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0日讯(记者 杨淼)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4个月CPI平均同比下降0.1%,与年初设定的2%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年为何将目标从3%降到2%?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在接受中国经济网《深谈》节目采访时表示,“我认为2%比3%,是一个更加务实的,能够使得预期实现的更好的指标。”

  张晓晶认为,物价低迷是困扰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他分析称:“物价低迷很大程度来自于总需求不足,特别是居民消费的不足。”此外,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地方“内卷”导致的产能过剩,也加剧了物价的长期低迷。

  张晓晶提到了技术进步对物价的影响。他认为当前物价水平现状,部分可能是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果。具体而言,技术进步会使得一些产品质量提高,成本下降,价格维持稳定,或略有下降。

  然而他也强调,在讨论物价问题时,不应将责任完全归咎于科技进步。技术进步只是物价低迷的原因之一,真正导致通缩压力的根源在于总需求的不足和产能过剩。

  在张晓晶看来,过去将CPI预期目标设定为3%更多是出于一种惯性。他指出:“今年我们将目标下调到2%,这是一个可置信的承诺,非常有利于社会建立信心,也有助于物价实现合理的增长,向2%的目标靠近。”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