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案否决透露怎样信号?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此次收购案被否决更大程度上还是从反垄断的角度进行的一次技术层面的操作,并不涉及贸易保护或是限制利用外资的问题。
《反垄断法》自去年8月1日正式实施。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被认为是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的“第一大考”。
对于此次并购,法律专家表示,商务部考虑得比较周全,既考虑到了市场竞争状态、消费者利益、潜在的竞争者以及中小经营者,同时做到了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统一。
有评论认为,此举可能会引来其他国家非议,甚至被理解为贸易保护主义。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对该并购案的处理,完全符合反垄断法和有关国际准则,并非贸易保护主义。 |
双方得失几何?
汇源果汁不觉甜,可口可乐“偷着乐”? 在可口可乐公司18日发布 的声明中,只是对结果表示了遗憾,并表示不继续有关收购行动。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收购案被否决,对可口可乐来说,实质影响不大, 更多的是某种程度上的“面子损失”,但对汇源来说,则或许会面临品牌 和资金的双重损失。
分析人士表示,汇源果汁是本次收购失败的最大“受害者”,此前汇 源已经做好了收购成功的准备,进行了人事及经营方面的调整和重新布局。汇源如要再次出售,难度将加大,价格也很难达到可口可乐开出的24亿美元价格。 可口可乐方面,分析人士称,可口可乐不会因此收缩前景广阔的果汁市场,尤其是在中国,未来不排除继续收购其他果汁企业的可能,当然短期之内不会进行。 |
商务部阐述否决收购三大原因
第一,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 传导到果汁行业。
其它企业没有能力再进入这个市场。 第三,如果收购成功,会挤压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国内其 它企业参与果汁市场的竞争。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始末
|
部分被收购的民族品牌现状
美加净: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 “美加净”商标被搁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已失去 了宝贵时机。 中华牙膏: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 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小护士:法国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5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也几乎 销声匿迹。 大宝:2008年7月30日,强生宣布完成对大宝的收购。至此,中国化妆品市场的 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 乐百氏:2000年,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现在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 此外,达能还在中国收购了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权,汇源果汁22.18% 股权。。 南孚电池:自1999年9月起,通过数次转让,2003年,72%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 ,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市场占有率不及南孚的10%。而南孚被 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 活力28:1996年,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 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前3年共投入1.84亿元用于“活力28” 宣传的广告费用也成了一纸空文。 苏泊尔:苏泊尔品牌销售额占压力锅市场40%,评估品牌价值16.248亿元。2006年 8月,法国SEB(世界小家电头号品牌)获得苏泊尔控股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