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文化消费还需智“惠”拉动

2016年10月01日 06:5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若 瑜

  今年国庆期间,正值第四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和第三届安徽惠民文化消费季举办。跟房子、车子、家电、食品等物质消费相比,文化消费属于“无中生有”,再多也不嫌多的那一类。普通人家三五年里买一辆车、一台洗衣机就够了,鸡蛋、大米、水果也是按需购买。可文化消费不一样。好的文化产品能激起消费者本不存在的购买欲望。而且,文化消费欲望受限少,今天看场电影,明天买本书,后天看场演出,多数人都会欣然接受。从这个角度说,文化消费可以平地起一座国贸三期。

  另一方面,文化消费又属于可有可无的。饭不吃不行,电影、展览不看也无所谓。如何才能把消费者那一点可有可无的消费冲动变成行动,把文化消费的高楼建起来?北京、安徽两地的实践可供借鉴。

  2013年,北京首创了惠民文化消费季。2015年的第三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3个月里累计消费人次4857.41万,消费金额112.1亿元。与第二届消费季相比,消费人次增加1084.92万、增长28.8%,消费金额增加10.3亿元、增长10.1%。2014年,这套办法被安徽学去,在中部地区也掀起一场文化消费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前两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期间,安徽省累计参与文化消费人数超过9800万,消费总额超过230亿元。

  一张卡,每次几元至几十元补贴,看似不多,但是凭借创新的智慧,补贴的实惠,蚂蚱腿拉动了文化消费的大象。

  不过,如果只是补贴,消费者不一定买账。相关企业和部门还必须紧跟消费者需求,不断创新。今年北京消费季就有两大变化,一是把实体惠民卡变为电子卡,通过微信即可申请,并且将原本给商户的补贴转给消费者,通过网站、微信直接发放1000万元电子代金券,可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和文化电商四个领域的59家试点合作单位使用。一张电影票30多元,优惠后只要20多元,值得跑一趟电影院了。

  二是首推文化消费品牌榜,评选并发布年度“十大文化创意产品”“十大文化旅游线路”“十大文化消费地标”“十大文化体育赛事”“十大文化艺术展演”等五类50个文化消费品牌。跟着榜单走,让消费者更加有的放矢,也提高了企业的参与热情。

  通过北京和安徽两地实践,已经证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合文化消费资源,创新文化供给以释放文化消费潜力的路子是有效途径,其他地区和部门完全可以借鉴惠民文化消费季的经验。

  当前我国正处于扩大消费规模、促进消费升级过程中,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消费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引擎,对GDP的贡献超过70%,其中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服务支出增长速度尤其快。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粮食比2013年减少7.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粮食比2013年减少5.5%,但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重却由10.6%提高到11.0%。

  各地各部门若能抓住文化消费升级这一机遇,完全可能打造当地经济发展新引擎。与此同时,发展文化消费可以“倒逼”文化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推动艺术创作与生产的发展繁荣。因为文化消费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另一方面取决于文化产品供给。(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若 瑜)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