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大滚动 > 正文

年画重回春节 十八家国家级传统年画齐聚北京迎春纳福

2019年01月28日 14:1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8日讯 (记者 魏金金)春节是中国老百姓最重要的节日,聚集着民族历史和血脉。而年画是春节的报春花,不仅具有装饰性,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民族的传统观念和美好期盼,饱含着民族的记忆。27日,2019“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之“言好事 降吉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年画精品展”在老舍茶馆、一得阁艺术中心同期开幕,此次展览为期一个月,将展至2月28日。

  精品展现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据悉,本次展览共展出传统年画作品150幅。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年画项目产地为主,涵盖天津杨柳青、湖南滩头、湖北老河口、四川绵竹、重庆梁平、陕西凤翔、山西平阳、山东高密、河南朱仙镇等全国18个传统年画产地。更选用春节期间广受百姓欢迎的门神与灶王爷年画题材,结合展览、展示、展演、展销等多彩形式,邀请社区居民进入展览现场,同时也将展览进入社区,促成年俗与年画的回归。

  到场观众现场体验四川夹江年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据悉,夹江是著名的书画纸之乡,夹江年画与绵竹年画、梁平年画并称“四川三大年画”。传统的夹江年画采用天然植物颜料、传统粉笺、手工雕刻印版一色一版多次套印而成。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夹江年画是自宋代以来四川精良雕版印刷技艺的活化石。

  天津杨柳青年画·《神荼郁垒》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神荼、郁垒是最早的门神。神荼、郁垒首见于王充《论衡·订鬼》所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神荼郁垒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天津杨柳青年画·《红底贡尖尉迟敬德》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贡尖”一词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因杨柳青年画畅销京城后,宫中“贵人”受其艺术魅力的感染争相选购杨柳青年画的“细活”,过稿年画装裱后镶进镜框装饰于室内。故商家每年都将拔尖的新品先贡献于后宫“贵人”挑选。后来业内将这类整张宣纸印绘的精品年画统称为“贡尖”。

  四川夹江年画精品代表·《秦良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秦良玉是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该作品也是国内少有的以女性形象为题材的年画作品。

  山东杨家埠年画·《大五子门神》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是木版套色,一种颜色刻一块画版,一般都需要刻四至六块版,最重要的是第一块线条版。《五子门神》为文门神,以赐福天官为主体形象,相对而立,怀抱及周围环绕童子五人,手中分别持有牡丹花、花灯、插有戟磬之宝瓶等,以谐音寓意的手法表现富贵连登、平安喜庆之美好祝愿。

  河南开封朱仙镇年画·《燃灯斗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赵公明与燃灯道人斗法的故事取材于中国古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据《封神演义》记载,周武王起师伐纣,各路神怪施展法术匡助双方。赵公明应闻仲之邀助纣,燃灯道人应姜子牙之邀助周。双方交战中,赵公明以金蛟剪将燃灯道人的坐骑梅花鹿剪成两截。姜子牙又请陆压大仙施展法术用“定心针”扎死赵公明。后赵公明在姜子牙封神时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率“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位神仙,专司人间迎福纳祥、商贾买卖之事,使人宜利合和、发财致富。民间认为,赵公明及手下的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天尊使者统管世间一切财富,因而被奉为五路财神,“五路进财”源于此说。

  湖南滩头年画·《秦叔宝 尉迟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专门描述了滩头年画《老鼠娶亲》,并将该画视为珍品收藏。曾几何时,滩头年画一直恪守着“传内不传外”的祖训。

 

  陕西凤翔年画·《方弼方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花脸的方弼,净脸的方相,传说两人是殷纣王的镇殿将军。神荼、郁垒是意想的门神,而方弼、方相则是最早由实际人物演化而来的门神。

  苏州桃花坞年画·《骑驴钟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桃花坞木版年画具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构图丰满,造型夸张,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桃花坞年画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更流传到日本、英国和德国,特别是对日本的浮世绘有重大的影响。

  四川绵竹年画·《双扬鞭》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绵竹年画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其产生与绵竹当地盛产竹纸,绵竹艺人精于绘画雕工等密切相关。

 

  福建漳州年画·《簪花进爵》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漳州木版年画属于民间美术,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年画内容主要是喜庆迎新和避邪两大类别。分阳版和阴版两种,印制“幼神”人物背景色(红)的版为阴版,这种阴版的刻法和用法在中国所独有。

    山东高密年画·《孟良》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高密扑灰年画,亦称“民间写意画”。高密扑灰年画作画时先用柳枝烧制的炭条打好草稿,然后用毛笔勾描,再用白纸拓印,一稿可拓扑多张,“扑灰”由此得名。扑灰后的画稿还要加以手绘,经多道工序后才能成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高密扑灰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吕蓁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夹江年画传承人张荣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津杨柳靑木版年画传承人张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北老河口木版年画传承人陈洪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苏桃花坞木版年画传承人王晟航、张飞凡等人为观众现场演示年画制作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在赠送仪式上,恭王府博物馆还拿出了馆藏年画精品中的门神、灶王等寓意美好的作品,赠送给支持此次活动的机关、学校、社区、行业协会、景区、商区等代表,为社会各界送上新春的祝福。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共同主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中国手艺网、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中国传统年画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共同承办。

  相关链接:

  为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开展“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该活动为各地深入开展传统工艺振兴提供可借鉴推广的经验,鼓励“新创作、新作品、新应用”,让年画艺术生动反映时代风貌和人民生活,推进以年画为代表的传统工艺更好更快地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千家万户。

  此前,全国范围内的"年画重回春节"主题展览活动"言好事 降吉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年画精品展系列活动已于2019年1月15日在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拉开了序幕,并将于春节之后正月十五再赴山西,在恭王府博物馆驻忻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新站址秀容书院内举办主题展览及学术研讨活动。

  振兴中国传统工艺 让年画重回春节   

(责任编辑:李冬阳)

最新组图